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法

2016-05-14冯冬梅

职业·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德育课职业学校

冯冬梅

摘 要:学案导学法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又能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因而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当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本文阐述了学案导学法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职业院校德育课实施学案导学法的现状,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实施学案导学法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 德育课 学案导学法

在教学检查或教学督导中,教案都是重点必查项目。在教学技能比赛中,教案甚至成为给出比赛成绩的重要依据,这说明传统教学是立足于教案的。随着以生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等教学理念逐渐被认同和践行,在原有的教案教学法的基础上,一种新型的学案导学法脱颖而出,而且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一、学案导学法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1.学案导学法的基本内涵

学案导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提供必需的实物、教具和图片,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提供策略方法,适时进行情意培养,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辅助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法既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又突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

2.学案导学法的特点

第一,突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必须关注教学对象,准确把握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在实施学案导学法时,必须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伴分享、自我建构,实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自我提高。第二,以发展的眼光多元化地评价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15—20岁),在知识、情感、价值观、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层次性也很显著。学案导学法给学生提供了民主、开放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自己,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第三,创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学案导学法改变了过去知识必须通过教师加工再传授给学生的状态,教学目标和结果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学”而体现的。教师扮演引导者、点拨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的“学”提供机会、条件和环境。第四,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学案的导向作用是明显的。学生要完成课前学案,就必须事先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询问同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争论多了,视野自然就开阔了。在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乐于交流、敢于争论,创新品质在奇思妙想的火花中逐渐形成。

二、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施学案导学法的现状

1.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施学案导法的成功经验

由于学案导学法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特点,近年来,被许多德育课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实践,并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积极变化。第一,学案导学法的运用丰富了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形式,呈现出学无定式、教无常法的喜人之势,大大提高了德育课堂的吸引力。第二,由于学案导学法的运用,倒逼教师高度重视学情研究。学案导学法的关键是编写学案,学案的编写必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认真把握学生在品德方面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水平,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学案导学法成为德育课多元评价方式中的重要一环。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等环节都被纳入过程性评价,纳入到总的评价体系中。学案导学法中,学生的学案完成情况、思维的活跃程度、交流中的状态表现等因素成为德育课评价的重要依据。第四,不少学案的编写形式多样,突出了职业特色,个性鲜明。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能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素材的选择和情景的创设中,植入职业背景,即使是相同年级、相同课程,学案也各不相同,突显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2.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施学案导学法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德育课在实施学案导学法的过程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一, 一些德育教师在实施学案导学法时流于形式,所谓“新瓶装旧酒”,课堂教学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缺乏科学依据,三维目标不全面。由于职业学校德育课考核都是各校自主进行,没有统一的考核要求,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就容易偏离教学大纲,仅以教材为依据,一味迁就学生个性特征和认知水平,导致三维目标不全面、不准确、不统一。第三,学案编写不够规范,随意性、差异性较大。不少教师只有课堂教学的学案,没有课前学案和课后检测。学案编写时,对素材的选择不够严谨,提问缺乏层次性、启发性和综合性。不同教师编写的学案在形式、内容和水平上差异也很大。第四,职业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案导学法的实施效果。不可否认,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常常出现大面积课前预习没有完成,课堂上面对问题思考不力、学生间交流不畅的局面,致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3.学业水平统一测试对学案导学法的实施提出了新要求

从2016年开始,江苏省内所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内容涉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考试成绩采用A、B、C、D四级等级制,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依据。这一新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必然对德育课的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落实到学案导学法的实施上,其影响包括:第一,要求教学回归教学大纲,并结合考试大纲。江苏省教育厅就德育课统考颁布了的考试大纲,而教学大纲是此次考试大纲制定的唯一依据。这就要求所有德育课教师在实施学案导学法时,要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依据的倾向,注重对教学大纲的研读和把握。第二,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将知识的掌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同步起来,摒弃那种“只谈能力不谈知识,只谈运用不谈记忆”的倾向和一些德育课堂在“活起来、动起来、笑起来”后,学生对应知应会的学科知识一片茫然的现象。第三,学案的编写要精益求精,素材的选择和设问要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德育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很强,试题的题干也是年年都有变化,想通过反复强化、死记答案的方式通过考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学案中的每个设问都是“真问题”,能真正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牢牢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第四,对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们只准备自己所教的课程。在统一考试的要求下,所有德育课教师都必须同时对涉及的四门课程进行备课,并且要进行集体备课和专题教研。这样,教师在编写学案时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前后呼应,才能教会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才能对课程知识的运用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三、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实施学案导学法的策略

在学案导学法的教学实践中,虽然每位教师的具体实施环节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一般包括组织准备、课堂教学、检测反馈三个基本环节,抓好这三个环节,也就保证了学案导学法的实施效果。

1.组织准备环节——研读“双纲”,精心设计学案

学案的科学性、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学案导学法的成败。编写学案前德育课教师必须做到:第一,研读“双纲”。每位德育课教师课前都必须认真研读全部四门德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把握其中应知应会的基本要求。第二,熟悉教材。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手中唯一拥有的学习用书。教师在编写学案时,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学案与教材之间应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的关系。第三,了解学情。教师通过及时收集课堂反馈信息,找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要求之间的差距,寻找学生解决这一差距最习惯、最常用的思维路径。第四,明确教学目标。此次统考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情感态度的养成和基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考查内容,考试分为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这要求教师在确立三维德育教学目标时,要在考试需要和课程标准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第五,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引入学案中,既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惑,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养成遇事勤加思考、理性分析的习惯。

2.课堂教学环节——以生为本,讲求实效

在课堂教学环节,德育课教师要做到:第一,开放性与逻辑性相结合。学案导学法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大范畴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动态的教学圈,既要有求真务实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又要放开思路,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听,形成思考角度不唯一、思维途径不唯一、答案结果不唯一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会抓住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通过适当的点拨、引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二,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职业学校同班级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倾向和运用能力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有统一的要求,保证95%以上的学生能顺利通过统考,又要兼顾部分想获得A等级的学生的需求。统考的试题有简单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相应的,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学习中实现不断提升、分层达标。第三,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要坚决杜绝以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杜绝教师课堂自问自答,杜绝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的现象。同时,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对疑点、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要讲透、讲清、讲懂。

3.检测反馈环节——夯实基础,及时改进完善

在检测环节中,教师要设计一份检测题,包括对知识、情感态度、运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实现两方面的检测目标:一是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和漏洞,使教师在后面的教学中有的放矢。二是及时发现原有学案设计的不足,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规范性,提高学案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学校)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法德育课职业学校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英语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研究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探析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的实践探索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