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2016-05-14韩成卫孔晓民吴秋平曾苏明宋春林蒋飞
韩成卫 孔晓民 吴秋平 曾苏明 宋春林 蒋飞
摘要:近年来,玉米茎腐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大面积流行,病害逐年加重。目前国内外对于防治玉米茎腐病的药剂研究较少,缺乏防治该病的专用药剂。笔者通过田间试验,采用人工接菌方法,研究8种不同化学药剂的病害防治效果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高效杀菌剂。结果表明:8种不同药剂对玉米茎腐病均有一定防效,其中以适乐时防效最好,为64.2%,其次为多菌灵,为55.4%。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适乐时、多菌灵、敌委丹的效果较好,相比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8.8%、16.5%和14.0%,行粒数增加14.1%、7.9%和9.5%,百粒重提高12.1%、11.2%和9.5%,可有效提高植株结实性,降低空秆率,促进玉米果穗生长发育,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关键词:化学药剂;玉米茎腐病;田间试验;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131.4+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7-0114-04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但随着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品种更新换代加快,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变化,玉米茎腐病常年处于高发状态,给玉米病害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20%,最高可达80%以上,多雨年份发病尤其严重。调查和研究表明,玉米茎腐病植株果穗的粒数和千粒重与病害损失率密切相关,病害发生也影响到果穗的穗长、穗粗以及籽粒出产率。发病率每增加1%,单穗籽粒损失率提高0.485%,千粒重损失率提高0.304%。植株发病程度严重时,减产可以达到35%以上。近年来,茎腐病的发病程度和发生范围不断加重和扩大,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玉米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内外对玉米茎腐病作了一些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病原菌种类及鉴定技术方法、品种抗病性、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等方面,而对其有效防治药剂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上述现状,通过田间试验,采用人工接菌方法,研究8种不同化学药剂的病害防治效果以及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为玉米茎腐病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试验于2015 年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供试土壤为褐土。土壤基本化学性状为:有机质13.1 g/kg,碱解氮58.6 mg/kg,速效磷48.3 mg/kg,速效钾128.5 mg/kg,pH值6.98。
1.2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郑单958(666.7m2种植5 000株)。
供试药剂:3.5%满适金FS(先正达公司);60 g/L戊唑醇FS(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80%多菌灵WP(济南仕邦农化有限公司);3%敌委丹FS(先正达公司);35%金阿普隆 ES(先正达公司);2.5%适乐时FS(先正达公司);80%代森锰锌WP(山东利邦农化有限公司);50%福美双WP(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靶标病原菌:禾谷镰刀菌、禾生腐霉菌分别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拌种或包衣药剂与种子的质量比分别为:①3.5%满适金 FS 1∶300(包衣);②60 g/L 戊唑醇 FS 1∶500(包衣);③80%多菌灵WP 1∶500(拌种);④3%敌委丹 FS 1∶300(包衣)⑤35%金阿普隆ES 1∶300(包衣);⑥2.5%适乐时FS 1∶500(拌种);⑦80%代森锰锌WP 1∶500(拌种);⑧50%福美双WP 1∶300(拌种);⑨CK用清水处理种子。
人工接菌方法:将感染玉米茎腐病的玉米茎、叶磨成粉,与细土混匀,在玉米播种时每小区撒施菌土1.2 kg,菌量为0.15%~2.00%。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6月15日播种,施用N、P、K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20 kg作种肥,玉米大喇叭口期666.7m2追施尿素30 kg,常规大田管理。
1.4调查记录项目和方法
1.4.1出苗率玉米苗期,每小区随机取5点,调查出苗率、苗枯率和矮化抑制率。
矮化抑制率(%)=(对照区平均株高-药剂处理区平均株高)/对照区平均株高×100
1.4.2玉米茎腐病防效玉米乳熟至蜡熟期调查。每处理小区每边除去2个保护行整行连续调查玉米100株,茎节明显变褐且用手捏近地表茎节感到变软的植株,即为发病株。记载调查株数和发病株数,计算发病株率及防治效果。
发病株率(%)=发病株数/总株树×100
防治效果(%)=(对照发病株率-处理发病株率)/对照发病株率×100
1.4.3产量及穗部性状玉米完熟期,试验小区全部收获计产,同时收20 穗进行室内考种,调查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
1.5数据分析
将试验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3整理,利用DPS 7.05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8种药剂处理玉米出苗率介于86.5%~91.2%之间,其中适乐时、满适金处理出苗率高于对照,多菌灵、戊唑醇、金阿普隆、敌委丹处理低于对照,但均差距较小,代森锰锌和福美双处理最低,较空白对照分别下降3.8和3.3个百分点。
