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试验
2017-01-21彭燕冯清拔伍书钦
彭燕+冯清拔+伍书钦
摘 要 草莓白粉病是琼海草莓生产中的常发性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生产。琼海草莓种植期间低温、高湿气候情况频发,有利于草莓白粉病的发生。通过不同配方组合发现:枯草芽孢杆菌按4 050 g/hm2用量单独使用,预防草莓白粉病防效达92.09%,发病后混合化学药剂露娜森做治疗,具有防效快、持效期长等优点。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草莓白粉病 ;田间试验
中国分类号 S436.68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11.018
Abstract Strawberry powdery mildew is a major disease in qionghai strawberry production ,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of strawberry. Qionghai strawberry planting during the low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climate, is advantageous to the strawberry powdery mildew.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different combination formula discovery: Bacillus subtilis according to 4050 g/hm2 dosage used alone to prevent strawberry powdery mildew control effect was 92.09%, and the incidence of mixed chemicals-luna, do after treatment with, has a fast control effect and the advantages of long effective period.
Keywords Bacillus subtilis ; Strawberry powdery mildew ; Field trials
草莓白粉病由子囊菌门真菌,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aphanis)侵染所致,属专性寄生菌,人工离体培养困难[1],低温、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是草莓生产中常发性主要病害。一般导致减产20%~30%,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生产[2]。目前,国内外对白粉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主要包括有机硫类、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和仿生物植物源类[3]。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世高、敌力脱、腈菌唑、翠贝、露娜森等[4-8],长期使用不仅会使病菌耐药性增强,导致用药次数增加,还会影响草莓食用安全。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已有报道[9-10],但在海南气候条件下和草莓栽培模式下,利用芽孢杆菌菌剂防治白粉病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验证芽孢杆菌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探讨芽孢杆菌菌剂科学的使用方法,以便为海南草莓的白粉病防治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作物
红颜(红脸颊)。
1.1.2 供试药剂
保翠(枯草芽孢杆菌含量≥109个/mL,水剂),北京中农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露娜森(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悬浮剂)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
1.1.3 试验地点及土壤肥力
试验设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温泉村草莓种植地;土壤类型:水稻土;土壤肥力中等,具体指标见表1。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草莓于2015年11月25日定植,成活后采用黑色塑料覆盖,株行距18 cm×20 cm。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4 m2,小区间设保护行,试验设7个处理。处理1:对照(CK),喷施清水;处理2:露娜森0.45 L/hm2(3次);处理3:露娜森0.45 L/hm2+保翠2.7 L/hm2(1次)、保翠2.7 L/hm2(2次);处理4:露娜森0.45 L/hm2(1次)、保翠2.7 L/hm2(2次);处理5~7依次为保翠4.05、2.7、1.35 L/hm2(3次)。常规喷雾,药液对水量675 L/hm2,均匀喷施叶片正反面,连用3次,前2次间隔3 d,第2次与第3次间隔7 d。试验期间不使用其他药剂防治病害。
2016年1月16日第2批草莓顶果采摘盛期,部分果实刚出现白粉病时使用,在下午4~5点开始进行叶面喷施。
1.2.2 调查与计算
1.2.2.1 试验调查时间
分别于施药前1 d、第1次药后3 d、第2次药后7 d、第3次药后7 d和14 d共5次调查草莓的发病情况。
1.2.2.2 调查内容
每小区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5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每片叶按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百分比分级,记录调查总叶数和各级病叶数。
1.2.2.3 分级标准及防效计算
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6%~5O%;9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1%以上。按如下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第1次施药后3 d,各处理平均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分别由药前12.22、12.35和12.15、12.24、12.39和12.15下降至3.51、3.46、3.42、5.02、6.08和8.22。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6.11%、76.45%、76.72%、65.83%、58.61%和44.04%。其中,用露娜森处理病情指数显著降低,防效也达到76%以上。但单独使用露娜森或者露娜森与保翠混配,在用后3 d防效无差异。单独使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表现出随着使用浓度增加,病情指数和防效改善越明显,但同使用露娜森相比,防治效果滞后,这主要是由于在自然状态下,除成熟叶片和老叶片表面均有菌丝和孢子生长附着外,同一株新稍幼嫩、未见发病的叶片上也有病原菌的存在[11]。因此,芽孢杆菌菌剂要在草莓叶片上发挥作用,必须要快速大量扩繁才能形成局部菌群优势。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短期内,草莓叶片上病原菌仍处于优势地位,所以表现出防效不明显。已有试验发现,叶片喷施保翠芽孢杆菌菌剂3 d后再喷施1次,能加快菌剂的扩繁速度和数量,加快有益菌在草莓叶片上形成优势菌群,从而发挥作用。由病情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白粉病随着发生时间的延长,病害发生程度加重,对照区白粉病病情指数由逐渐加重。
