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多校划片”要因地制宜
2016-05-14
今年2月,中国教育部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两会上,这一话题引起关注。3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针对“多校划片”引发的争议回答称,教育部仅是“建议推广,到底怎么办由全国老百姓说了算。无论单校划片、还是多校划片,都是为了家长们满意。”。
这是对“多校划片”操作务实的回答。此前,针对“多校划片”,媒体炒作的是“学区房”可能“白买了”,老百姓以为所有地区都“—刀切”实行“多校划片”,包括单校划片已经实行得很好的地区。而其实,教育郭有关“多校划片”的政策,只是针对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择校热很严重的地区,而不是全面打乱现在的就近入学格局。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在实行划片入学时,不是由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单方面决策,而需要就如何划片,划片之后片区内的学校如何招生,广泛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并接受居民监督。也就是说,实施“多校划片”政策,要因地制宜,民主决策。
“多校划片”政策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这给人的感觉,就是想遏制“学区房”热,让居民因上学的不确定性而打消购买学区房的打算——你买了房,但不一定能进自己希望进的学校。这种做法,多少令一些居民感觉不爽——政府应该通过义务教育均衡来消除家长对热门学区的追逐,而不能靠这种具有较强博弈色彩的措施。而且,如果多校划片之后,学区与学区之间,或者学区内部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办学质量、条件差异,那家长的择校冲动还是无法遏制,还是会择学区,而学区内的优质学校入学,虽要求实行电脑摇号,也可极有可能依旧存在权势交易。另外,家长择校毕竟是“下游”,义务教育不均衡,则是“上游”,假如堵住了下游,却不治理上游,结果会绝提,择校可能更乱。所以,不能如此简单理解“多校划片”政策,而必须把多校划片和义务教育均衡充分结合起来。
教育部长袁贵仁称,多校划片是各地探索解决单校划片还不能满足周边家庭需求的举措之一,“不是一个长远的举措”,“最终要靠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笔者理解,就近入学,最终还是单校划片就近入学,多校划片只是权宜之计——一是存在划片的争议,二是片区内的择校也令人疼痛,而要从多校划片最终实现单校划片,这就取决于在实行多校划片的同时,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尽力缩小学区与学区之间、学区内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差异,否则,即便多校划片可以提高就近入学率,可是,并不能提高居民对义务教育均衡的满意度。
而要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就需要推进深入的教育管理改革,引入民主管理。首先,我国各地应积极探索建立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本地区的教育拨款预算,并监督政府部门依据预算拨款,这可促进政府部门改变原有的“锦上添花”的资源配置模式,切实从均衡角度来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客观而言,虽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推进均衡是各地政府的首要责任,可是,不落实均衡责任的地方政府还是存在。这和教育拨款权就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公众的参与度不够有关。
其次,在学区内,应成立学区教育委员会,实行学区制治理,学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可由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校长代表、教师代表、居民代表、社会人士共同组成,负责学区教育发展战略制订,并监督学校办学。如果能实行这样的治理,那多校划片的决策,就可由学区教育委员会进行,在决策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而不会发生“一刀切”、“一哄而上”的行政治理老问题;而在片区内的优质学校招生时,也引入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家长委员会)监督,这使电脑摇号完全公开、透明,避免任何暗箱操作;更进一步,在实行多校划片的同时,资源配置方式全面调整,如此,就既治理了家长选择学校、学区的“下游”,也疏通了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上游”,才能全面、彻底解决择校热这一老大难问题,办真正令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