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姐”,我心中的最美班主任

2016-05-14康樱子

职业·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凤姐班主任同学

康樱子

2008年9月,侯晓凤开始了她的班主任生涯。说是班主任,其实她只比学生大几岁而已。刚毕业不久的侯晓凤,性格爽朗,做事得体,平时和学生常常有说有笑,不拘小节。一次班会课上,学生们讨论问题,原本只是意见不合,却有几位性格耿直的同学,越说越来劲,场面数度陷入僵持。此时,侯晓凤挺身而出,发挥麻辣本色,快、准、狠地抓住症结所在,短短几句话就巧妙化解了尴尬的局面。一个学生灵机一动,总结发言:“信春哥得永生,信凤姐得自信!”大家双手点赞,此后,“凤姐”就成了学生们对侯晓凤老师的昵称,深入人心。

迷茫青春,一路有我

侯晓凤语录之一:

“我们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持续性的坐吃等死。班主任除了陪伴还需要充当赶车人的角色。需要时时提醒他们,同时也需要为他们做好成长路上的监管人和指明灯,照亮前进的路。”

初次接班、经验不足的凤姐希望学生能按照管理要求,安安分分地上课、学习、生活,但却事与愿违。为此,她曾一度迷茫彷徨,不知所措。

后来,凤姐开始换位思考,调整心态。她不再简单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给学生强加上一堆条条框框;而是成为了学生的朋友,陪他们喜、怒、哀、乐,平等相处,共同成长。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疯狂!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成长,为什么不能慢下来,等等学生们呢?”凤姐如是想。

于是,她把住处搬到了学校的教职工宿舍,每天吃住在学校,扎根到学生堆里:早上陪他们一起跑早操,体会学生跑早操的辛苦;中午陪他们吃食堂,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吃麻辣烫;晚上陪他们一起进班上自习,感受他们嘴中晚自习的无聊;她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家访,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优缺点,乃至他们的家庭经历、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她认为只有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关心,才会做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她还记得,当时有个学生沉迷网游,经常旷课、旷寝,找其谈心也无果,他说:“你不用给我爸打电话,他是不会管我的。”这让她很是心疼。经过了解,这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父亲为了养家长年在外打工,他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初中时因为沉迷网游而被开除。凤姐想,不能让他小小年纪就自暴自弃。于是,她辗转多方与其父亲取得联系,却被冷漠地告知:“习惯了,这孩子从小就是这样不争气,我不求他能有出息,只求他在学校里不出事,正常毕业就行。”几句话把凤姐这个年轻的姑娘噎得下不来台。

但她没有放弃。后来,她多次与学生父亲打电话沟通,但父亲总是以“工作忙”为由继续推脱。百般无奈之际,凤姐灵机一动,采用迂回政策与学生的叔叔取得联系,通过家人的帮忙说服父亲买了连夜的火车票赶到学校。当学生从网吧回来,看到风尘仆仆的爸爸和叔叔时,整个人都呆住了。凤姐把他们拉到一块儿做工作,终于化解了父子间的隔阂。

由于这名学生年纪小,自制力差,还是没能抵抗住网络的诱惑。为了帮助他戒掉网瘾,凤姐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一是经济控制,切断上网费用来源;二是养成阅读习惯,转移注意力;三是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各项活动。在凤姐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学期,情况终于有所好转。看到他每天认真读书、快乐打球,凤姐才彻底地放心了。

不抛弃,不放弃

侯晓凤语录之二: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用欣赏和赞美去包围每一个学生,你就会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美。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们相信,未来总有个舞台可以让自己闪耀,总有一个机会可以让自己取得成功。”

每接一个新班,凤姐都会对学生说:“亲爱的同学们,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点灯相依。在这里,只有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关怀、鼓励,没有歧视、放弃。我们将是一个不甘落后、昂扬向上的集体,这里将是放飞你们理想和希望的福地。”本着这样的理念,凤姐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

还记得2014年的春天,她又接来新一届学生,顿感压力巨大。因为春季班的学生成分比较复杂,学习习惯和态度都有所欠缺,不好管。而最让她头疼的是班里有9名高寝的学生(高寝的学生住宿条件好,但是管理松懈,与大部分同学不住在一起),开学没几天,就各种不听话,经常被反映有不出早操、上课迟到、自习课睡觉、嘻哈打闹等问题。

