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顺势而导
2016-05-14舒晨乐
舒晨乐
【摘 要】新一轮课改下如何优化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自然成了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学策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学定教,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发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三、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课堂开放而有活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以学定教,即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以学定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提高探究效率的基本策略。它要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学”的实情出发,教为学服务,使教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一、以学定教,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创设各种情境,顺学而导,始终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把学生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和生成状态作为课堂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1. 巧借情境创设,关注情绪状态——让课堂充满愉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创造激情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让师生都处于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情绪对学生有激发或减弱表现潜力的影响,它直接调节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态度和积极性。有效调控学生的情绪,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在“100以内数的认识”时,笔者通过创设羊村村长的生日,让学生通过生日蛋糕上蜡烛的只数,估一估村长的年龄,再通过数数验证。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收获。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如游戏情境、环境情境等,提供“乐学”的“能源”,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2. 创设实践情境,关注思维状态——让课堂充满挑战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创设出难度适中、情境清晰的探究性问题情境。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动静搭配,让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穿插轻松活泼的游戏,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回答问题。通过恰当的追问、小组交流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关注学生的积极思考,以师生、生生间的相互点拨,用学生的语言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
3. 捕捉现场情境,关注生成状态——让课堂充满张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善于捕捉课堂现场情境,针对各种意外及时巧妙地调整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课堂变得精彩而充满张力。
例如,在“认识角”一课中,笔者创设问题情境:“可爱的小蜜蜂和美丽的花蝴蝶吵起来了,原来呀,她们各自做了一个角,而且都认为自己做的角比较大,谁也不肯服输,请同学们来帮她们评评理。”结果出乎意料,同学们也对这两个角谁大谁小争论了起来。笔者灵机一动,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想办法比一比角的大小。课堂反馈活跃:“我拿三角板上的这个角(用手指着)去比,发现它比小蜜蜂做的角大,但是比花蝴蝶做的角小,所以花蝴蝶做的角比小蜜蜂的角大。”“我把自己做的活动角拉一拉,让它和小蜜蜂做的角一样大,然后把它和花蝴蝶做的角比一比,就发现花蝴蝶做的角比较大。”“我的办法和他一样,不过我不是用活动角,而是用剪刀(张开的角)去比。”“我用活动角去比的时候,突然发现活动角上有两个角,上面这个角变大下面那个角就变小,上面这个角变小下面那个角就变大”“对,我还发现用这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可以做出四个活动角,而且面对面的两个角一样大”……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就要求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笔者在教学“左右”一课时,指导学生解决“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如图1所示。很多学生始终认为“三个人靠右边上,而另外三个人是靠左边下的。”但有很多学生不理解“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笔者突然想到:“事实胜于雄辩,为何不让学生自己到楼梯去走一走呢?”于是,笔者组织学生到楼梯口按顺序上、下,边走边观察边思考。活动之后,学生豁然开朗,这样不仅解除了心中的疑惑,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左”“右”的理解,而且还认识学习了行人靠右行走的交通规则。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每个学生说什么、做什么、怎么说、怎么做。其次要采取激励措施,让每个学生情绪高涨小组合作学习中除了合作内容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外,还要“外部”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成就感,使课堂“活”起来。最后小组长要轮流做。小组长轮流转,让每个学生一周内都有做组长的机会,都有汇报交流成果的机会,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才真正属于所有学生的。
三、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课堂开放而有活力
教师的教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且要在学生的数学实践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练习解题过程多样化,结果不唯一,学生就必须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着思维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正确判断。从多方面寻找可能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笔者设计这样一道习题:“在动物园里有猴子6只,熊猫2只,梅花鹿8只,天鹅3只,大象1头,要求用学到的知识,任选其中两种动物说说它们的倍数关系。”这样的设计容易使学生在两种都变化的情况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
又如,在“小数的性质”教学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组题:请你举出有的“0”都能去掉的小数;请你举出所有“0”能去掉,有的“0”不能去掉的小数;请你举出与2.03大小相等的小数。看到题目,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经过独立思考,每个学生都举了好多符合条件的小数。
四、总结
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做到认真看、注意听、爱动手、大胆发言,促进学生手脑结合,多种感官并用,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以学定教”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捷径,我们教师要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让课堂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刘凤翥.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明符,王立紫.数学教师教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4]人教社小学数学室编.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孙企平.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方伟中.创新教育目标下的数学教学对策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03(11).
[7]何善亮.责任担当:有效教学的实现前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