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提问技巧分析
2016-05-14罗文广
罗文广
摘 要 电视记者在采访中需要通过对采访目标对象提问来了解相关情况,提问不仅可以获取到信息,同时也可以调节气氛和建立双方感情。而采访提问也有多种形式,开放式、封闭式或者引导式等。采访中同时要学会倾听、同情、专业和有计划,要充分针对实际情况做灵活应对。
关键词 广播电视;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8-0128-02
广播电视在内容采集上需要记者通过主动积极针对采访对象发问来获取到信息资料,而提问设计颇有讲究,需要充分做到有的放矢,获取到自身采访需要达到的目的与资料收集。其中蕴含着多种专业技巧,需要记者在临场发挥时灵活应用,这考验着记者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工作经验的提炼。
1 广播电视采访提问基本特性
1.1 有的放矢
提问需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要事先做好相关问题的基本了解,而后有的放矢地获取到自身所不知或者需要采访对象做代表说出的话。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胡乱提问,提问应该围绕主题进行有计划的设计。一般情况下,会在采访之前依据了解的情况做初步的采访问题设计,而后在面对采访对象状态和回复情况做灵活性问题选择,或者临场发挥,以采访对象所说信息内容做针对性的提问。但所有的提问都应该是有明确目的与实际可利用性的。
1.2 专业深入
提问并不是肤浅地询问在网络上都可以搜寻到的答案,更多的情况需要针对当下没有答案的问题做针对性的询问,同时借由采访对象的身份说出具有可信服的答复。有时候,提问的确是在当下无法找到明确答案,必须通过知情人作为采访对象做有效的提供;有时候,问题对于记者来说已经有一定答案,但是作为新闻的客观性,不能由记者说出,必须由专业人员或者与之相关的人员做代表说出,以表明信息的准确客观性。但总体情况上,提问不能肤浅,要充分反映受众的认识盲点,提供专业有价值的实用性信息内容。
1.3 沉默是金
在采访中,采访对象才是采访的主体,记者只是引导者,引导采访对象将有价值的信息回答出。作为记者要注意做好倾听者的角色,保持适当的沉默,不要说的太多而成为采访中的主体。要让采访对象充分发挥其专业身份的作用,说出更多专业而具有亮点的信息。记者话语过多会给采访对象一定压力感,要保持倾听者的角色,气势上不要压过采访对象,这样,采访对象会相对积极地表达,从而充分烘托出采访对象的主体位置。
1.4 同理心
在采访时,要能够充分地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避免过多的运用自身固有的感情观念去干涉对方或者驳斥对方,避免运用刺激性的语言激怒或者令采访对象感受到不友好。同时能够通过与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角度来挖掘采访对象角度所能感受到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挖掘采访对象的实际价值。如果表现出刺激不友好,往往会令采访对象拒绝回答,导致采访不能有效完成。
2 广播电视记者采访中提问的主要形式
2.1 引导式
引导式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记者的问题做一个指引,让采访对象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去回答。一般引导式的提问比较简单,会诱导采访对象配合采访工作的进行,避免艰涩难懂的问题导致采访对象的回避。尤其是在采访对象不知道回答什么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通过多个小问题做不断的铺垫来促使采访对象了解话题的主题与方向,而后再做深入的
回答。
2.2 开放式
开放式提问方式较为灵活,回答可以更为多样化,可以依据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做心理想法的反馈,不必要拘束具体的条例或者规范,有什么说什么。这种问题相对而言较为轻松,是采访对象完全可以回答的问题范围,不会超越采访对象的能力,由于采访对象有什么说什么,因此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或者信息。
2.3 封闭式
封闭式提问会限定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一般以“是否判断性”的结论为回复,会圈定采访对象对提问内容的认可或者否认。让采访对象更为直面问题,无法回避。一般该类问题都会涉及到采访对象不想承认或者不想回复的内容上,正由于采访对象不想直接说明,因此记者往往会直接、先发制人地提出,让采访对象直接面对,不可回避。这种提问会带有较强的压迫感,同时也会更为直接地获取到想要的信息,为接下来将展开的问题作铺垫与
准备。
3 广播电视记者采访提问的注意事项
在采访中,需要充分保持采访双方的友好氛围,尽可能的避免产生矛盾或者不配合的气氛。一般情况下,只有获得采访对象的配合,才能充分利用和获取到他身上的最多价值信息。而对于相反的信息,则需要通过他人再去做验证,最好不要对同一个采访对象收集所有的信息。一个采访对象只能代表他一方面的立场,而对于其他立场,往往容易产生驳斥的角度,因此容易引发矛盾,但是偶尔地运用驳斥理论也可以恰当的提升内容的可看性。
广播电视新闻虽然会有视听画面的结合,但是可以告知采访对象,对于不允许播报的内容可以剪辑掉,让采访对象更为放心的接受采访,调整好双方更为友好的氛围。而暗访的情况则较为例外,需要另当别论。一般情况下,建立友好的采访关系会更有利于采访工作的开展。
采访提问上要注重礼仪。对采访对象要尊重,避免运用污秽语言或者不礼貌的提问,同时要保证自身对对方的充分了解,尤其是身份特殊的采访对象,要尽可能的了解对方,这是起码的尊重,同时也是自身职业专业性的表现。
4 结束语
广播电视采访提问技巧一般是随着记者自身经验的丰富积累以及专业信息的摄取逐步增多的情况下慢慢形成,这种技巧与个人素养有密切关联性,需要不断的丰富自身内在,提升工作积极性与专
业性。
参考文献
[1]王亚娟.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150.
[2]邹继红.新闻记者采访的艺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5(9):163.
[3]董治全.记者采访提问技巧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