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

2016-05-14刘薇

职业·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刘薇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尖端技术和手艺,从而为我国某一领域做出卓越贡献。本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近年来,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仍然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尤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下面将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并且对这些现存问题进行创新思考,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

一艘帆船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就缺失了前行的方向,只能够随波逐流、水上飘泊,永远也到不了彼岸。一所学校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和前面提到的帆船一样,缺乏自身鲜明的特色,也缺乏人才培养的参考标准。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学历越来越成为学生升学或者就业的试金石、敲门砖,同样,用人单位人才选拔标准中首要的也是学生的学历以及学校类别,这就导致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忽视,也造成了学校、老师、家长甚至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无论是社会心理上还是实际选择上,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都不如普通高等教育,只有少部分分数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进入门槛的学生“被迫无奈”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习。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缺少实践性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来看,是为我国专业领域输送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对该领域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较高。然而,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来看,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的类别中,计算工程、电焊技术、医护生物等领域居多,这些领域都是实践性强的领域。就医护类来说,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还体现在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的操作能力。

3.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教师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一环,它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者,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更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者,要在日常工作中践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践行中不断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中,师资团队良莠不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1.明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盲目效仿普通高等教育,而是要有自己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致力于某些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从办学特色中吸引优秀毕业生。通过办学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家长、学生等各阶层人士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歧视与偏见。

2.完善实践性课程的设置

无论是分属哪个类别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都应针对学校本身的特色,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无论是实践课程的种类,还是实践课程的时长,都要列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清单中,明确实践性课程的重要性。

3.强化师资力量

强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第一,设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招聘门槛,从源头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进行严格把关;第二,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岗前培训,加深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度,从思想上激发教师对职业的热情;第三,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奖惩机制,以制度化的形式规范教师的言行及教学水平。

三、小结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必须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及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必须正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现存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实践性课程设置少、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的问题,通过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力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思考,从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臧丽英.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4(6).

[2]邵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4(3).

[3]肖冬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卷宗, 2014(5).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