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探究

2016-05-14张家俊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价值

张家俊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早癌患者12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窥镜检查法进行诊断,采用外科剖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窄带成像术进行诊断,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方法影像质量评分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的影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中,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消化内镜技术;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

消化道早癌是指消化道早期癌变,病变浸润低于消化道黏膜下层,常见的消化道早癌有胃癌、结肠癌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胃胀、腹胀、反酸、嗳气等[1]。有临床研究表明,消化道早癌患者的生存率比较低,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患者对消化道癌的早期症状如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情况不够重视,所以没有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2]。本文分析了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早癌患者12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有男患者30例,女患者32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62.7±4.6)岁;早期胃癌25例,早期食管癌20例,早期大肠癌17例。对照组有男患者31例,女患者31例;年龄为22~77岁,平均年龄(63.2±4.4)岁;早期胃癌27例,早期食管癌19例,早期大肠癌16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 两组患者均采用内镜检查,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窥镜进行检查:通过白光内镜检查病变情况,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病变,则同时取病理进行活检,进而确诊。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窄带成像术进行检查:操作方式与常规内窥镜的操作方式基本一致,在检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随时切换至NBI模式以观察病灶,通过变焦放大内镜的作用,对病灶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从而清晰地了解到病灶的表面形态及血管情况。在两组患者得到确诊之后,仔细观察病变的形态、胃小凹分型、毛细血管形态[3]。

1.2.2临床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剖腹手术进行治疗:首先给患者施行全身麻醉,根据消化道早癌类型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之后行一个手术切口;开腹之后切除病变部位,切除端应离肿瘤边缘5cm以上,将肿瘤部位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予以切除,最后重建消化道。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①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通过内镜来确认病变组织的范围,并对病变组织进行染色处理;②在距离病灶周围外2mm处标记手术界限;③在病灶处的黏膜下层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和适量的靛胭脂,使病变组织凸起;④采用透明帽法或者圈套电凝法将凸起的病变组织切除[4]。

1.3临床评价 观察常规内窥镜检查和内镜窄带成像术检查的影像质量,并对其进行评分,影像模糊为1分,暗淡2分,较清晰3分,清晰4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诊断情况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影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2.2治疗情况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2.44±5.35)min,治疗费用为(15325.2±280.4)元,住院时间为(5.4±1.7)d,术后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2.15±6.37)min,治疗费用为(21755.2±356.8)元,住院时间为(13.9±1.8)d,术后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论

消化道早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分为传统诊疗方式和新式诊疗方式两种,本次研究对这两种诊疗方式的效果做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内镜窄带成像术进行诊断的患者,其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和毛细血管影像的质量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内窥镜检查法进行诊断的患者;同时,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采用传统外科剖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并且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明显更少。传统的内窥镜诊断方式多以白光内镜来探查病灶,而这种诊断方式的存在着诊断准确性较低的缺点,因此临床中不适合继续使用这种诊断方式。而在内镜窄带成像术等新技术出现之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内镜窄带成像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窄带过滤器"的作用,使染色黏膜与未染色黏膜的对比得到增强,从而使病灶的病变情况更为清晰地显现出来[5]。从治疗效果来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这是因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创口更小,不会给患者留下明显的组织脏器损伤。

综上,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当中体现出诊断准确性高、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等诸多优点。

参考文献:

[1]孙曦,王向东,等.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17(03):208-209.

[2]周皖.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35):90-91.

[3]汤治权,陈本林.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6(10):1849-1850.

[4]黄淼.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5,10(22):194-195.

[5]韦凯扬.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20):259-260.

编辑/周芸霏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