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鳌看中国经济
2016-05-14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在经济转型升级、从中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都会遭遇传统经济减量、新兴经济转换的阵痛。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于3月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
“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面临不少困难,但也出现很多积极变化。
这是两组对比鲜明的数据:今年头两个月,中国出口负增长,工业增速继续回落。但稳增长的关键——固定资产投资前两月增速出现了自去年以来的首次反弹,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增长四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预期目标,流动性支持较为充裕;服务业增速快于工业2.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速快于工业3.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总的看,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李克强总理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并出现新的积极变化。
经济像动车运行一样,经济发展首先要保持平稳运行、安全运行。李克强表示,几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提出区间调控的新方式,把稳物价作为上限,把保就业作为下限。这一区间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6.5%-7%,这也是一个新的区间,这样做使增长目标富有一定弹性。因为我们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短期小幅波动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会因小幅波动而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市场运行的规律去操作。但是,一旦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会果断采取综合性措施,来防止失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演讲回应了一些人对中国经济的忧虑,从看整体、看走势、看长远三个方面强调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而且释放出我们还有防止经济失速的政策储备的明确信号,让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主任王军说。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在经济转型升级、从中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都会遭遇传统经济减量、新兴经济转换的阵痛。
在直面转型困难的同时,更要看到经济的积极力量正加快生长。消费方面,发展享受型商品消费增速明显快于整个消费增速,全国电影市场票房2月份跃居全球第一;投资方面,前两月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同比提高了0.5和0.4个百分点。
德勤有限公司全球主席柯睿尚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强劲的国内消费以及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将大大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增长。
“中国经济能够稳住。大家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的决策者、企业家和老百姓,相信中国经济能够成为这一轮全球经济调整的‘定海神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说。
三方面看待中国经济
李克强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经济在结构优化调整的转型期,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走势出现分化,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各方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看法有差异是难免的。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李克强指出,看中国经济,一看整体,二看走势,三看长远。
一是看整体。李克强表示,去年中国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就一个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而言,能达到6.9%的增速,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而且又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的。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而且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我们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的政策效应所显现的成果,正在不断的累积。
二是看走势。李克强表示,据统计,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而且居民收入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今年1-2月就业形势依然稳定,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1%左右,和去年基本持平。在这个过程当中,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内需持续扩大,消费仍然是两位数增长。消费和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能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这标志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改善。
三是要看长远。李克强认为,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收入仍然在世界的中后位,它本身是差距也是潜力,尤其在中国的中西部还有巨大的回旋空间和余地。中国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内需有空间,发展有韧性,创新有手段。所以说,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李克强同时指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只有在开放中发展,经济才有更广阔的创新和发展空间。李克强说,一些国际机构纷纷在下调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说明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和冲击,不可低估。同时,李克强指出,国内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持续下行压力较大,尤其是中国正在经历转型升级过程当中,经济必然不可避免地遇到阵痛,尤其是一些重化工行业的企业经营困难。我们不回避困难,这本身表明我们有信心,我们也知道问题症结所在,我们也有手段,为此我们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注重推动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的看,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李克强说。
中国企业应避免盲目“走出去”
步入2016年,中国各大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奔赴全球收购,截至3月18日,中国已公告153笔外向并购,合计总额达1027亿美元,仅次于2015年全年的1075亿美元。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3月24日在博鳌论坛上表示,目前国际资本流动异常活跃,在此情况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直接对外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也要防止风险聚集,避免盲目“走出去”。
在博鳌论坛“亚洲资本的全球化”分论坛上,赖小民表示,中国企业能够参与国际资本分工,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非常好,这种资本流动能够带来经济增长,但在目前国际资本流动异常活跃的情况下,也需要注意风险集聚这一重要问题。赖小民指出,自2009年至今,随着改革力度加大,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直接对外投资阶段,国家引导的同时,企业也有愿望“走出去”,对外投资,这其中有很成功的案例,当然也有失败的。
“资金‘走出去也好,‘引进来也好,量在增加,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建立跨境资本监管、国际合作至关重要”,赖小民表示,现在很多“走出去”带有一些盲目性,特别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往往面临很多风险,如政治、宗教、文化、价值观乃至国别风险,此外还有项目本身风险,各种风险不断显现,因此不论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外国企业“走进来”,都应加强监管,尤其是国际资本的跨境监管。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金融资,而是如何实现将技术与资本结合起来,通过优化技术实现市场份额占有。以中国华融为例,赖小民表示,集团一直在推行国际化业务,希望与有较大影响力的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将这些国际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技术与中国华融在国内的市场、人脉和资金结合,共同开辟中国资产管理市场。
打造发展与合作共同体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来自亚洲各国的参会代表普遍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不少挑战。但亚洲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圈之一,而且发展势头还远未停止。
亚洲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过中坚作用,这两年遇到一些困难,有的遭受到汇率大幅波动、资本严重外流等冲击,有的经济增速还出现负增长。但世界经济复苏,需要亚洲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大会上所说,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者。亚洲各国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迎来光明的前景。
“如果把亚洲经济比作一辆高速列车,中国就是车头。”中国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说,中国要将自身发展好,让周边国家乘上发展的“顺风车”。其他“车厢”也要共同前进才能跑得更快,尽管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文化习俗各不相同,但要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共同机遇。
来自东南亚的参会代表表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就是亚洲国家加强合作的好载体。通过在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将让亚洲各国合作共赢,共享融合发展的红利。
“筹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两大倡议值得特别关注。这是要在经济金融和文化文明两个层面,促进亚洲融合发展,将成为亚洲国家下一步开展务实合作的两个重要‘抓手。”王军说。
当前,一些亚洲新兴国家面临债务率较高的问题,特别是油价下跌使得一些国家财政状况恶化。王军分析认为,为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通过搭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的平台进行沟通协调,以免出现金融动荡,也有利于加强亚洲作为整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
“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驱动器,它自身的能量可以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美国六旗集团全球总裁约翰·奥德姆说,“我们看好这个机遇,所以来到中国市场投资,这就是‘中国式共享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