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16-05-14吴云

关键词:和而不同哲学思想

吴云

摘 要: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富有深刻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音乐作品并不少见。但在数以万计的作品中,朱践耳的五重奏《和》是独树一帜的,它的诞生,一改往日单线条的音乐思维,对中国乐坛注入了一股新的音乐创作视角和思想风潮。其创作者朱践耳以独特的视角、以更广阔的视野和人文情怀,将对立统一的多元素融合于这部作品中。这种多元素,包括不同时空下的多元素,也包括同一时空下的多元素,这种纵向、横向的音乐思维和创作视角,无不体现着他“和而不同”的朴素辩证思想。这部作品开启了中国乐坛现代音乐全新的创作视角和理念,对作曲界、音乐学界、美学界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和而不同;音乐美学思想;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083-03

朱践耳是我国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多产作曲家之一。其创作领域涵盖管弦乐曲、民乐合奏、钢琴曲、器乐重奏等,此外还创作了声乐歌曲,如无伴奏合唱、独唱曲等,更对电影加以配乐,可见其创作领域的多面性。然而在其众多的作品中,五重奏《和》是最标新立异、新颖独特、令人印象深刻的。这部作品创作于1992年10月。其特殊意义,并不仅是因为这部作品较为新颖独特的创作手法,更重要的是在作品背后所深藏着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哲学含义。想必在创作最初,朱践耳并不仅仅是从一个作曲家的角度进行创作的。这部作品,之所以能以高深的音乐美学思想——“和”“中和”“谐和”作为其内在深意,表达“世界大同”的观念,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创作者是一个哲学家、音乐美学家的缘故,他认为 “和”的本质在于“和而不同”。

音乐美学是我国音乐史中的重要课题,它始于西周末年、春秋战国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文化积淀。在漫长的音乐美学发展史上,对“和”的辩论从未停息。西周周太史从朴素辩证法角度,就世界的起源问题,认为正因为事物之间的不同,才促成了事物的发展和前进,不同,是其得以继续发展的动力。他认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音乐领域,他主张只有不同高低、不同强弱、不同长短、不同音色、不同风格等等诸多的不同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相互协调至和谐,才能生成美妙的音乐,若是千篇一律,便会觉得索然无味。这是我国关于音乐美学的最早的释义。在周太史之后,春秋时期的晏婴认为音乐之美存在于构成音乐的诸多不同的要素内部,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已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急徐、已相济也”,{1}这些相互不同的诸要素间,有一种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和”。他认为,其中每一种元素的运用及其比例都是相当讲究的,强调一分一毫的增减都会失去其原有的和谐,肯定了诸要素间彼此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我国儒学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和”是对音乐的一种审美,他认为的“和”,是在对前人的“音乐谐和论”的基础上的延续和总结,不仅具有传承意义,更具有概括意味。除此之外,他还主张“和而不同”,这一哲理思想在音乐上的体现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认为情感要通过音乐作适度表达、有所节制地表达,以达到一种“中和”的状态。

阮籍在《乐论》中也提到了“和”的概念作为乐的自然本质属性。阮籍认为“乐者乐也”——要求音乐必须以健康向上的愉悦快乐的情感体验为特征,主张“以‘和为美”“以‘乐为情”。他的音乐思想不是超越伦理教化的自然美学观,也并非具有纯粹美学的倾向。只是儒道两家的巧妙结合——使得传统儒家思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道家面纱而已,其目的仍然是——礼乐教化。

可见,以“中和”——“淡和”为审美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在当时的观念中,听觉的和谐必须以乐音的和谐为先决条件,审美的和谐是在音心对应的关系中实现的。同时,乐音的和谐必须以乐器制造工艺和乐律学的设计制度为基础的,这个正是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中独特的地方。所谓“声以和乐,律以平声”“乐从和,和从平”(伶州鸠),认为乐音的和谐是要通过“平”(相异乐音之间的和谐)来实现。基于“和”的思维模式,出现了“声和——心和——人和——政和”这样一种音乐审美评价。而现代音乐作曲家,则更注重其“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朱践耳发现,早在公元前8世纪,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3}的论点,“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指出这就是“和而不同”的观点。“同”是相同的、单一的,也就是无矛盾的,“和”是多元的、是多种元素的综合、多个矛盾体的统一。单一、同一的东西是难以为继的,人类、万物、世界都是阴阳并济,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就以当今社会的发展而言,也是如此。矛盾是使事物发展、进化的根源,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不断进步的。如果没有了矛盾,任何事物都会静止不前。朱践耳正是深刻体会到我国传统思想“和”的深意,才创作出了这首《和》。朱践耳发现,“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是指一个旋律本身应有强弱起伏变化,同时也指出各种乐器同时演奏时,也应有高下、出入、周疏的不同。他认为,大家都奏同一旋律,并不是好听的,是不能满足人们艺术欣赏要求的。朱践耳又从《老残游记》{4}中发现了对“和”的相近含义。朱践耳指出了“和而不同”之“不同”的广度和深度,并注入现代感,在其作品《和》中,就足以见其这一点。

