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2016-05-14谢剑英
谢剑英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切实保证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高效的课堂教学,那就是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教师必须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模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更应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基础教育,才能促进学生今后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知识。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为此,笔者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例如,教学《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每节课的设计中总是把学生学习的感悟与朗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读体现悟,悟促进读,好词佳句名篇加以背诵。设计多种朗读的形式,有开火车读、指名读、引读、师生共读、齐读、小组读、分行读等,背诵也是采用这些方式并配以奖励措施,激励学生积累,这样做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可在班上组织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参加,你喜欢哪个角色,你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使每个学生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
三、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明人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凡是学生都善于提问题,而学习差的同学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对学习不精心,囫囵吞枣,即使发问也不愿深入的思考,因此,往往似懂非懂。当然,好问也应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将别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思维的毛病,学习人家思维的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第四、五次幻想的内容是重点段,学生细读后,虽有感悟,但只是浅层次的。第四、五次幻想与前三次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不解?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兴趣盎然,而后又产生许多疑问。如前三次没有写小女孩的语言,为什么这次写了,而且是叫起来的?前几次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而第五次却是毫不犹豫地擦燃一大把火柴,为什么?经过引导,学生思想开阔了,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激起探讨的兴趣。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展开自学讨论。这样,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加强听说读写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训练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并运用好听说读写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录音朗读,听教师范读等来激发情感,培养兴趣。例如,在教完《一夜的工作》后,再向学生介绍《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并配乐朗读给他们听。这样,便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深理解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总理就是这样为人民奉献一生。这样“总理为人民,人民爱总理”这一感人至深的主题也得到深化。教师可根据实际,设计“主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然后,让同桌、小组讨论,或是全班性汇报,或是让学生质疑、释疑解难,使学生积极地多动脑筋多动口。这样,一则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二则通过教学信息互通交流与反馈,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再进行有的放矢的“导”,以促进学生认知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最近发展区”获得新知。说的训练形式多样,可采用看课题,说题旨,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看插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口头表达能力;学词语,说句子,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读语句,说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品段落,说段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抓中心,说体会,培养学生语言传情能力。读的形式也很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略讲、精讲的需要等,选择读的时机和形式,而不能为读而读,流于形式。只要我们随手翻开语文课本,就可以发现课后有许多练习都与写有关。如读读写写,听写、默写,造句、小练笔等。老师切不可简单地以讲来代替,应让“写”进入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写,写自己所见,写自己所闻,写自己所感。加强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充分利用“写”这一练习来巩固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学海.《吉林教育》,2011(4):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