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
2016-05-14吕元琦李新民刘文霞
吕元琦 李新民 刘文霞
摘 要:文章从教学型高校的定位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40-03
高校科研评价的目的是基于一定科研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高校科研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优化资源配置,调动科研积极性,提高科技能力和水平,并为决策提供依据。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评价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高校科研评价已经成为高校科研管理乃至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同行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随着高校科研评价工作的深入,在实际工作中其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报道[1-3]。
教学型高校以承担大学教育为主要任务,其科研目标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教学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类高校大多是由专科学校发展起来的,本科办学时间较短,科学研究起步较晚,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科研评价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存在一些这类学校特有的问题。本文以教学型高校为背景,探讨了这类高校科研评价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问题
教学型高校软硬件基础比较差,相当数量的教师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向,稳定的科研团队很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类高校在科研评价中往往照搬研究型高校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指标,科研评价办法和实际科研工作存在较大偏离,存在如下问题。
(一)割裂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型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中,教学始终是第一位的,教学是中心,科研对教学具有辅助作用,促进教学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科学研究一般通过如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首先,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其次,通过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最后,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把握某一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其创造和创新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实际工作中,科研项目、著作、论文、获奖和专利等被量化为一定科研分值,并和科研资源的分配、职称聘任和职务升迁等相关联。教学内容由于不易量化,一般以完成一定教学工作量为依据,不进行深入考核。在利益的驱动下,相当数量的教师追求科研分值的最大化,科研成为一种不计代价的行为,很多教师牺牲教学时间从事一些“短时间内容易出成果”的科学研究,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这些科研内容一般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对教学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指标,科研成果也很少被用于教学实践,科研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科研评价指标化与行政化倾向严重
目前,教学型高校采取的是同行评议和指标量化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以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评价为例,首先将参评者的项目、著作、论文、获奖和专利量化打分,以此分值做参考,组织专家对参评材料进行评议。评委一般由参评者所在二级学院的院长或教授代表担任,有时也从校外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一方面,科研评价的对象主要是项目级别、著作出版社的等级、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获奖等级和专利类别等一些指标化的、表面的东西,很少涉及对参评者科学研究内容和水平的实质评价;另一方面,由于一个专业的专家不了解另一个专业的科研成果,实际上评委会变成了扩大化的科研管理部门,最后评审的依据实际上还是量化打分的分值以及一些个人主观因素,这并不能真正评出参评者的实际科研水平。
(三)科研评价指标不科学
指标量化的评价方法在一定时期对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出原创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家把科研评价的门槛抬高,将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规定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科研项目、著作、论文、获奖或专利才能纳入评价体系。现在最为流行的是“代表作考核制度”,规定衡量教师科学研究贡献的大小只看三篇代表作。这无疑对鼓励广大教师进行创新型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教学型院校教师的科研实力是千差万别的,尤其是一部分教师在学校专科阶段多年不从事科学研究,科研能力非常低,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科研评价的最低门槛,无奈之下完全放弃了科学研究,这样就失去了通过科研评价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同时,现行科研评价指标中缺乏对科研成果长期贡献的考核。著作、论文发表后根据出版社或刊物的级别评定论文的层次,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根据验收意见和课题级别评定其层次,科研获奖根据授予奖项的部门的级别评定级别,专利授权后根据其专利种类确定其层次。科研评价成为一次性的行为,不能真正衡量出科研成果的实际贡献。
最后,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对参评者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的考核。例如有的教师在考核的几个周期里面总体上科研成果的水平较高,科研的贡献较大,但其成果和贡献呈迅速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可能是其研究内容的发展前景和生存能力等因素造成的,如果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对其发展趋势的考核,就会引起误导,造成学校决策的失误。
(四)缺乏对科研过程的评价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艰苦求索的过程,与科研评价的短期性和时效性是相矛盾的。但创新性强、难度大的科研项目往往风险性也很大,一般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能取得成功,有的经过无数次尝试之后证明想法是错误的,只能重新确立科研思路。这种勤勤恳恳、孜孜求索、屡败屡战的精神是潜心科学所具有的难能可贵的优秀素质,无数次失败的经历本身也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成功往往以无数次失败为基础,在目前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由于缺少对科研过程的评价,一项科学研究无论做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没有取得论文、著作、专利等指标性的成果,便很难得到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原始性创新的积极性。
(五)忽视个人对科研团队与学科建设贡献的评价
现代科学已处于“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必须形成科研团队集体攻关,才能有所突破和有所建树[4]。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研究活动中针对认识对象而将自己的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学术组织,是大学各种功能的具体承担者。缺乏稳定的科研团队和没有凝练出合理的学科梯队是教学型院校科研和学科发展水平较低的根本原因。现行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偏重对个人科研水平和贡献的考核,鲜有个人对科研团队和学科发展贡献的考核,造就了很多科研个体户。这些个体户各自为战,处于无政府状态,不能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原始性创新研究。
(六)未将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纳入评价体系