在五重奏《和》中,朱践耳运用了我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5个民族——瑶族、拉祜族、苗族、哈尼族、彝族音乐的5种调式,作为5个声部5个乐器——竹笛、筝、低音提琴、云锣、二胡的调式安排。

瑶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先秦古籍《山海经》就有盘瓠神话的原始记录。除盘瓠神话外,反映本民族远古社会生活的神话,还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子妹造人民》等。瑶族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苗族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在选用乐器方面,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经过气流振动发出清脆、明亮、婉转动听的声音,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古人谓“荡涤之声”。筝是中国拨奏弦鸣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于今陕西省,传统筝以五声音阶定弦。低音提琴在弦乐器中形体较大,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表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部分音质纤弱动人,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的低音声部,多充当伴奏角色,极少用于独奏。云锣是蒙古、满、纳西、白、彝、藏、汉等民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民间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

选用这5个民族的调式,5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器,显然是有其用意的。他恰恰以这5个民族的调式,5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器来体现“和而不同”之“不同”,又在乐曲调式、调性、结构、旋律素材等方面做到了“和而不同”,似乎在向世人传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的、对“和而不同”的美好释义。

1996年,朱践耳在出席“法国电台国际音乐节”时,将这部作品带到了法国巴黎,前往巴黎参加此次音乐节的各国作曲家和演出团队,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参加此次音乐节的都是来自全世界各地颇有声望的音乐家,他们代表了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此次演出,不同于国内的演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演出。朱践耳将五重奏《和》展现在这一国际性的舞台上,既是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作曲界的创作风潮,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和”文化。

朱践耳五重奏作品《和》,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调式、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个性等表层的形式上的不同融合到一起,探寻其结构上、本质上、内在逻辑上的统一性,将古、今、中、外的思维、技法、观念相融合,既发扬传统,又超越传统;既取法现代,又超越现代,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体现了自我与外界的交融,使音乐超脱了各民族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也超脱了作曲家自己的生活方式,将“各美其美”体现在这部作品中,呼吁众人要走出狭隘的自我认同,走到“外面的世界”,欣赏和感受另一种美,“美人之美”,也透露出朱践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和憧憬。自这部作品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和而不同”的思潮,尤其在作曲界兴起了新的创作理念和思维,使得全国上下的现代音乐创作进入了新的时期。与此同时,这部作品更为音乐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这部作品在音乐史上,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颇高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注 释:

{1}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一气,指空气,指声音需要用气来发声;二体,指文体和武体,指形体舞蹈动作来配合声音;三类,指孔子《诗经》的风、雅、颂;四类,指用四方之物做成的乐器;五声,指宫、商、角、徵、羽音;六律,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七音,在五音基础上再加变宫和变徵;八风,指八方之风;九歌,指金、木、水、火、土、谷、正德、利用、厚生。

{2}《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关雎》的一段话。孔子认为,所有文艺作品、艺术体裁要在理智的控制下,适度地表达情感,不可过度放纵情感。

{3}西周末年的太史史伯阳父是思想家、哲学家,他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他主张世间万物生长繁衍,皆立足“和而不同”。

{4}清末刘鹗所作的中篇小说,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除了内容上的讽刺清朝官员腐败昏庸外,有明显的蜕旧变新的哲学思想。

{5}1990年12月,日本社会学家中根千枝与乔健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为费孝通80岁寿辰祝寿时,费孝通在作“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演讲时说的一句话。

参考文献: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张前,王次照.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3〕朱践耳.和而不同——五重奏《和》创作札记[J].上海:音乐艺术,1995,(1).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5〕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孙星辉.音乐美学之始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7〕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8〕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9〕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10〕田广清.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哲学思想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领袖背后的经营哲学思想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春秋时期政治变革中的哲学思想
商鞅军事哲学思想简论
《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