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张迁碑》的艺术风格

2016-05-14高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

高远

摘 要:通过对《张迁碑》的结字风格特点、结构布局风格特点的归纳分析,叙述了《张迁碑》的艺术风格及其特征表现,在此基础上浅谈实践中《张迁碑》艺术风格的体现。

关键词:隶书;张迁碑;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129-01

《张迁碑》全称《汉故毂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 张迁碑》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碑阳隶书镌刻的是宣扬张迁和祖先同执毂城时的政绩,碑阴刻捐资者姓名与所捐钱数。张迁碑高九尺五寸,宽三尺二寸,共十六行,满行四十二字。碑阴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三行。书法朴厚劲秀,方整多变,碑阴尤为酣畅。

一、《张迁碑》结字风格特点

1.纵而不肆,遒丽骏发以波、磔取势,左右开张。这在以圆笔为主的汉隶结字中体现十分突出,但《张迁碑》的波、磔故意用“敛笔”,使字体纵而不肆。尽管有波势,但没有夸张的向左右伸延,而是欲放纵却又故意将笔敛回,碑中的“君”字,上面横画,只造成方形磔尾,也不放纵夸张,下面的“口”字较小,这种纵而不肆又不呼应,体现了遒丽骏发之气。《张迁碑》历来被誉为汉碑中稚拙古朴、风格雄强的典型。此碑用笔,入以方笔,出以铺毫,以方为主,方圆兼备,被尊为方笔典范。

2.疏密得当,敧正相生。《张迁碑》或上密重而下疏轻,似重心不稳而以雄强之笔力、巧妙之笔画化险为夷;或左右敛放自如、高低错落有致;或斜正相生,稳中求变,险象环生,例如:“性”字,左旁的竖心旁结体紧密,右旁的“生”,却结体疏阔,而且相当歪斜,一般认为是主画的最后一长横,却在竖画的左边长,行笔到竖画之右,竟没有取放纵之势而是用了敛笔,写得与上面两横等齐。然而,就在这紧密、疏阔的矛盾中,体现了敧正相生之妙。

二、《张迁碑》结构布局风格特点

1.扁平匀称,端庄大方。此碑在体态上多取横势,字形以扁平为主,同时以长、方形结体为辅,风貌古朴自然。在横向上比较开张,纵向上则较为收敛,而长和方的体态则是根据笔划的繁简而产生的,在整体布局上,起着协调变化的作用。

2.错综揖让,富于生动。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形成的关系非常谐和,讲究相互交错穿插,使每个部分都成为具有生命力的个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变化极为丰富。

3.布局复杂,对比强烈。在《张迁碑》中,线条的粗细对比非常地醒目强烈;且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线条之间的穿插组合,使得《张迁碑》中的空间分割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对比也就异常地强烈。它有多种形式存在;如“兴”字的左右对称;“为”字的上紧下松,“善”字的上松下紧,“铭”字的左疏右密,“勋”字的左密右疏等。

三、实践中《张迁碑》艺术风格的体现

《张迁碑》包含了汉隶中的众多美的因素,为汉碑中的精品,为雄浑、古朴书风的圭臬。在实践中应如何表现出它古雅的意境和雄浑的韵味呢?以下则为我在实践中的具体体会:

1.裹锋笔法的运用。运用裹锋笔法,可以造就出点画的古朴感,这是由于用裹锋可书写出表面不光滑的笔画,而这种不光滑类似石花的形态恰好与碑石中的自然损泐相吻合,从而显得古朴自然,具有金石气息。另外,裹锋笔法的运用容易造就出沉稳、遒劲具有立体感的点画,表现出金石感强劲的力度。

2.方形的表现。《张迁碑》字形的最大特点就是方。无论在用笔还是结体上,“方”的特点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用笔之“方”和结体之“方”的紧密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粗犷朴拙的笔意和方整峻拔的字势。用笔之“方”即是要求在点画的起收处呈现出不规则的方形,结体之“方”则是要求在笔画间的衔接转折处,在字的构件和整个字的构形上表现出方的形态。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只注重“方”,而忽略了“圆”,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在厚重中显现出灵活。

3.朴拙、简洁的点画。《张迁碑》所呈现出的古朴,与其朴拙、简洁的点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用笔时,应减少波磔,以短粗、平直为主,做到直中有曲,筋骨内含,画短意长。不以点画的灵动媚人,而是以朴质、雄强质感的点画和方整峻拔的体势,来表现字形整体的浑厚和质朴的神采。

4.布白上黑白张力的对比变化。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注意点画的“黑”,同样应多观察被点画分割所形成的“白”。要使这些“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大小,以形成布白间的张力变化,使造就这些布白的点画具有强烈的动势,从而使整个字显得不呆板,富有生机。

四、结语

《张迁碑》为方拙朴茂,峻抒凌厉的代表。由于在笔法方面与同期汉碑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后世对其笔法往往大加诋詈: “其字颇精,惜摹不工,全无笔法,阴尤不堪。”(清万经语)所谓“全无笔法”是指《张迁碑》不合汉碑蚕头雁尾,左规右矩之旨。事实上,《张迁碑》笔法在隶变趋于终结的东汉晚期出现,已具有楷隶之变的超前意义,其用笔开魏晋风气,是楷化的滥觞。

参考文献:

[1]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冷望高.汉代张迁碑笔法详解[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

[3]白砥.汉张迁碑及其笔法[M].杭州:西泠印社,2002.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略谈秦观闲适诗
水彩画赏析
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小森林》系列电影幽玄美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