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坊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2016-05-14张凤

商业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可行性必要性

张凤

[摘 要] 城市生态居住区是广泛应用生态学的科学原理及采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完美融合,合理规划结构、功能协调统一、高效的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且将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利用起来,与人民现代生活完美结合起来,适宜居民身心健康的居住区,其巧妙的设计往往即保护了当地的生态资源,又降低了居住生活能耗,对于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通过以香坊区建设生态居住区为起因,分析起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其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香坊区;生态居住区;可行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620[文献标识码] B

一、生态居住区的概念

生态居住区,在国外也经常被称为“绿色社区”,或者“健康社区”,或者“可持续社区”。人类生态居住区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这一极新的观点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到举世瞩目,其内涵也在不断获得发展。美国生态学Richard Register(1987)认为生态居住区是节能、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聚居地。有的学者认为:城市生态居住区既是广泛应用生态学的科学原理及采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完美融合,合理规划结构、功能协调统一、高效的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且将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利用起来,与人民现代生活完美结合起来,适宜居民身心健康的居住区。

二、香坊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新科技的强有力支撑

在构建生态居住区时需要运用高新技术,香坊区的高新科技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为其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该区有文明国内外的“三大动力”厂、哈量集团、哈轴集团、建成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29家;有驰名的省石化研究院、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31家。身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的哈尔滨发电设备产业基地也正在稳步发展,以科技大厦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拉动该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这些优势资源为香坊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2010年,哈尔滨香坊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称号。2011年,香坊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到1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3家,孵化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15家,孵化器数量和建设质量位居全市前列。这为香坊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提供了高科技的支持。

(二)良好的人居环境

生态居住区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优质、清新的空气,适宜的人均绿化面积都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

1.空气质量。香坊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植物园,东北林大的实验林场与市三个苗圃基地也位于此处,这些资源发挥着城市绿肺的作用,因此香坊区的空气质量位于哈市前列。

2.人均绿地面积。自2014年初,香坊区根据哈市统一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绿化彩化提升的工程建设。仅2014年,新增绿地4.81公顷,其中新增道路绿地8100平方米,公园绿地40000平方米,新建寒温带植物园、林地亭园、松乐街路侧游园、三合路景观林地、林园路游园等绿化项目。并且建设改造了尚志公园、远大生态园等景观工程。全区绿地总面积达到了235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55公顷,绿化率达到了26.5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9平方米。

3.周边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态居住区不仅要利用现有的良好人居环境,也要整合周围的环境,真正做到环境与住宅的融合统一。香坊区内的环境更改,也为建设生态居住区奠定了基础。根据全市“三沟一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总体要求,香坊区园林办在信义沟辟建民乐游园项目,并且已开工建设。并着手打算新建四季芳洲游园、丁香园附属园、香江月游园及兼顾改造安埠日月广场。

信义沟贯穿整个香坊区的东侧,在香坊区的管辖段全长12.7公里。由于信义沟两侧有多家企业想沟内排放污水,及周边低矮平房的居住居民向内排放生活垃圾,信义沟的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水质很差。近几年香坊区将对信义沟沿岸两侧长60米、总宽120米的范围实施拆迁,并在拆迁后将紧邻信义沟建造民乐游园。预计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大的一座滨水游园。

民乐游园预计一期工程占地5000平方米,以江南水乡的设计风格为主,着重渲染淳朴、清新、淡雅、敦厚的氛围。民乐游园建成后,不仅可以改善信义沟及沿岸周围的脏、乱、差的环境,而且还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可谓一举两得。

4.交通高速便捷。香坊区东与阿城区交壤,西接平房区,北连南岗区,已成为我市的中心城区。区内的和兴路、和平路、三大动力路、电塔街、哈平路、南直路、公滨路、红旗大街等14条主要街路七通八达,二环快速干道贯穿全区,370余条各种街路形成了便捷、快速的道路网络。区内拥有香坊、东门王兆屯、等6个客、货运火车站点,并有滨绥铁路干线贯穿通过区内,哈阿、京哈、哈五出城口的3条高速公路在香坊区呈放射状向外延展,构成了较为合理的交通路网结构。

5.便捷的城区管理的“智慧云”体系构建。合理的生态居住区离不开智能化的管理,针对这一点香坊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的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并结合香坊区的具体区情,计划利用3—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具有香坊特色的“1389”智慧城区新模式。“1”即建设智慧城区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公共信息平台;“3”即构建智慧民生、智慧管理、智慧产业三大体系;“8”即八大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地理信息GIS平台、综合分析平台、网上办事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视频监控平台、信息终端处置平台、网络舆情平台;“9”即九大工程智慧政务工程、智慧城管工程、智慧教育工程、智慧医疗工程、智慧社区工程、平安香坊工程、智慧工业工程、智慧农业工程、智慧园区工程。

这套智能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努力突破传统城市发展瓶颈,不仅在城管指挥方面及网格化管理方面探索智能应用,更在社区平安建设等方面积极开拓,着力打造一个集指挥管理、智慧融合、智慧决策、智慧感知、智慧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城区。

四、香坊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

国际生态住宅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高技术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因地制宜地采用地方性材料和技术以降低成本。目前,生态住宅的发展已从单项技术和产品的使用走向系统技术的集成,进而形成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全方位提升住宅品质的新领域。

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议题的背景下,如何切实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和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缓解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人们需要在实际建设中加以探索和不断完善的。居住用地是城市组成结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单元,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一般在22%-32%之间。因此,在居住用地的开发中进行生态、可持续的规划建筑设计、施工、管理,运用适用的技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必然是建设可持续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解决哈市居家养老问题

到目前为止,家庭养老仍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养老思想观念将发生转变,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化是必然趋势。因此,住宅业与房地产业应关注老年公寓的建设,把房地产业务向老年消费市场拓展,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在居住小区中建设老年公寓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这也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从哈市老龄办获悉,截至2014年末,哈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2.86万人,占总人口的17.5%,与哈市2013年老年人口比例相比,高出1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高出2个百分点。其中,居家老人空巢化特征显著。目前,哈市城市空巢老人约有80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2013年,香坊区总人口数749358万人,人口密度2175.1人/每平方公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香坊区总人口数的18.4%。据不完全统计,“候鸟老人”在哈市不低于15万。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显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养老方式就要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照料逐步向旅游养老、异地养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为哈市居民养老提供了一个优质的、适宜老年人居住的良好环境。

(三)利于生态产业整合

生态居住区可以以循环经济理论统领区域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与哈市支柱产业之间的循环和连接,实现上下游产业互补结构和生态补偿;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教育、房地产以及体育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态农业、花卉养植、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区可引进知名房地产,打造以房产、主题乐园为龙头的生态宜居产业。

[参 考 文 献]

[1]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974235-7196924.html[EB/OL].

[2]刘志明,王铁军.香坊新建4座主题特色游园[N].新晚报.2010-03-16

[3]刘宏梅,乔永锋.居住小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生态城市与环境,2014(12):69-72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可行性必要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