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6-05-14钟时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行为习惯笔者

钟时伟

摘要: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现,但凡品学兼优的学生往往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凡是学习不好,多方面表现不佳的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一句格言所说:“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别,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

关键词:爱;品格;桥梁;了解;关怀;尊重;责任;班风;鼓励表扬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66

当下,笔者所在学校大力推行新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标准,学校工作也紧密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各项工作,这与国家正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相吻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笔者一直认为,中学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是极为重要的。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笔者非常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笔者经常对学生说,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就连教师都有做错事的时候,更别说学生了,所以教师允许学生犯错误,但有了错误一定要承认并且改正,那样就还是好学生。由于笔者的这种观念,这种教育方法,使全班学生都有了一个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诚实。在教育学生诚实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的教育逐步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给他们树立榜样。

二、用爱搭建与学生间的桥梁

1. 爱就是了解

初建新班,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基本了解。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

2. 爱就是关怀

入冬以后,孩子抵抗力差容易诱发感冒,难免会有请假的,此时应做到通过电话或微信向家长询问孩子的情况。

3. 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缩短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在平常的工作中,笔者与学生像朋友般相处,遇到问题和学生用心沟通,给他们讲道理。在长时间的这种交往中,拉近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愿意和自己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遇到问题也会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这是沟通的基础,也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所在。

4. 爱就是责任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刚接班时,对于一些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笔者会先用各种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歌曲进行常规的教育,这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一日常规,而且对他们也有提醒的作用,并且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常规教育,如班会上、晨会上,笔者让他们时刻有常规意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自觉性不强,还需要时刻不放松地“看”。做操时,笔者站到队伍前面,目视他们的动作,还要不时地提醒:“某某站整齐点,某某手伸直点”。渐渐地,做操时,笔者不用再时不时地去“看”着了,队伍也站得整齐了。

三、班主任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班主任可在周会课上或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并从中受到什么益处,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这对自己及他人有什么坏处。通过对自己切身体验的回味与比较,学生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愿望,下定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决心。

四、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积极作用,树立良好的班风

学生到了初中阶段,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有了独立的意识,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 《中学生守则》对中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可操作性强。开学初,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周会课学习,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班级公约。笔者在新学期制定班级公约时,先让每个学生写一份班级公约,然后班干部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来,再在班级公布,如果同学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继续修改,在学生充分酝酿后,写出一份能代表全班意愿的班级公约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由学生集体制定的公约执行起来,自觉性强多了。

2. 初中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也有了一定的参与意识。开学初可竞选班干、组长,让每个参加竞选的学生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学生畅谈自己的“施政”方略,由学生选出他们信得过的班干、组长。每周要定期开班干组长会,听取他们对班级情况的反映,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建议,和他们一起探讨管理班级的方法。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及存在的不足,教他们工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3. 班主任应主动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是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纽带,可把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与任课教师、家长进行沟通,既可取得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又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到了初中阶段,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这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以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养成好习惯。

总之,班主任只要对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一定会养成,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中学 342400)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行为习惯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