教学型高校由于科研软硬件基础都比较差,科学研究的能力偏低,只有在为地方和行业发展中寻找切入点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凝练出自己的特色,其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社会与行业发展服务。但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学型高校盲目学习研究型大学去赶超世界领先科学水平,科研评价中强调“高水平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论文”和“高水平成果获奖”,追求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本来可以做出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方面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却很少涉及,结果贻误了发展的大好机遇。
二、改进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的对策
(一)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与跟踪,将其对教学、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长期贡献纳入评价体系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个人科学研究对科研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贡献加入科研评价体系,只有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真正算作科学研究服务于教学工作。将个人对团队建设的贡献纳入科研评价的内容,以利于形成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促进科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提高学科发展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基础研究成果还要长期紧密追踪其以被引用率为代表的学术影响力。对于应用型研究成果,要考察其实际转化率,把对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长期贡献作为科研评价的内容。
(二)强化对科研内容的评价
现行的教学型院校科研评价就其实质是行政评价和指标量化相结合,具有评价内容指标化和评价工作行政化的弊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应该采取同行评议为主,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职称评审为例,可以首先由学校组织小方向一致的国内知名专家对各参评学院教师的成果进行同行评议,为了确保公正性专家人数要足够多,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地域跨度。同时,除了项目、著作、论文、获奖、专利外,科研评价的内容还要包括参评者科学研究的实际内容,这部分工作参评者可以采取科技报告的形式进行提交。基于各学院教师同行评议的科研分值加总确定各个学院的申报配额。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再根据自己的相关标准以及各个申报者对学院教学、科研等的总贡献确定人选。这样,学校层面上组织专家评审主要从对学校科学研究的贡献上对各个学院进行区分,学院内部的评审主要是将不同的人对学院发展的贡献进行区分。项目、获奖等其他方面的科研评价,均可参照这种学校和二级学院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式。
(三)构建与教学型高校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
针对教学型院校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比较差,个体差异比较大,发展变化比较快”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动态评价标准。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学科带头人,科研评价应该鼓励其多做出一些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考核其一个评价周期内不超过3件代表性成果,科研评价的周期应该适当延长,由时下的1年延长为3—5年。对于一些有一定基础但还没有形成自己团队的科研人员,应该鼓励其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形成自己的科研团队,科研评价指标中既要强调质量的提高,又要强调科研团队的形成,考核的周期以3年为宜。对于刚刚从事科研工作还没有成为稳定的研究方向的教师,科研评价应该以鼓励其科研工作的连续性,找到稳定的科研方向为主,成果质量整体不下降的前提下鼓励数量的适当增长,这类教师的科研评价周期可以维持1年不变。
对于论文和著作等基础研究成果要以考核其在同行内的学术影响为主,这方面主要考察其被引用率。对于专利等应用型研究成果,不仅要考察其类别和数量,还要考察其转化率和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且后者应该作为主要的考察内容。
同时,鉴于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科研评价指标中还应该包括对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发展趋势的考核。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将其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考核周期的科研贡献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科研工作所表现出的连续性和上升、稳定和下降趋势,供学校在科研决策时做参考。
(四)突出对科研过程的评价
科学研究是一个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原创性越强的项目失败的风险就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宽容失败,能够科学、合理地对科研过程进行评价。科研过程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一些原创性和风险性比较强的项目,根据其学科范围聘请小方向一致的权威专家,采取现场答辩和审查科技报告等方式对其科研内容进行评价,给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以利于下一步做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评价的目的不是审核,而是对其下一步工作给出指导和建议。
(五)增强科研评价过程的严肃性与透明度
不管科研评价的程序多么合理,指标多么完美,如果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一切都是空谈。在实际科研评价过程中要加强科研评价过程的纪律性和严肃性,严格评审专家的选择和评审工作的程序,评审专家的选择要坚持“小方向一致”的原则,遵守回避制度,要有足够的地域跨度和数量。建立评审专家信誉档案,对于弄虚作假、玩忽职守和搞人情关系的评审专家将其行为记入信誉档案并向其工作单位通报。同时,建立透明的考评程序[5],整个过程包括评审专家的选择及其原则、评审过程的工作程序以及评审结果都要对外公示,公示期要足够长,使有疑问者能够有时间申诉,让赢者赢得心安理得,让输者输得心服口服。
同时,要积极探索以中介组织为基础的独立的社会化评价方法,中介组织以为相关单位从事科研评价收取一定报酬维持其运转,要想取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就必须确保其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且,社会中介组织是独立的科研评价机构,和政府不具隶属关系,避免了政府和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科研评价所引起的权力干预弊端。但目前这种评价方法推行的时间还不长,其评审结果也有待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大程度的认可,政府也应该对其发展进行引导,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规范其行为,克服单纯追逐盈利造成的弊端。
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如今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指标量化评价对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质量优先的“代表作考核”制度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促进科研转型。但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不利于科研评价工作的开展。只有时刻牢记教学型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定位,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坚持学校和二级学院两阶段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坚持科研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积极探索以社会中介为基础的社会化评价方法,才能实现教学型院校科研评价的目的,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燕.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首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2]段洪波.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探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3]罗晓燕,欧阳克氙.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
价机制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3,(5).
[4]杨忠泰.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3,(3).
[5]张喜爱.试论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工作的改进与完善[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