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人类学:学科或方法?》读后感

2016-05-14苏梦婷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本学科音乐学人类学

苏梦婷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13-01本篇文章讲述了音乐人类学引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学科属性方面也有负面的影响。

文章在归纳研究国内外相关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音乐人类学的性质特点及其中国实践现象进行综合研究。

1.文章摘要

本文开篇讲述了我们应如何认识"音乐人类学"的性质?及"音乐人类学"究竟是不是一门学科?随后文章对于此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

首先,文章介绍了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和一个专业的构成要素。学科要素:研究对象领域、独特的理论体系、学科知识体系的生产方式。专业要素: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人员。

文章通过三点来讨论"音乐人类学是学科吗?"这个问题。1,研究对象过宏而不具独特性。早期的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以非欧体系诸民族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从实践性到理论性。之后的城市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研究对象更扩张,广泛涉及到城市移民社区音乐、城市专业音乐与歌厅流行音乐等,甚至涉及音乐史学研究。2,研究目的过杂而难成体系。音乐人类学的具体研究目标铺散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目标过大所导致的实际操作难以达到学科要求有两种解决的选择。其一,选择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进行深入研究。其二,囊括世界范围的各族各国音乐。第二点不能达到"研究"的水准。另一方面的研究实践学者们依其擅长领域而自行确定研究目标,因而缺乏整体的知识体系相对的统一性。3,缺乏特点的知识体系。由于研究对象的庞大,研究目标杂散而导致了涉及学科的关键问题:缺乏自身的知识体系。其标志是至今未构建起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体系、更无伊布得到公认的基础及专业教材。文章解释到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即是音乐人类学缺乏独此一家的知识体系。那么,缺乏知识体系就失去学科的具体内容。

其次,文章从三个问题讨论了"作为学科的音乐人类学"。

1、学科梯队问题。目前音乐人类学人才培养机制只有博士生或博士后这种高层次。然而,基础性的本科培养专才硕士阶梯基本空白意味着这次人才在进土博士阶段前并未经过音乐人类学专业的系统训练,这样的培养排序是不合理的。

2、研究重心问题。音乐人类学的研究重心强调文化,轻视音乐或淡化音乐。这样的重心偏移问题直接牵扯到专业教学内容的布局。

3、研究学风问题。不具备学科基本条件而将其作为领潮的学科来推行容易促成不良的学风产生。如空谈之风、玄谈之风、求洋文之文风涌起等。那么,此不良学风的形成原因繁杂,在笔者看来将音乐人类学视为学科推行是一根本原因。

最后,文章指出"音乐人类学是一种方法",并对此观点进行了阐述。对于音乐研究而言,可将音乐人类学视为一种新的方法、思想、观念。而不是将它作为学科来认识和推行。这样适得其所的明其位置会为音乐研究带来有益的东西。其一,跳出狭隘的专业限制,使民族音乐研究范围更广阔。其二,深入认识音乐风格形成的机制和原因,从而理解音乐与大文化的相关性和特殊性。其三,跨学科联系的学术原则为传统音乐研究提供了借鉴更多观点和资料的可能,从而扩展研究的手段和思路。其四,音乐人类学强调田野考察的经验也为音乐学研究提供一些精细的观念方法,展示更辩证的思维。

在最后结语笔者阐述将人类音乐学视为一种研究方法来运用,它才能适得其所,发挥积极作用。

2.个人观点

通过《音乐人类学:学科或方法?》这篇文章对于音乐人类学是"一门学科?"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认知。

文中提到,要构成一门学科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知识体系及其分支科目,二是要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单位,但是要与专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就此而言,我们发现,音乐人类学要成为一门学科还面临一些问题。

音乐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有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英美民歌、美国爵士乐、乐器比较,还有后期研究对象涉及城市移民社区音乐、城市专业音乐、歌厅流行音乐等。然而,音乐人类学几乎已经涉及到通常音乐学学科的所有内容。由此可见,音乐人类学并没有具体的知识体系和清晰的分支科目。

音乐人类学从学科创始起就一直面临学科定义与范畴无法明确界定、在学科名称上也存在歧见的局面。但从最近20年间的情况来看,海外音乐人类学者们更感兴趣的已不再是为本学科划定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限,而是更多地借鉴、吸取其他学科的概念、理论与方法,更大地拓展研究的方向、范围和课题。在今天这种局势中,我们可以认为,假如音乐人类学的学者们全都统一采取了某一种清晰明确的界定并将其奉为本学科的唯一定义,那反而会给本学科的发展造成局限。梅里亚姆当年认为音乐人类学界各种不同新定义的提出显示本学科的发展成熟,这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倘若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我们可以说,音乐人类学科的发展成熟,不在于它的学科界定日趋明确固定,而在于它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吸收性等跨学科性质越来越被发扬光大。从这种意义上看,我们甚至可以说,学科界线的渐趋模糊恰恰说明了本学科的发展成熟。循此趋势继续发展,音乐人类学最后被取消或新的学术领域所取代,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音乐人类学在研究目标这个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庞大,必然导致研究目标无法形成相应的系统。还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阶梯顺序的问题,现在的音乐人类学专业人才培养都是博士生及以上学位所涉及研究的,而在低于博士生学位的人群中,并没有进行过有关音乐人类学的专业、系统、全面地学习和训练,所以学科阶梯的大面积空白本身对于音乐人类学的发展而言就是不合理的。在我个人看来,一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完整本身对于这门学科而言就是根深蒂固的病因。所以,正如文章中所说,音乐人类学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一门学科。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管建华编译 .《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 M] . 田林, 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 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5][美]艾伦·帕·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6]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 M] . 熊蕾, 译》.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本学科音乐学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音乐学人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2008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研究述评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分号的基本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