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民生新闻节目的选题方向与发展

2016-05-14黄武华

新媒体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发展

黄武华

摘 要 调查研究发现,在现阶段的电视领域内,民生新闻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电视节目,具有较高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各大电视台都纷纷开设民生新闻栏目。但是,在现阶段民生新闻节目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节目内容不够有深度、有一些负面话题存在等,制约了民生新闻节目效果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合理把握节目选题方向,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民生新闻;选题方向;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8-0113-02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充分重视,各地开始采取措施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央视也调整了《新闻联播》,将面向民生的走基层节目推了出来;各地方电视台也开始大力发展民生新闻节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选题报道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1 民生新闻节目选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1.1 选题倾向性和地区局限性

在城市之中,特别是中小城市,记者的视野比较有限,无法找到较好的素材,因此,部分记者没有明确民生新闻的概念,认为简单的问题类、曝光类新闻即为民生新闻,在问题角度集中了选题目光,在这样有色眼镜的制约作用下,选题方法存在着较强的倾向性,且地区局限性的存在,导致选择了较为狭窄的题材,增加了地方台民生新闻报道选题的难度。

1.2 传统新闻观念的作用

研究发现,传统新闻观念依然广泛存在于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思路中;主要体现在不能够以平视的角度来对生活中出现的人与事正确看待,心态不够平和,在对平民百姓进行报道时,不能够换位思考和采用民众视角,保持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样报道的亲和力就会受到很多的制约影响。如今经常看到一些报道,看待问题时,总是从记者角度出发,记者发现、记者希望等词句经常出现,这种报道方式将主观倾向给明显表达了出来,表达的客观性、生活性等得不到实现。部分民生新闻在报道中,不能够持续下去,有了开头,却没有了结果,问题性报道没有解决出现的问题,倒是有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出现。

2 新时期民生新闻节目的选题方向和发展

2.1 拓展视野,实现民生新闻的平民化

在民生新闻报道中,需要将平民百姓生活中的行为、意见、思想等作为考虑重点,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酸甜苦辣等呈现出来,缩短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只有将这一点切实做好,民生新闻的质量方可以得到提升。那么记者就需要将传统的问题倾向意识抛弃掉,增强个人观察力,在公民责任感的驱动下,对百姓实际生活科学的观察与真实的反映报道。在曝光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还有一些比较好的选题方向,包括社会公德、民事纠纷、消费打假等等;部分社会现象呈现出中性特点,记者不能够简单的妄下结论,而是要采访不同阶层的民众,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通过互相讨论和思考,确定问题性质。以某电视台制作的《小区健身器材遭破坏》这个民生新闻节目为例,将百姓事百姓谈的报道方式有机运用了过来,通过听取百姓的意见和想法,媒体方才得出结论,公德心十分重要,不能够损人利己等。实践研究表明,采取本种报道方式,可以丰富报道内容,同时增加信息覆盖面,吸引到更多的百姓,促使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得到显著

提升。

2.2 关注日常生活,服务百姓

为了促使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得到有效缩短,需要对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有机强化,而最佳载体则是民生新闻。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各种琐碎之事,如气象物价、家长里短、衣食住行等,这些题材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将其作为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因此,在民生新闻发展中,需要对市场物价及时关注,将天气变化信息告知给群众,每年两会期间,则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深入浅出地分析国家政策等,提升新闻有效性和实用性,这样方可以将受众最大限度地吸引过来,提升收视率。此外,要逐步实现民生新闻选题的本地化,如果本地特色遭到淡化,那么栏目亲和力就会受到影响,在新闻写作播报中,就需要将本地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2.3 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帮助解决问题

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其中很多问题长期存在,具有较大的解决难度;因为其涵盖的历史原因较为复杂,短时期内无法解决,如果记者不能够深入了解背景知识,而片面报道,不仅不能够促使问题有效解决,还会加深矛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记者就需要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将相应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给主管部门,通过新闻舆论监督及督促功能的发挥,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一个报道出来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切实解决,报道出一个问题之后,需要持续关注,有头有尾,不能半途而废,要对事件的发展变化积极跟踪,将跟踪报道定期播放出来,进而有效解决问题。如某电视台制作的一期民生新闻节目为《绿地变工地,违章被取缔》中,就做的比较好;某居民小区内,绿化空地被转作为了工地,记者首先深入调查采访了这件事情,将相应的材料给真实拍摄出来,同时,又对相关部门积极采访,将本事反映给了主管部门,社会大众也开始思考建筑施工严重违章问题;在节目的最后,记者又对后续报道和反馈报道进行了强化,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解决了本问题;这样百姓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得到了增强,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得到了缩短,新闻监督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发展中,民生新闻将会成为新闻类节目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其紧密关系到电视台的收视率及商业利益。现阶段,传媒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民生新闻需要充分考虑新闻宗旨和受众特点,积极创新,合理把握选题方向,将一系列的新鲜元素注入进来,提升新闻报道质量,贴近人民实际生活,促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爱民.平民化视角时政化背景,以《民生零距离》为例谈民生新闻节目的选题方向[J].记者摇篮,2016(1).

[2]张杰.关于新时期民生新闻节目的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4(6):36-37.

[3]李嫚嫚.地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J].今传媒:学术版,2014(6):86-87.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发展
区域发展篇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