浅析社会工作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16-05-14谭伟
谭伟
【摘 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收效甚微,而适时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和方法上的缺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社会工作的根本理念及其基本理念存在许多合理成分,我们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其合理成分加以利用,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指导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平等、尊重和服务的理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低效性一直以来是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科学的、有技巧的助人服务活动,其接纳、案主自决、赋权等价值理念与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等工作方法,有助于实现助人的高效性、持久性。因此,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工作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兴的社会工作在理念上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一些成功经验。
一、借鉴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这个理念,要必须充分利用个人与周围环境等资源,促使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教育者除了给予他们帮助,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给予有效的指导,培养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此外,教育者还要注重把个体学生和集体成员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能力技能、团队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进而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助人自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的理念。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服务对象,避免过度影响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给服务对象提供建议,是给他们需要提供选择,而不是取代他们的选择,最终由被服务对象决定是否接受,接受多少帮助。“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服务性的,其基本任务只能是对有困难、有需求者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以便他们正常生活和发展”。
“社会工作的宗旨与目标是要帮助人或社会解决问题,它的动机是服务人群、贡献社会,而不只是赚钱图利”。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在为学生服务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上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工作,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问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理念不强,服务的效果不明显,特别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困难和问题所进行的服务还不够。因此,社会工作的服务理论介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会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强化其服务意识,使其既注意学生群体层面上的大众服务工作,也能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特殊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工作。我们将服务介入的性质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一般性服务的介入,如协助刚入校园的新生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适应新集体的相处,协助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等;第二个层面是特殊性服务的介入,特殊群体如家庭贫困的、单亲家庭的、有疾病残疾的,对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等。根据每个特殊对象进行不一样的指导、开导、关心。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服务观念,第一,要求树立服务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端正心态,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关怀和理解。必须克服以前的教育者决定一切,教师就是权威的现象。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了解和把握学生的需要,要尽量做到“三贴近”,关注了解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帮助的困难。教育者要深入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班级的情境,结合他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结合每个大学生个体特殊的心理、社会和思想特征,只有充分了解过后,才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才有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才能讲思想工作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第三,将服务理念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工作者动员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建立专门服务小组或系统的服务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维护学生权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效果,提供条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方方面面的服务,寓教于环境,寓教于教师的身体力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良好表率,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高尚情操、美好品德的魅力,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达到大学生认知、情绪、意志的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改变过于偏重单向灌输的教育理念
树立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强调运用社会工作中平等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实做到平等的理念。在社会工作里,工作者尊重当事人,他们与服务对象之间是平等关系。虽然人的社会地位、工作和生活能力不同,但人人都应该平等的,把教育者当作是社会工作者,被教育者当作是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之间人格地位是一样平等的的。平等这一理念是社会工作展开服务的前提,同样更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工作的前提。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在学生面前把自己摆在“高位”,缺乏平等意识,面对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见,学生群体多是被动的服从教育者的灌输。同时,教育者往往只注重群体教育,而不太注重个体差异。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应积极借鉴社会工作的“平等”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关心、理解和尊重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就要求教育者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以学生为基本,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利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资本,开发学生,开发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对学生的平等,不仅反映在表面的尊重,更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知识,一个意义上的“为人师表”,应该摒弃过去那种简单的命令,强迫等方式方法,在人格、在男女平等上给予平等对待,这就是社会工作一种理念介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介入下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直接的方式进行人类情感的对话的思想工作,真正摒弃那种,我说什么你做什么,我教育你服从的传统模式,使受教育者得到尊重、认可、理解,激发他们的热情,自觉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促进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平,孔读云,姚本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