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趣味化识字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6-05-14郭晓敏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趣味化识字教学规律

郭晓敏

【关键词】 识字教学;趣味化;活动;规律;科技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95—01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教学趣味化,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转化观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教师要学会及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识字渠道,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活动趣味识字

1.画图识字法。单纯的识字写字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笔者经常利用画图猜字的办法让学生来猜一猜。例如,在教“休、鲜、明”等字时,笔者画出相应的图形让学生猜字,猜对字的学生可以充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讲完后其他学生通过掌声给予表扬。这种学乐结合的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2.肢体动作演示法。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肢体动作演示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字义,还能帮他们记住字形。如,学习“踢、跳、跑、蹲、蹦、跺”等字时,可以师生一起用脚演示,让学生知道它们都和脚有关。这样通过动作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让学生记住了字形,加深了对字义和字形的理解。

3.模仿表演法。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识字时安排学生模仿表演,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马、牛、羊、鸡、鸭、鹅、猫、狗”等字时,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等,既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又使学生加深对小动物的认识。

4.猜字谜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就是在课堂上猜字谜识字的一种方法。小学生爱猜谜,常常在家里要爷爷奶奶和他们猜谜语,对此,笔者把猜谜语活动搬进了课堂。如,要学“雨”字时,笔者给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学生马上能说出“雨”字。在猜字谜后,笔者还引导学生编出一些字谜。这样的识字法,学生的兴趣浓、记得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凭借规律趣味识字

1.抓特点识字。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可组织学生进行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识记“喝”和“渴”字时,有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可见,教师可以抓住容易错的地方,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让他们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巧妙地记住字形,强化识字效果。

2.通过比较识记。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和声旁(表音)。教学时,教师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如,教学“青、请、清、睛”字时,告诉学生“青”是声旁,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ing;“请”跟语言有关,部首是言字旁;“清”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字旁。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

三、利用科技趣味识字

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能激起学生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快乐生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规划课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趣味化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648)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趣味化识字教学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巧解规律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