不同处理苗枯率变化趋势与出苗率基本相同,以福美双处理最高(3.74%),其次为代森锰锌(3.40%)处理,而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差距不大。
从矮化抑制率来看,各处理的株高表现不同,其中代森锰锌的矮化抑制率最高 ( 2.75%) ,满适金、适乐时等种子包衣处理,矮化抑制率为负,株高增高,表明该药剂可有效抵御病害,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成苗率,具有良好的壮苗作用。其它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安全性较好。
2.2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见表2。在供试药剂中,适乐时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最高,达64.2%,显著高于多菌灵(55.4%);敌委丹、戊唑醇、满适金、福美双处理防效较差,在40.4%~47.0%,显著低于多菌灵处理,显著高于金阿普隆、代森锰锌处理。
2.3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田间测产及考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产量与穗部性状有明显影响(表3)。玉米产量大小顺序依次为适乐时>多菌灵>敌委丹>满适金>福美双>戊唑醇>代森锰锌>金阿普隆> CK(空白对照),其中适乐时、多菌灵、敌委丹3个处理平均666.7m2产量为618.5 kg,显著高于其
它6个处理(P<0.05),较CK分别增产18.8%、16.5%和14.0%;满适金、福美双、戊唑醇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666.7m2平均产量为573.0 kg,较CK分别增产9.8%、7.8%、6.0%;代森锰锌、金阿普隆与CK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从产量构成因素看,与对照相比,穗长除福美双处理,穗粗、百粒重除代森锰锌处理外,各处理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秃尖均缩小,666.7m2穗数和穗行数或高或低差别不大,行粒数和百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其中适乐时、多菌灵、敌委丹3个处理效果最好,行粒数分别增加14.1%、7.9%和9.5%,百粒重分别增加12.1%、11.2%和9.5%。
3结论与讨论
玉米茎腐病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此阶段正是玉米果穗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茎腐病的发生严重破坏了植株从土壤中获得水分和营养的能力,造成植株营养代谢失调,糖类物质无法向果穗中转移,从而导致产量损失。在茎腐病发生严重的情况下,植株发生倒伏,造成果穗发生穗腐和收获困难,又加重了产量损失。本研究表明,8种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茎腐病均有一定防治作用,其中以适乐时(拌种)效果最好,防效为64.2%,其次为多菌灵,防效为55.4%。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影响有明显差异,适乐时、多菌灵、敌委丹的效果最好,相比CK分别增产18.8%、16.5%和14.0%,行粒数增加14.1%、7.9%和9.5%,百粒重增加12.1%、11.2%和9.5%。另外,除代森锰锌外其它药剂处理对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安全性较好,满适金、适乐时等种子包衣处理,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成苗率,具有良好的壮苗作用。这可能由于它富含活性成分,杀菌谱广,能同时控制高等、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保护幼苗免遭危害,从而能确保苗齐、苗全,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因此,生产上可采用适乐时、多菌灵、敌委丹对玉米进行包衣或拌种,结合种植抗病品种和保健栽培等措施,有效提高植株结实性,降低空秆率,促进玉米果穗生长发育,从而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白石, 赵杨, 李士东. 玉米青枯病大面积发生与防治建议[J]. 杂粮作物,2007,27(1):43-45.
[2]王晓鸣,石洁, 晋齐鸣, 等. 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病虫害鉴别与抗性鉴定[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59-267.
[3]晋齐鸣, 潘顺法.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致病性及侵染规律的研究[J].玉米科学, 1995,3(2): 74-78.
[4]李春霞, 苏俊. 玉米茎腐病接种方法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1,9 (2):72-74.
[5]梅丽艳, 郭梅, 李志勇. 利用镰刀菌诱导玉米抗青枯病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3):29-32.
[6]袁虹霞, 闵营辉, 张丹丹,等. 河南省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J]. 玉米科学, 2011,19(6): 122-124.
[7]吴海燕, 孙淑荣, 范作伟,等. 玉米茎腐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6,31(4):45-47.
[8]许如斌, 侯晶.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J].现代化农业,2010 (9):7.
[9]吴海燕, 孙淑荣. 玉米茎腐病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J] .玉米科学, 2007, 15(4): 129-132.
[10]房锋, 纪春涛, 聂乐兴,等.3种种衣剂对玉米种子保护作用及产量影响[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8, 29(11): 38-42.
[11]郭宁, 石洁.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14 (8):117-118,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