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016-05-14张世武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读物课外阅读兴趣

张世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读物;方法;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97—01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福尔摩斯的推断》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收集、阅读有关福尔摩斯的文章。这样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质量。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等,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

小学生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读物,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书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经典儿童文学。这些读物既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学生完美的发展,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敞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向往。教师还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书,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资源。

三、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课本为出发点,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新型玻璃》前,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和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竞相发言,各种有创意的构想如汩汩泉水涌出。

2.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和科普读物等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在拿到报纸后,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细读。再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等。

3.重视技能训练,掌握阅读方法。教师应重视加强阅读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第二步细读,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第三步熟读,要求写读书笔记。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如果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不强求学生写多少字,只要写就好。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应注意持之以恒,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的,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教师要想实现心中的教育理想,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就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从热爱读书和主动读书开始,从小就做一名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新时代少年。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读物课外阅读兴趣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