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视觉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王静一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可视性视觉元素图表

王静一

摘 要:本文主要是阐述视觉元素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分析如何去平衡视觉元素与文字之间的平衡。研究的目的是帮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视觉元素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视觉元素;可视性;图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228-01

视觉素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自人类文明开始,有关视觉的表达就被当作沟通的必要技巧,怎样才能“看”得更好,就是通过视觉基本要素理解形象的意义和成分的能力。国内视觉素养的培养的研究已经逐渐得到了重视,现代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都极大得运用了视觉元素。

一、视觉素养的含义

通常来讲,视觉素养已经被定义为视觉阅读的能力。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属性,这种属性是通过获得一系列被用于阅读视觉形式的准则而发展的。国际视觉素养协会——一个致力于视觉素养材料的调查、研究和出版的组织,用Fransecky和Debes著作中的以下摘要把视觉素养定义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在看的同时拥有和整合其他感官体验来开发其群视觉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对于正常的人类学习来说是基本的。当其发展成熟时,他们允许一个视觉素养的人对其在环境中遇到的天然或是人工的视觉行为、对象、和/或者符号加以辨别和解释。通过对这些能力的创造性使用,我们得以与别人交流。通过对这些能力的赏识性使用,我们得以对视觉沟通的杰作加以理解和欣赏。” [1]

在很多情况下,视觉效果是被用来代替语言,因此他们以视觉形式交流这些信息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阐明对这些视觉形象理解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对代表元素和符号的解释能力。就像Cunliffe(1992)在一次对表达性图像的阅读讨论中建议的,一个视觉素养的人有“对符号的应用知识”并且能够区分视觉的微妙之处。为了与21世纪的学生相关,成为视觉素养人所需要的那些技能在实践中需要被意识到,相对于视觉世界,则不仅在学科背景下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被意识到。

根据Kintgen(1988),视觉素养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符号学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提供对于视觉世界的意义,同样允许人们运用这些系统进行有效的沟通。符号学这个词来源于语言学和人类学领域。符号学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书面或者口头语言的另一表达方式。符号学是对那些代表书面语言的标志和符号的系统性的研究,例如,一个路标就是通过普遍认可的符号来表达道路规则的。根据Raney(1999)的说法,对于图片和话语相类似的声称就相当于说视觉素养通常就是对视觉世界的观看和理解,而不是基于权威的知识构架对图片所进行的理解。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对于视觉材料的理解能力,就想我们在纪律内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样。

也有视觉素养的自主模型,通常运用这个词来理解视觉世界就像Kress和van Leeuwen(1996)所声称“视觉素养将成为职场的一种生存”,视觉信息技术是盛行的。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承认,在21世纪电子学习的多媒体世界,学生“需要能够批判性的思考,处理视觉信息并能够对其意义进行深刻的理解”,例如Rakes,1999,这样认为,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拥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去做这个,这项技能是需要教导和练习的。

二、视觉元素在教学中的平衡运用

在 在高等教育课程中还存在很多是不规范的地方,因为在小学或中学的教育中,用来教同一学科的课程材料可以是千变万化。这种材料用于教的教学方法往往依靠每个学者的经验, 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知识和理解作为采用作为他们自己的适合材料。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教或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鹰和沙阿(2007)认为,“大多数教师在高等教育最初采用的教学风格首先是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其次是他们认为对自己的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其结果是坏习惯可持续多年,尤其是在视觉材料的使用,这通常被视为是附庸甚至表面上的演讲。本文重点介绍视觉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和平衡,这将是今后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会被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视觉材料例如图表,图案等是很好的并且简便的教学手段。

说到艺术和设计,Feinstein (1982)建议道,为了呈现一个绘画般的图像,一个人必须拥有“一些视觉符号系统的知识,如它的词汇、概念、习俗和一些使用艺术材料的技术性的技能”。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结合。艺术和设计教育者的一个角色就是教授阅读视觉图像的技巧和知识。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方法就是减少所提及的视觉图像的复杂性,同时还要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学生需要被教授一些规范性的语言用于对视觉例子的描述,同时要开发他们自己的解释和理解。学习从来不会在真空中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就会起到作用。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在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和他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这两者之间作更多的联系。

三、视觉元素的平衡运用

作为一个教育者,学会如何将适合的视觉元素传达给学生,如何将不适合的去除掉将是很重要的技巧,常特别是是否使用视觉的结合,口头或书面的指令或简单的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自1960以来,探索式学习已得到广泛推广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奥苏伯尔1961;布鲁纳,1966信度,1966;维特罗克, 1966)。探索式学习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搜索是有益的 学习。教师在学生需要学习建议时才进行干预,在探索式学习中学习技术知识建构应该积极倡导而不是知识的被接收(Sweller 1999;图奥维宁Sweller 1999)。 Sweller (1988)提出“做中学”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一种主要与视觉图式获得的认知过程无关的理念。 架构或信息网络组成 概念分层网络中的低阶或知识的基石于 不太复杂的信息单位的高阶或更复杂的信息单位是相关联的。

认知对有经验的学习者,Kalyuga,钱德勒和Sweller(1998)研究发现没有文字解释的图例是可以理解的,更多的专家通过学习以前的知识材料,消除多余的文字,而通过集成图表的这样的视觉元素方式减少认知负荷。冗长的文字为主的教学方式将被淘汰,因为文字信息在表达和理解上很容易出错或失真,另外因文字语言的的不同往往容易造成交流障碍,并且其信息容量也远不如图形,文字信息的信息容量仅是图形的百分之十。

这样的情况往往很多出现在例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上。例如在平面设计上,现代的平面设计中常常会汲取传统的文化元素,转变为一种图案形式,从而传达给观者一种文化信息。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这就是最早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记忆,是一种知识图形,它们多样但格调统一,在发展演变中无形中会形成一道脉络,现代设计者只要提炼这一脉络,就是将记忆重组,重新形成一种视觉元素,以崭新的图案形式表达。图形是传播信息的形象简语;图形是最易识别和记忆的信息载体;图形是超越国度、民族之间语言障碍的世界通用语言;图形因具有丰富的可视性而成为极具吸引力的信息媒介;图形语言是最具准确性的信息投射形式;图形具有直观展示事实的表现优势,使之成为最具说明性和说服力的语言形式;图形是大众传播中最具有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浸透力量的信息传导形式;图形可以成为与观众心灵直接沟通的感应式语言形式。

四、结语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验以提升他们的视觉素养技能,从而使得视觉信息能够被准确的阅读和理解,因为有种说法是图片“在记录、传输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的功能已经超越了文本” (Blystone, 1992)。在高校教学中,教师除了提高讲解的能力,更需要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技巧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例如视觉元素的应用。这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当然对于具有视觉素养的学生可能确实如此,但是,有很多学生不是主要的视觉学者,他们认为,那些仅以视觉形式呈现的信息是极其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因此在研究界已经展开更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蔡雯.美国报纸“重新设计”探析[J].传媒观察,2006(07).

[2]张倩苇.视觉素养教育: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2(03).

[3]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

猜你喜欢

可视性视觉元素图表
品牌包装设计的视觉要素建构探析
探析“苏式”景观设计师养成
现代展示场景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营造互动学习氛围,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