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后教下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探
2016-05-14郭笑玉
郭笑玉
【摘 要】作为研学后教下的“三导三学”研学模式,其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着对小组合作理解不深、形式化、表面化,评价不科学等现象。本文对研学后教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做法,使三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得到发挥。
【关键词】研学后教;语文;小组合作
一、研学后教下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化
教师和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实践起来走调跑偏,有的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只是公开课时才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还有的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令人眼花目眩……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没有赋予合作学习应有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二)自由化
在研学问题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小组里你说他也在说,听不清谁在发言,教室里嘈杂声一堆;有的小组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操作,学习较困难者根本沾不上边。这种自由化现象教师没有参与合作与引导,未能真正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
(三)表面化
在后教策略中,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四)评价不够科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来自教师的评价远超过学生互评和自评,实际观察中存在问题还有:教师的评价仍没有走出选拔甄别的误区;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评价只着眼于小组整体,没有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等。
二、三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初探
(一)更新教育理念,克服形式化
教师重实践轻理论,把旧理论生搬硬套,都是不对的。同时,如果学生在思想上没正确对待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滥竽充数,人云亦云。因此,教师要多看书,多学习,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了解现代化教育形势,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现代化素质教育。当今社会,电脑、智能手机等已完全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如果教师还只是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去教学,学生会感兴趣吗?小组合作学习能取得好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研学后教理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先进性,科学性的实践研究。因此,把PPT、微课、电子书包用于教与学中,显得极其重要,实际效果也特别显著。
例如在孩子学习“形声字”时,课前,教师把知识点、相关课件或微课放在电子书包中,让孩子先前置学习;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分工协作,并且汇报、评价;课后,小组长收集组员找到的形声字,整理归类。最后,全班还仿编儿歌《形声字》帮助发展水平慢一些的同学记住形声字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教师要做好引导者,防止自由化
为了克服自由化,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教师都要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学习兴趣点,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指导与调控。
例如教学《找骆驼》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了解课文背景,认识了骆驼外形及生活习性,知道阿拉伯在地图上的位置及人文风貌等。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提出了合作学习任务: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 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讨论)。在学生进行任务1时,教师要全面观察,了解学生读课文情况。当学生自读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调控,引导学生进入任务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的?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深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此时,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要引导学生把握讨论的要点,防止小组合作的自由化。
(三)音乐渗透呼应情景,摆脱表面化
把音乐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是非常明智且美妙的事情!“音乐能荡涤人的灵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巧妙地利用音乐,让学生在美文、美乐的熏陶中,唤起情感共鸣,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如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笔者精心挑选了一首钢琴曲,进行配乐范读。范读完后,音乐还继续播放,学生听得是那样的如痴如醉、神情纯净。听完音乐,笔者问学生:“刚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仿佛看见了翠鸟停在水边的桅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桅杆。”“我仿佛看到的翠鸟小巧玲珑,灵活的眼睛,又尖又长的嘴。”“我好像听到了翠鸟清脆的鸣叫声。”“我看到了翠鸟蹬开桅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飞走了。”“我好像听到老渔翁说话,让我们保护翠鸟。”“我喜欢翠鸟,希望它在桅杆上多停一会儿。”……有些学生还能联系实际,把自己与鸟儿发生的故事讲出来。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利用音乐,用音乐指挥,让分组学习变得有节奏,有主调。如读书时,教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边读边享受着美的音乐熏陶。如果需要画、点、圈等合作学习时,最好播放贝多芬或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以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小组学习看似松散,但如果教师能适当利用音乐连接,每一节课都是有节奏、有主调和谐合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音乐的融合,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四)让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相反,有人发言而无人倾听时,将极大地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同时,倾听别人发言能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以触类旁通,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三导三学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思。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没有耐心倾听,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五)关注每一个层次水平的学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难度大于个体能力,使小组合作成为必要;小于小组合力,可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成功。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能超过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要使学生经过合作小组的努力能够得到解决。如果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
(六)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时要关注不同学生心理、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表和评语等;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并引进竞争机制等。完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学习有监督保障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励,激发他们自觉地向更高目标迈进。
研学后教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这需要我们不断积累和反思来加以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运用、总结、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真正得到发挥。最终打造幸福课堂和高效课堂,真正实现“上品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