对此,凤姐想了个新招,从建立这几个学生的QQ群入手:每天早上群呼叫他们起床;每天晚上在群里给他们发一些正能量的文章;每天到熄灯点就督促他们按时休息。之后,凤姐规定他们每周五都要与家长视频聊天,谈一谈这周的进步。同时,凤姐还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动态,警惕着坏情况的反复,用心挖掘他们的长处。就这样整整坚持了一个学期,学生的情况才逐渐稳定。凤姐与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并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同。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侯晓凤语录之三:

“在日常的工作和平凡的小事中,班主任要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什么叫不放弃,什么叫责任;要用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告诉他们什么叫坚持,什么叫追求。”

英国的大教育家菲尔丁曾经说过:“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心里。”

凤姐认为,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任何章程、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烂熟于心;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

凤姐要求学生不能迟到,她每次就都提前十分钟进教室,并常跟学生说讲台是老师的阵地,课桌就是学生的阵地;她要求保持教室环境整洁,每天进教室后她首先把讲台擦拭干净,将粉笔、黑板擦摆放整齐,把讲台上的粉笔头都捡干净,这是凤姐每天早上要做的事情。她发现,在她整理讲桌时,学生也会主动整理课桌里的书本、捡起座位旁的垃圾。

有一次准备公开课,学生陪她练习,他们感觉已经很好了,但是她要求更好。带着学生一遍遍地模拟练习,做到每一个词都要运用恰当、每一个音都要发音准确,出现错误就重来,一次要比一次更好。学生或许不能理解,但她坚持用这样的行为告诉他们做事要精益求精。

2015年,学校承办河南省技工院校大型运动会,时间紧、任务重,凤姐带的班被分配作为学生志愿服务队,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运动场看台上四千多个座位号全部贴上标号。同学们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都疯了,纷纷表示不想干。凤姐就激励学生,告诉他们:“困难是有的,但是任务也是要必须完成的,有困难就找方法,时间紧就抢时间。”她首先要学生坚信能完成,其次就是找对方法去完成。经过两次实验,凤姐带领学生们找到了最快最好的方法,她指挥着同学们一起干,其他班的同学也过来帮忙,同学们干得满头大汗,当标号全部贴完时,大家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当他们坐在田径场上回头看见整齐的座位号时,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更有班上学生说:“凤姐,我突然发现你原来是个女汉子!”。她就是用这样的行动告诉大家,面对困难,与其抱怨,不如认真去干。

身心SPA,润物无声

侯晓凤语录之四:

“学高为师,品正为范,师爱为魂。让爱学生的班主任和优秀的班主任能画上等号是我从师路上追求的目标。 九年为师路,我无时不在体验着爱与被爱的甜蜜,也更坚定了始终将爱贯穿于我的整个教育教学中去的信念!”

虽然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将班主任的工作做好,但有这样的感情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班主任的成长之路上,不仅需要奉献和付出,更需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享受一个健康的身心SPA。

为了教会学生感恩,教师节来临之际,凤姐就组织学生们自己动手做礼物表达感谢之情。首先,她从淘宝上买了做康乃馨的手工材料,然后从网上搜索教学视频,自己先学习如何制作。接着,她就开始教给学生,当她看到35个大男生为了一朵康乃馨专注凝神时,不禁感到欣慰。她希望同学们懂得精心折好的花是一份心意,是一份爱的礼物,更是一份感恩。

为了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周班会上,凤姐都会开设“凤姐有话说”小课堂,听听优美的音乐,讲讲有趣的哲理小故事。这总能让学生们在喧嚣的世界里沉静下来,思考一下人生,领悟一下智者的思维,学会爱家人、爱生命。

凤姐还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利用互联网匿名投票功能创建了一个民主、平等的QQ班会平台,做到言论自由,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同时,也常在群里展开头脑风暴,如“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道德跌倒,谁扶?”“智能手机简直是恶魔”这样的话题,让学生们发表见解,传递思想和正能量。

除此之外,凤姐也针对教育主题,量身定制趣味游戏、团队活动、拓展训练等,让班级活动将游戏性、趣味性、娱乐性、运动性于一体。这样的教育形式颇受学生欢迎,而且教育效果也非常突出。而她在活动中陪着学生一起体验、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一起加油,做他们成长路上的护航者。

猜你喜欢

凤姐班主任同学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凤姐的妙计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向“凤姐”学习批评艺术
班主任
WHAT A TANGLED WEB WE WEAVE...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凤姐”列传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