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6-05-14马红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备课高效课堂学生

马红

【关键词】 高效课堂;备课;课堂内容;学生;严格要求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75—01

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备课工作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无限的知识教给参差不齐的学生,所以说要上好一堂课,上一堂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前提是师生要配合好,参与率要高,学习积极性要好,学习氛围要浓,而这种局面是建立在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积极性,只有这样,这节课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所收获。教师在分析了知识的重难点之后,必须充分去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找出突破知识重难点的方法。

二、课堂内容应具学情而定

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不要刻意去追求课堂教学内容与备课内容的完整性与统一性,重点还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为天才的学生以及天才的老师在这个世界上太少了。在40分钟的有限时间里,有70%~80%的学生接受不了3个以上的知识点,所以就更谈不上应用与掌握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只有止步而行,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解决、突破,直至98%以上的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以后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这样一处理,势必会导致课堂内容与备课内容的不一致,或者是脱节,不能100%完成备课内容或是当节书本内容,造成表象上的课堂内容不完整。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很多公开课和基层学校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有60%以上的教师在一堂课的最后15分钟之内,为完成当堂备课内容,一个人大讲特讲,连珠带炮似地把备课本上或书本上的内容及课前准备的练习题之类给讲完了,却没有达到最终目的,只达到了课堂内容的完整性,却永远也达不到课堂内容的实效性。这就是所谓的“有的老师上课不咋样,但学生考试成绩好,有的老师上课很精彩,可学生考试成绩却不好”的症结所在了。其实,只要出发点在于学生,哪怕一节课只学习一个知识点,只要学生懂了,能独立运用了,这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真正课堂、合格课堂、优质课堂、高效课堂。

三、让学生“动”起来

有的课堂从来不用去维持纪律,因为学生在那样的课堂上一定都有事情做,而且是一件接着一件地去做、去完成,根本没有偷懒的空闲或发呆的空隙。我想这样的课堂应该是去掉了传统课型中的陈芝麻烂谷子之类的辅助环节,更可能多得是单刀直入,直截了当,一上课就直接点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在本节课中必须懂什么、会什么。于是整节课的内容就开始围绕着这两个为什么而开始引导着学生从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下一站,从不追求速度,只追求质量,像父母牵着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扶着他们,让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四、对学生严格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应该是言出必行,即便是偶尔不行,也必须找一个恰当的理由为老师的这种不行做出解释。因为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行为的发展和形成。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当你要求到位了,你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上也就水到渠成,学习质量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总之,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既要重视教师的素养,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备课高效课堂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