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个性”而精彩

2016-05-14朱锋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个性个性化教学模式

朱锋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发展进入了空前的加速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对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在新课程标准关注社会对人才多样性需求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选修课突出了课程的选择性,它将“适应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摆在了首要位置,把多样性、自主性、选择性、个性化等作为主要特征。这对选修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必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此,本文就对选修课“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成效,促进学生不同层面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选修课;个性化;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与个性的发展”。

高中课改的趋势也提倡高中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提倡课程的综合性。其改革的主要理念是强调人文素养,强调学生的活动及活动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组织课程。可见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将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整体提高。

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需要大批具有丰富而鲜明个性的个性化人才来支撑,因此它催生出个性化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它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它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贯彻“个性化”教育理念,我们要努力做到:

一、创设和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搭筑个性化教育大平台

陶行知说:“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个性化理念在教育实践中首先要求创设和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搭筑个性化教育大平台。走进一个课堂,最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课堂环境,而环境恰恰也是一个班级最显性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环境中来,个性化地展示自己是“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具体包括三层:1.智慧化的个性展示——给每个学生适宜的展示空间;过程化的连续呈现——给每个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体验化的互助合作——给每个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

二、提倡平等观点、宽容精神与师生互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个性差异。“个性化”教育在实践中强调提倡平等、宽容的人文精神与师生互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习者在自我超越的量变过程中实现羽化成蝶的质变效应。

首先要在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实施宽容开放、多元生成的教学,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结合宽容教育的原则及语文教学规律,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针对学生个体,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一是从教学整体,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实施宽容教育。

三、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所谓探究式阅读教学,就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并带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等方式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这一阅读教学模式,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并试图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三个方面:

1.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为基础和出发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最佳阶段是高一第二学期和高二,因为这一阶段的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和较高的认知能力,尤其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就为实施探究式阅读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到了高三,虽然学生的探究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但由于复习备考的压力,很难再腾出时间来去搞探究了。

2.联系课文的实际——以课文为依据,深入研读思考,选择合适的探究点,精心设计供探究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论语《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时,我精心设计了这么三个探究式问题:

(1)曾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

(2)孔子对弟子们的回答做了怎样的评价?做这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3)就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这一组探究思考题,每一题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形成了一个逐步深入的问题系列,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也就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社会理想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鉴赏评价与思考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联系现实——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和当今的现实(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等)。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要突出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阅读鉴赏能力、思考探究能力、语言运用和写作的能力等)的培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课文实际联系现实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新课程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合作式”学习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将知识传授与智能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在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自行创新的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促成自身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其教学步骤基本如下:

第一步 教师创设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 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教师给与必要的提示与辅导。

第三步 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

第四步 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开讨论。

第五步 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并作适当讲解。

在这五步过程中,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第二步和第四步。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生当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要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学习的成果,只靠个别优生唱戏,这样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例如在《蜀相》这一课时,教师首先介绍了本诗的写作背景,然后提出问题:诗题为《蜀相》,诗歌首联、颔联却从祠堂写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谈谈你们的见解。尾联中的“英雄”指的是哪些人物?“英雄”为什么会“泪满襟”?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出来,然后同小组讨论交流,后抽一小组代表提问,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初步掌握了“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自读课文,比较与自己的赏析有何不同。学生不但赏析了诗歌,而且锻炼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三)注重抛锚式教学,增加学生的认知体验

新课程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而“抛锚式”教学模式则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天地。

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本人将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入了语文选修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各方面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进。可以使课堂唤起学生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语文选修课堂的审美情趣,吸引学生用语文的视角更深入地思考语文现象与社会生活,以完成语文选修课堂的最终使命。

例如在教学选修课《唐诗鉴赏》《春江花月夜》一诗时,我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首先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我考虑到如果单纯地讲解诗句,只会破坏整首诗歌的韵味和美感,显得支离破碎。因此,我在指导学生鉴赏诗歌之前,先播放与文章的基本情调一致的《春江花月夜》古筝演奏,给课堂渲染古诗特有的气息,要求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轻声朗读诗作,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乐曲的流转,学生的情绪也被逐渐感染,大多数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当中,课堂氛围宁静而又和谐。然后,我依托营造的情境,抛出了三个“锚”①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②赏析诗歌的景物美:读诗歌前八句,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③领悟诗的哲理美:读“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本段引发出怎样的人生哲理问题?这些问题的抛出,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甚至有些学生还引用了其他诗人诗作进行比较鉴赏,很好的理解了本诗的内容和主旨。最后,我向学生推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你在那天晚上遇见了张若虚,你会和他有什么交流?学生们顿时像炸开了锅……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我认为,在语文选修课堂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抛锚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解决语文课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造成学生审美疲劳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开拓性,提高他们品味语文、鉴赏语文的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风气,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充满个性魅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远不止这些。但是,我相信只有坚持个性,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学生才可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将他们那充满智慧的灵性慢慢挣脱出外界的束缚,闪耀出动人夺目的光辉。

【参考文献】

[1]乔伊斯.《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潘新和著.《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梅晓华.《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创造学生读写新空间》中学语文,2010年04期

[4]吴如海.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及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9)

猜你喜欢

个性个性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