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2016-05-14吕小龙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方法

吕小龙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朗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86—01

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我们在肯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不能不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重知识轻能力;有的重结果轻过程;有的重人文轻工具性;有的只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却忽略了到底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有的热衷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却忽略了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恰当;有的追赶时髦,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却忽略了使用多媒体的实际功效。尽管改革中的失误、问题在所难免,但我认为唯有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朗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前进。

一、朗读存在在的问题

纵观我们的课堂,尽管也有读书声,但是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朗读的时间不充分。

在新课改的感召下,很多教师为了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让“讲问教学”所充斥,挤掉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一节课45分钟,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也往往是走马观花、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但实际上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文本连一遍都没读完,教师就击掌示意学生停下来,马上转入下一个程序,朗读名副其实地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一个点缀而已。

2.朗读的目的不明确。

在点缀性的朗读过程中,前排读完后排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任何要求、读中缺乏正确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只是被动地让老师赶着为苦读而“枯”读,根本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走过场而已,这样的朗读不仅耗时,费力,无情感,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指导不到位。

大多数老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也做了简单的指导,但朗读教学指导方法过于单调、机械。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的语气读出来”,这样导致朗读不能融理解、感情于一体,显得有点“照猫画虎”的感觉。况且,我们还常常听到有些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那个字(词)读得要重(轻)些,学生不得要领,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岂不知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建议

面对上述局面,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语文的本,优化朗读教学呢?

1.保证朗读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通过自我监控取得效果,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2.改进朗读训练方法。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觉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等等。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 “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写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然而,真正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要在朗读技巧上做必要,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因为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效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的不得法的时候,宜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这要说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其次是齐读,防止成为“滥竽充数”和唱读的温床。

总之,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是残缺的课堂,没有朗读的语文教学是缺乏激情的教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读出来的,学生的激情是读出来的,学生的语感是读出来的,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读出来的,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是读出来的。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朗读语文教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