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
2016-05-14刘小丹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习近平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学术界日益高度关注的理论焦点。当前,学术界一些研究者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内容、特征以及价值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开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33-02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同志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着眼于推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论断,进一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当前,学术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如下:
一、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学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着手。第一,从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出发,通过对习近平自身成长发展的人生轨迹,即个人具体的社会实践,来探究其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阮朝辉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萌芽于陕北农村的七年知青经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步于任正定县到福州领导期间,发展成型于任福建、浙江、上海领导期间,理论丰富与深化拓展于任国家领导人之后;是一个‘试验—生态—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话语演进递升进程。”[1]周光迅和周明进一步概括为,“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思想形成阶段;把生态保护上升为一种全民意识,理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并把发展生态思想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和基础视为思想发展阶段。”[2]第二,多数学者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来源主要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面临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研究。王磊、肖安宝认为,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文化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汲取借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对西方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三,就习近平主政的某一特定时期,来分析其主要生态文明思想内容的形成与发展。李德栓认为“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期对生态文化的理论和现实思考,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生态文化的缺失,提出了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价值观,提出建设生态文化的战略任务,要建设生态文化,习近平认为必须增进生态文化认识,明确生态文化价值标准,做好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期打算。”[3]
二、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的研究
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的研究,虽有侧重不同,但主要内容大体一致,区别主要是表述方式不同。一是将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进行综合分析并加以整理形成。刘海霞、王宗礼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厚道发展观;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以“生态红线”为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4]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来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张硕,高九江指出,“讲话彰显了生态思维的原则精神、‘生命共同体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环境生产力的观点赋予生产力新的内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党的宗旨和公平正义的要求;满足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5]三是从观念、经济、制度和社会四个层面系统地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从中也点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周光迅,周明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定义为四个层面,即“观念层面:牢固树立生态理念,经济层面: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制度建设层面:落实强化法治,社会层面:强调生态是最大的民生。”[6]刘浚,赵淑妮又进一步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定义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的生态政治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经济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和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生态法制观[7]。
三、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点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恶化没有根本扭转,一些问题显得很突出,人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提升,面对这些问题,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思想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有学者从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战略思想、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中,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植根现实、把握本质和注重执行的特点。具体而言: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思考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现实关注,从具体的、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着手,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这体现了其思想的植根现实的特点;科学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构成原因和表现的多元性,深刻地把握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性因素,提出要遵循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自我演化的规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强化制度治理,抓住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这体现了其思想的把握本质性;深刻指出制度执行力、治理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文明建设也不例外,强化生态责任追究,划定生态红线,这体现了其思想的注重执行性[8]。有学者从哲学角度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体现的哲学特征,即思想形成发展体现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相同统一、思想内容体现的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统一、学术研究发展体现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同统一[9]。也有学者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真挚的人民情怀和鲜明的民族风格”[10]等特点。
四、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价值的研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很强的学术和实践价值。学者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价值的研究主要从学术理论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进行探究,主要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从学术理论视角上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运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升华;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执政理念的创新和拓展;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积极探索。二是从实践层面上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切实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等。
综上分析,学术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益指导。当然,目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多数研究主要从分析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对生态文明建设讲话来提炼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视角多是从哲学角度出发,跨学科研究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同时研究内容多以思想来源、时代背景、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及价值来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部分观点重复,缺乏系统性的归纳总结。这些不足,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实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广度、深度有效把握,共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共建“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阮朝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的历程[J].前沿,2015(2)
[2]周光迅,周明.习近平生态思想初探[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4)
[3]李德栓.略论习近平的生态文化思想[J].渤海大学学报,2015(4)
[4]刘海霞,王宗礼.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5(3)
[5]张硕,高九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探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5(2)
[6]周光迅,周明.习近平生态思想初探[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4)
[7]刘浚,赵淑妮.论习近平的生态观[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湖科学版),2015(7)
[8]刘建伟.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蕴含的四大思维[J].求实,2015(4)
[9]江丹,任重.习近平生态观的哲学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16(1)
[10]李玉峰.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略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
作者简介:刘小丹(1987—),女,重庆梁平人,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