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厚培土壤培育“创客天堂”
2016-05-14唐余方
唐余方
2011年9月,AA拼车网上线。
2012年1月,AA拼车网注册用户突破100万人,加盟车辆17万辆。
2014年8月,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人,获联创策划和DCM投资。
2015年5月,注册会员达1453万人,累计实现交易额1.87亿元,成为最大中文拼车平台。
…………
AA拼车的成长速度令人拍案叫绝。
“除了自身商业模式成功之外,还要感谢园区的创新创业环境!”重庆喜玛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AA拼车CEO沈利川坦言。
沈利川所说的园区,正是南岸区重点打造的创客创新中心——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
目前,南岸正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着力点,培育可持续创新创业发展生态链。同时,搭建以高校、社区为主的创业孵化平台,厚培土壤打造“创客天堂”。
平台支持
重庆工商大学学生吴岩在快毕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
在校期间,他一直在进行APP研发。毕业后,他和团队原本打算继续研发,没想到却四处碰壁。
“找不到相关的创新平台和创业项目。”吴岩一直为此揪心,直到他进入了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
“在园区,有优惠支持,有培训支持,更重要的是有创新创业氛围,让我们不再孤军作战。”吴岩决定把“家”安在这里。
2015年6月,吴岩大学毕业,和团队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
彼时,南岸区正以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核心,全方位打造创客创新中心,带动全区创客发展。
不少像吴岩一样的创客,都在这里圆了创新创业的梦想。
“创新创业的核心在平台。当前,南岸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创客们提供了产业基础和对接链条。”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说。
这种创新创业的氛围,感染了许多企业和个体。
2015年10月,国内首家“互联网+创业”的O2O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关村“创客天下”入驻南坪商圈。
“‘创客天下的进入将为重庆企业提供完善的智能、技术、信息、资本支持。”一家正打算入驻的文宣网推公司负责人说。
南岸将通过与“创客天下”的合作,共同打造“中关村·重庆物联网创新创业基地”,为南岸创新创业带来新高潮。
平台延伸
2015年6月,南岸区首个社区微企孵化园在花园路街道海峡路社区开园。
这个面积约75平方米、窗明几净的空间,可以给5家企业提供独立的办公用房。
“太幸福了。”入驻微企孵化园的创客孙洪波说,之前公司每月的房屋租金是1500元,入驻孵化园之后,社区只收取每平方米10元的运行管理费,还提供了办公设备。
2015年,南岸区建立了10个社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让创新创业氛围延伸至基层。
除了社区,南岸区还积极利用辖区内的高校资源。
“研究型大学是创新生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即使他们不直接生产新产品或培育新产品。”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兼CEO杰里·雷曼说。
曾经,南岸区有关部门做过调研,发现南岸区的4所高校和数家科研机构因没有合理的转化渠道,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10%。
为此,南岸区组建了协同创新联盟,帮助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
同时,南岸区还积极整合高校资源,将原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发展成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创园”“香樟林”3个集孵化、教育、实践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
2015年3月,重庆市江南高校就业创业联盟在重庆邮电大学成立,联盟整合了高校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南岸区,大学生创客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政策培育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栾学聪有一个创业梦,却难以找到承载这个梦想的土壤。
2012年,重庆正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这是一个绝佳的创业时机。”当时26岁的栾学聪嗅到了环保行业的商机。
于是,她注册成立了重庆学正环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但却为了办公场地伤透了脑筋。
“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办公楼太贵,普通的民居房改成办公室又显得很不正规。”栾学聪说。
举步维艰之时,栾学聪申请到了南岸区微企孵化园的入驻资格。
“入驻后可享受两年的租金减免,每月每平方米只需要缴纳10元的管理费,还配有2张办公桌、1台电脑等必备办公设施。”栾学聪说,这些优惠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同时,南岸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还为创业者们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大带小”等帮扶便利。
“孵化园里不会有眼泪。”在各项政策扶持下,栾学聪的公司已经渐入佳境。
早在2014年10月,南岸区出台《南岸区小微企业扶持办法》,从微企的创业补助、场所租金、代理记账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项补助,几乎涵盖小微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除资金支持外,南岸区还探索出一套自己的特色机制,为培育创业创新提供了健康的“土壤”。
采用“宽进”与“帮扶”结合机制,帮助小微企业实现准入,提高企业成活率和创业稳定率。
专门成立创业促就业工作协调机构,形成企业“联动”与“竞争”机制,引导公平竞争。
为小微企业牵线搭桥,通过外“搭平台”与内“强素质”相结合机制,搭建“以大带小”企业对接平台。
…………
万众创新
湖北人王琪瑜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在重庆的这些年,他爱上了重庆小面。
小面吃得多,问题也来了。
“重庆大多数餐饮店都在使用外包的消毒餐具,但唯独面馆还是手洗餐具。”王琪瑜学习的是自动化专业,他想发明一种洗碗机,既减少面馆的成本,又能保证卫生安全。
为此,在学校读书期间,王琪瑜和同学合作发明了自动洗碗机。
洗碗机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程序——只需把碗放在机器上,即可完成浸泡、冲洗、消毒等6道工序。
“洗碗自动化解决了,但我很快发现这需要很大的耗水量。”王琪瑜犯了愁,他多次试验,依旧没能解决这个难题。
偶然间,三峡大坝的水闸设计让他灵光一闪。
“就是这个原理啊!”王琪瑜模仿三峡大坝,设计了一套水循环系统,改进后的洗碗机成功降低了耗水量。
目前,王琪瑜成立的小辣椒消毒服务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创业头一年的营业额就突破了100万元。
王琪瑜这样的年轻人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南岸区创新创业氛围的影响。
在南岸区创业的重庆师范大学学子丁奕然创新发明魔清水处理获“盐商杯”创业大赛冠军、全国创业大赛二等奖。
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淘会场和药智网,均荣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重庆市首届重创大赛企业组三等奖。
…………
如今,南岸的创新创业活力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