第2次施药后7 d观察,各处理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其中使用露娜森处理防效提高到90%以上,其中以处理3效果最好,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于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形成了芽孢,对杀菌剂、高温、射线均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因此,把露娜森按使用倍数稀释后加入保翠芽孢杆菌菌剂,混匀后叶面喷施,由于露娜森能直接杀死病原菌,从而减少病原菌对保翠芽孢杆菌菌剂的竞争和抑制作用,待露娜森杀菌剂作用减弱后,保翠芽孢杆菌菌剂中的孢子开始萌发,由于病原菌大部分被杀死,不会对保翠芽孢杆菌菌剂的扩繁带来阻碍,从而加快菌剂的快速繁殖,进而发挥菌剂对病原菌的竞争作用和抑制效果。处理4是先用露娜森杀菌后,在第3天再单独使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尽管露娜森能杀死叶片的大部分病原菌,但由于需要间隔3 d才使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在这3 d草莓叶片最初被露娜森杀死的病原菌又重现开始萌发。因此,在叶片上又有可能形成局部优势菌群,从而抑制保翠芽孢杆菌菌剂的扩繁,造成防治效果下降。本试验由于第1、2次用药间隔期短,因此,处理4与处理3相比差异不明显。处理2单独使用露娜森,尽管防治效果同处理3、4相当,但由于2次施药间隔期短,对草莓造成一定药害,具体表现在畸形果多,叶片略有卷缩。
第2次施药后,单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防效明显上升,一般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防效也在增加,具体表现为:处理5>处理6>处理7,其中,处理5和处理6防效相近,但均显著高于处理7。
第3次施药后7 d观察,单用露娜森防效较第2次施药略有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后期草莓白粉病危害加重,露娜森持效期降低,间隔7 d使用病原菌又开始在叶片表面蔓延,造成防效降低。其余处理由于后期全部采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防治,因此,随着使用次数增加,防治效果更加明显;使用浓度越高,防效越明显;相同浓度处理,不管前期是否使用露娜森,最终的防效相近。
第3次施药14 d观察,随着用药间隔期的延长,各处理草莓白粉病防效均明显下降。其中处理2单用露娜森后,第14天病情指数达到27.32,防效仅有41.04%。使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处理,防效尽管也有下降,但同处理2相比,降幅要小得多。说明使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和持效期。从总体来看,使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可以显著改善草莓对白粉病的防效,总的来看,处理3不仅能快速提高草莓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而且持效期长达14 d以上,值得在草莓种植区大面积推广。
2.2 芽孢杆菌菌剂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调查草莓在试验处理期间各处理的草莓产量,统计商品果率,估算每公顷产量(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3(露娜森与保翠芽孢杆菌菌剂第1次混配,以后2次单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产量、商品果率和净收益均明显高于其他各药剂处理。单独使用露娜森尽管初期防效最好,但随着时间延长,防效降低,表现在草莓长势较差,出现早衰症状。单独使用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尽管防效较慢,但持效期长,同时还能改善草莓叶片光合作用,根系生长良好,抗旱、耐寒能力增加,除处理7外,商品果率均达到85%以上。处理7由于芽孢杆菌菌剂用量不够,因此在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防治效果不突出,叶片黄化严重,产量和商品率均明显降低。
露娜森按100 mL 92元,保翠芽孢杆菌菌剂按200 mL 30元计。
3 结论与讨论
化学药剂和芽孢杆菌菌剂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均具有明显效果,但二者各有优缺点。其中单独使用化学药剂尽管见效快,但持效期短,导致使用次数增加。芽孢杆菌菌剂尽管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但前期见效慢,单独使用需要加大用量,这又会加大种植者投入。
因此建议生产中草莓白粉病预防,可以按照2.7 L/hm2的量单独使用;治疗可在田间果实发病初期与露娜森混合使用,在露娜森按2 000倍稀释后最后加入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同时在前2次使用时,施药间隔期以不超过3 d防效最佳,视田间病情发展施用2~3次。
保翠芽孢杆菌菌剂合理使用,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果率,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保翠芽孢杆菌菌剂用于草莓白粉病防治,在白粉病发生前使用,效果优于发病后,芽孢杆菌的用量和使用次数均明显减少。但本试验由于侧重探讨芽胞杆菌与杀菌剂的合理配合方法,再加上无法准确判断白粉病发生的准确时间,因此本次试验未进行这方面的系统研究。从防治效果来看,一般在果实刚出现白粉病1~2 d时使用效果更明显。
参考文献
[1] Rumbolz J,Kassemeyer H,Steinmetz H,et al.Differentiation of infection structures of the powdery mildew fungusUncinu-la necatorand adhesion to the host cuticle[J].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2000,78(3): 409-421.
[2] 杨联伟. 草莓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J]. 烟台果树, 2005(3):15-16.
[3] 杨奉才,李向英,高一风,等. 世高、敌力脱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J]. 烟台果树,2001,76(4):37.
[4] 汪建国,沈水土,柯汉云,等. 世高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02(3):141-142.
[5] 方博云,黄根元. 腈菌唑防治大棚草莓白粉病药效试验[J]. 农药,1998,37(9):37.
[6] 花秀凤,陈 铣. 50%翠贝DF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04(4):26-27.
[7] 李红霞,马志强.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研究[J]. 农药学报,2003,5(3):50-54.
[8] 史功全,杜玉斌. 露娜森防治草莓白粉病药效试验[J]. 现代化农业,2014(3):24.
[9] 胡洪涛,王开梅,李 芒,等. 几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防治草莓病害的药效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02(2):52.
[10] 曹春霞,龙 同,程贤亮,等.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问药效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1, 50(20):4 188-4 189.
[11] 杨 瑞,王建立,于同泉,等.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草莓白粉病菌[J]. 电子显微学报,2013,32(3):26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