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间隙感染320例临床分析
2016-05-14李春阳
李春阳
【摘要】 目的: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方法:抽取2007年1月-2014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临床探究。结果: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中,牙源性感染患者数量最多,比例高达66.88%,而老年人(60岁以上),所占比例较小,仅为7.19%,青年人(21~30岁)人数最多,高达25.94%。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必须依照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征,使用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和局部区域治疗相统一的整体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 口腔; 颌面; 间隙感染;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100-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56
颌面部间隙感染属于口腔颌面外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类病症,起病急,发展变化快,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患者与医院一定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发现后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1]。本组抽取了3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07年1月-2014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3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男192例(60.00%),女128例(40.00%),年龄4个月~85岁,平均(45.1±8.9)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各个年龄段患病情况,感染起因以及感染累及间隙的具体情况。
1.2.1 诊断方法 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局部伴有红、肿、热、痛,功能性阻碍等不良的临床表现,另外,还有可能会出现全身性发热、白细胞增多的表现特征。因此,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诊断一般是利用病史收集、临床检查(包括血液细胞探究检查和局部穿刺手术的实施),必要时加上一些特殊的检查例如B超、CT等就能够准确的完成判断。
1.2.2 治疗方法 开始要完成全身性的治疗,选取有效的抗生素,完成全身抗炎性的治疗。本组病例多使用广谱抗生素,例如常见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加上一些厌氧类药物,例如常见的甲硝唑等,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选取有针对性的抗生素。除抗炎治疗外还必须增强周身性的支持治疗,增加患者机体的抗病性能。全身治疗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处置局部区域发生的病变,脓肿构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同时在术后增强脓腔换药,减少细菌的深层次作用,控制感染后慢慢的减少用药量。
2 结果
2.1 患者发病年龄状况
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21~30岁和51~60岁患者的比例最高,详见表1。
2.2 患者感染体征与实验室检查情况
在本组病例中,患者体温均高于正常,37℃以上240例,占75.00%,最高温度为41.14℃;白细胞计数值>10.0×109/L的患者192例,占60.00%,最高为20.85×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大于75%的患者有170例,占53.13%,最高为95.20%;局部穿刺有脓液或脓血混合物的患者176例,占55.00%。
2.3 患者感染病因情况
感染起因,牙源性感染214例,其中包括阻生智齿冠周炎105例,根尖炎19例,牙周病90例。牙源性感染比例最高,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和损失性感染,详见表2。
2.4 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所累及间隙的具体情况
感染主要累及口腔颌面部各间隙,其中以嚼肌间隙和颌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详见表3。
2.5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单纯的药物治疗有134例(41.88%),配合手术治疗有186例(58.13%)。伴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在治疗中除了增加抗生素剂量,均使用对症医治。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明显,痊愈或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其中疗程最短为2 d,最长为5周。
3 讨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中,牙源性最为多见,其次是腺源性,均属于继发性感染。牙源性感染主要是通过牙体牙髓病导致的根尖部感染穿破颌骨进入颌骨周围间隙所造成的,而腺源性感染一般跟上呼吸道感染紧密关联,尤其是与幼儿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腺源性的感染一般在颌下间隙中发生比较普遍,其次是颏下间隙。损伤源性例如常见的皮肤、黏膜损伤,骨折及唇部疖肿,口腔黏膜溃疡等造成的感染也可继发成为间隙感染。血源性和医源性相对来说少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均属于继发性感染,一般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综合感染所致[2-4]。通过表1可以看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10岁以下,占比10.94%,60岁以上,占比7.19%,其中以21~30岁最为多见,占比25.94%。这主要是因为青年人喜欢吃的食物种类偏多,偏爱辛辣食物,轻视口腔清洁,忽视口腔轻微疼痛的影响,从而导致后期恶心。通过表2可以看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病因种类繁多,其中以牙源性感染居多,占66.88%,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占20.94%,然后是损失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分别占5.00%与3.44%,而医源性感染比较稀少,仅占3.75%。根据表3可以看出,口腔颌面部感染所累及间隙,最频发部位是嚼肌,占26.88%,因为人在进食的时候,必须借助嚼肌;其次是颌下部位,占21.88%;然后是颊部位,占15.00%;接着是眶下部位和口底与颏下部位,分别占11.88%与10.94%;还有翼颌部位,占7.19%;咽旁和颈部位置比例最小,仅占6.25%。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炎症区域的临床表现:炎症区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体征和功能性障碍,通过炎症区的组织变性渗出所引发,例如常见的开口受限,吞咽、咀嚼、语言、呼吸困难等不良的症状出现,例如伴随着周身症状患者WBC总数上升,然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5],畏寒发热、周身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例如严重的会出现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昏迷等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状况。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治疗,必须要重点关注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一旦接受了科学的诊断后,治疗就必须马上开始实施,前期尽可能的防止不适当的刺激出现,加强炎症的吸收、消散或者局限性,后期如果脓肿形成就一定要行切开引流或扩大引流术[6]。如果病情加重,全身中毒明显或者合并中毒性休克状况,需要马上开展抢救治疗,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关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所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必须要有足够的关注。针对局部性的疾病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应采取全身抗炎,支持疗法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原则,依照患者的特征使用不同的用药方案和治疗方法[7]。选取抗菌药物应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人体对同一菌种或菌型的感受性、机体对抗菌药物的反应性以及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合理使用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疗应进行抗休克的治疗,例如扩容、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与少量多次性的输血、白蛋白、能量合剂等,来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并给各器官功能完成监测,以便第一时间发现与完成抢救工作,例如诊灶的第一时间的处置,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是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8]。另外,作为口腔科医生亦必须要增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来降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可能。关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患者,必须要及时发现,及时接受诊断与治疗,关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并发症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感,这是预防因为其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的关键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依照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征,使用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和局部区域治疗相统一的整体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温秀红,任变兰,马基祥.40例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5-76.
[2]刘伟.急性冠周炎合并颊间隙感染的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353-1354.
[3]刘志勇.226例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1,2(6):223.
[4]冀丽彬,陈沐群,商建平.炎症期拔牙诱发面部多间隙感染伴脑脓肿死亡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473-1474.
[5]王小平,杨朝晖,曹发明,等.口腔颌面部牙源性瘘管临床诊治回顾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8):1220-1222.
[6]刘守红,叶茂昌.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学及药物治疗[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4):299-302.
[7]李艳芳,常璨然,金泽高,等.牙源性面部皮瘘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478-479.
[8]王守明,毛广文.颌面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47例诊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66-67.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