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假美猴王”浅谈孙悟空的英雄悲歌
2016-05-14朱亚丽
《西游记》作为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它。有人认为孙悟空被称为“心猿”,是驰骋变化的“意识”的象征,即自由之心;有人认为,孙悟空前后行为差异表明他可能存在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有人则从个体成长角度,认为取经过程实际是孙悟空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法原理,从“真假美猴王”(第56、57、58回)入手来谈谈我的感受。
“真假猴王”的故事是围绕真悟空与假悟空的“真假之斗”“真假之辨”而展开的。
故事以悟空诛杀草寇,再次被逐而起(第56回)。他跑到观音那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先指责唐僧“背义忘恩,只迷了一片善缘,更不皂白之苦”,又请求菩萨“将《松箍儿咒》念念,褪下金箍,放我回水帘洞逃生去罢!”话音刚落,观音便预感唐僧有难。果然,不久就从沙僧那儿得知,地下有个假猴王寻欢作乱(第57回)。
我们作一个大胆的猜想,可不可以将假猴王看作是真猴王潜意识的存在形式,是真猴王意志萌动的产物,是真猴王因“心生而种种魔生”(第13回)的“魔”。真猴王一念之差,假猴王便出现,他算不算真猴王“不经意”的过失呢?应该算。
根据如来后面的解释:假猴王,即六耳猕猴,“不属五仙,不入五虫”,“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我们可以得知假猴王的两个特点:第一,六耳猕猴不属客观存在(不入五仙,不入五虫)他是存在于物质之外的精神幻相;第二,他能清楚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知道人之所想(善聆音,能察理)。
如来将真假悟空之间的斗争称为“二心之争”,其实指的就是正心(意识)与妄念(潜意识)之争。真猴王之所以要和假猴王战斗,是因为真猴王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而假猴王正是他内心意志的执行者。你不是不满唐僧吗?那我就代你去惩罚他;你不是想回花果山吗?那我就代你去享清福。因此,说假猴王是真猴王非理性潜意识的存在形式,这种猜想是可以成立的。
代表孙悟空潜意识的六耳猕猴造成了怎样恶劣的后果?这我们可从假猴王的行动来看:打倒唐僧,偷走通关文碟,准备独上西天,自立成佛。
现在可以看清浮出海面的冰山是什么了吧,那就是“弑父情结”,那就是“吾将取而代之”的欲望。
孙悟空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本无父母,也就不受宗法、伦理的羁绊,后来在菩萨的指引下,他拜唐僧为师,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文化观念来看,孙悟空实际是被拉入了血缘伦理行列中,孙悟空以“子”的身份面对唐僧这个“父”。不难看出,作为子的孙悟空也常常有叛逆情绪的显露。他对师父言语不敬,常让师父下不了台。尽管作为“子”的孙悟空竭力挑战“父”的威严,但苦于受制于被赋予了尊严和权威的紧箍儿,不得不一次次的败下阵,并被视作弃儿一样遭驱逐。其实,孙悟空又何尝不想避免一切与唐僧有关的事情过自己的生活呢?但他始终也摆脱不了命运的牵制,一次次回到唐僧身边。于是,反抗、妥协、再反抗、再妥协,在这种矛盾动荡中,孙悟空早被弄得疲惫不堪,身心焦虑,情绪压抑导致心理扭曲。从怨父,到恨父,再到弑父,“打倒唐僧”的念头悄然而起。
弑父之后干嘛?取而代之!让自己由“子”转为“父”,成为权威力量,父权文化的象征。所以,六耳猕猴才会假造一个唐僧、八戒、沙僧。毫无疑问,这三个冒牌货只能成为六耳猕猴的傀儡,只是对他言听计从的“子”。此时,真正挑起取经大梁的就只有他六耳猕猴了。
有人说,孙悟空大闹天宫没什么妄心、野心、不良之心,只是反抗森严等级的表现。我不这样认为。在这里,“神权”既是孙悟空反抗的目标,也是他追逐的对象。
一方面,孙悟空以无畏气概给予藐视他的神权以沉重的打击,冲击一切强压在他身上的桎梏罗网;但另一方面,他不是也陷入了自身构筑的权欲陷阱?即使说,他没有对整个神权统治给予否定,他并不想消灭天国,而只想使自己成为天国里神佛统治者。所以说,不要讲孙悟空没权欲,没野心,相反,他的欲望还大得很。
后来孙悟空加入了取经队伍,头上带了紧箍儿,压抑下来了,压抑得连自己都不知道了。但返过来想想,天天面对这么一个胆小、软弱、腐朽,简直像个“扶不起来的刘阿斗”的唐僧,孙悟空潜意识里面是何等轻视,极度张扬个性的他,怎会不想取而代之?
真假悟空在众神面前的殊死较量是极其惨烈的。他们难分你我,从地上打到冥界,从冥界打上天宫,众神莫辨,乾坤大乱,最后,是以如来辨出真悟空,真悟空打倒假悟空宣告结束。
在两者较量中,我们隐约体会到一个孤胆英雄面对如铁世界的巨大空虚,他发现自己碰上一个从未遇上的对手,但对手似乎又不存在,这是英雄自我内部冲突的反映,这种冲突较与其他神魔的冲突更甚。
其实,假作真时真亦假,无论谁胜谁败,这注定是一场人性悲剧。真猴王急不可奈地一棒将假猴王打死,怕是他不敢面对一个真正的自己吧。欲望的冰川刚浮出海面,就被自己击沉,在理性的道路上,孙悟空又大踏步地前进。他变得更懂事、更忠诚,也没再被师父驱逐,甚至在处理人情世故上已圆滑,正如随着西行脚步的走远,唐僧用紧箍儿的次数越来越少,孙悟空的行为也越来越遵守规范,他的许多原来受紧箍儿控制的行为也逐渐成了一种自觉。西天取经成功后,他头上的紧箍儿自动消失,他却浑然不知。这表明了社会道德规范对他的要求已从他律变成了自律。孙悟空一路护僧,劳苦功高,终于取得正果,被奉为斗战胜佛。然而此时,我们却更怀念皈依佛门前的孙大圣来,那时他的生命欲望没有任何羁绊,是一种生命野性的任意抒发,“这种生命的发泄是危险的,也是最壮观的,自由的美丽挥洒的淋漓尽致,生命的辉煌展示的一览无余”,位列仙班的孙悟空虽然永世长存,但一个丧失了本我,丧失了自主能力的生命过程,即使再漫长,又有何意义呢?
【参考文献】
[1]宋珂君.明代宗教小说中佛教的“修行”观念[M].中国社科学出版社,2004.38
[2]李舜华.孙悟空的心路历程[J].明清小说研究,2003(2):164
[3]李淑臻.从叛逆者到大英雄[R].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2
[4]梁归智.自由的隐喻[J].西游记文化学刊,1998.23
【作者简介】
朱亚丽,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重要荣誉:本文已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