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2016-05-14张雪花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内科临床效果

张雪花

摘要:目的 研究内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诊治的240例内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2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运用SCL-90评分对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CL-90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及躯体化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操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科患者实施护理操作中加入人性化护理操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内科;满意度;临床效果

人性化护理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新颖的、整体的、特殊性的以及有效的护理模式,其运用人性化护理服务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到舒适、方便及对护理人员满意,此外,通过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和心理,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1]。内科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患者不具备相关的健康知识,对自身所患的疾病也不适很了解,长时间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怀疑、沮丧、恐惧及猜测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我院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诊治的240例内科患者,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诊治的240例内科患者,其中男136例,女104例;年龄21~76岁,平均(45.2±3.4)岁;其中糖尿病80例,高血压70例,冠心病60例,其他3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 实施整体护理理念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基础,将护理措施作为基础内容,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进而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精神[2]。明确整体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加强及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职业觉悟,同时应用到具体护理工作中。

1.2.2实施人性化情感关注 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情感管组,提升对患者的访视与关心,对患者的病情积极询问,同时余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了解有关疾病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解决相应的困难,缓解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能够通过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等技巧对患者进行安慰,让患者感到亲切,进而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3建立人性化护理管理环境 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以及泌尿内科,患者比较集中,因而护理环境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保证护理环境的舒适度,能够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降低不良情绪的出现[3]。提升对护理人员的关爱度,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培训,改变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购置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制定弹性排班制度,对护理人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人员的精神负担,同时为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CL-90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及躯体化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操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存和健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护理充分尊重患者,对其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精神上给予满足,进而降低患者的不适症状,让患者能够更好的恢复健康[4]。进入内科治疗的患者多年龄较大,大多数身体基础条件不佳,长期患有基础疾病,因而对服务的需求相对较高,护理人员需要改变以往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建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不仅仅是单纯接待患者及实施机械性的操作,而是需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坚持以关爱生命,关爱患者为前提,将同情心和责任性充分的融入的护理操作中[5]。

本文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CL-90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及躯体化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操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对内科患者实施护理操作中加入人性化护理操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尚玉红.舒适护理在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河北医药,2012, 24(18):145-146.

[2]张海燕,李瑞星,张荣泽,等.做好人文关怀护理,促进优质护理服务[J].河北医药,2012,48(01):126-127.

[3]骆宏,赫中华.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0,20(10):745-746.

[4]肖春红.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1,26(02):971-972.

[5]杨冬梅,赵霄霞,刘海英.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22(04):523-524.编辑/安桦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内科临床效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