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磁疗联合耳穴压豆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6-05-14李杰萍姜翠红吕丽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耳穴压豆失眠中医护理

李杰萍 姜翠红 吕丽萍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磁疗联合耳穴压豆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失眠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经颅磁疗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疗联合耳穴压豆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 失眠; 磁疗; 耳穴压豆; 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09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52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患者因各种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及情感障碍易产生躯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1-2],失眠(insomnia)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轻者入眠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睡眠不深,时寐时醒,重者可整夜不眠,失眠更多的是心理紊乱过程的外在表现[3]。脑卒中恢复期出现失眠症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充足的睡眠可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消除疲劳,增强体力,是恢复健康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医认为脑卒中相关性失眠主要系由气虚血瘀所致,病位在心,多为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主要病因为阴阳失衡,气血失和[4-5]。研究发现,486例脑卒中后3~4个月患者中有失眠主诉者占56.17%,诊断失眠者占37.15%[6]。为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经颅磁疗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通过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气血运行、阴阳调理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恢复正常的睡眠状态,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脑卒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7],经过相关检查诊断为脑卒中;(2)失眠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8]中失眠的诊断标准;(3)年龄42~74岁;(4)脑卒中发病6个月以内,病情稳定;(5)愿意参加本次研究,能自主表达自己意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肝脏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患者;(2)体内有金属物质存在及安装心脏起搏器者;(3)孕妇;(4)耳部皮肤有破损者;(5)原先已有失眠症并长期服用安眠药者。按照以上标准入选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42~74岁,平均61.9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1)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睡前不看情节过于紧张恐怖的电视、小说等。(2)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的饮料。(3)睡前温水泡脚,饮一杯热牛奶。(4)进行放松训练、冥想练习,睡前听轻柔的音乐等。(5)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除了午睡和晚上睡觉时间以外,不要在床上睡觉,以保证睡眠时间规律。(6)将必须完成的操作尽量安排在患者觉醒期间进行,以免干扰患者的正常睡眠。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经颅磁疗联合耳穴压豆进行干预,具体操作,(1)经颅磁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放松,采用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XY-B1型经颅磁脑生理治疗仪。按治疗帽的前后方向在头部佩戴治疗帽,前治疗体1个在眉间略上方;两侧治疗体2个在两耳前上方;而后治疗体2个在两耳后略下方;头顶部4个,其中上部1个,顶部左右各1个,顶后部1个。以患者的耐受程度设置强度大小,治疗20 min/次,2次/d,7 d为一疗程,连做4个疗程。治疗期间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头晕等不适,及时倾听患者的主诉,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2)耳穴压豆:常选用的穴位是神门、心、肾、皮质下,先在一侧耳廓以75%酒精局部消毒后,用探针探出穴位敏感点,将王不留行籽贴在选定的穴位敏感点上,自行按压,按压3~5次/d,1~2 min/次,以耳廓发热或敏感点出现轻微胀、痛较为合适。两耳交替使用,夏天3~4 d更换另一侧,冬天5~6 d更换。4次为一疗程,连续做1个月,观察耳部皮肤有无疼痛、瘙痒、破损以及耳穴贴有无脱落等,记录每天的睡眠情况,治疗期间不使用任何治疗失眠的相关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的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6 h,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次日醒来精力充沛;有效:有效睡眠时间保持在5 h左右,夜间易醒,次日早晨仍感疲乏无力,精神状态欠佳;无效:失眠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8]。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失眠在中医属“不寐”范畴,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9],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心神失养不安导致不能正常获得睡眠的疾病[10]。脑卒中后患者肢体活动功能的减退,心理落差的产生,都可以引起患者情绪的波动,导致不同程度的失眠,甚至会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失眠会引起体内功能发生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火、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不良后果,甚至会诱发其他疾病,所以对卒中后的失眠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采取治疗护理措施。中医认为耳部与经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灵枢·口问》曾有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虽然耳朵是人体一个很小的器官,但是五脏六腑之气均传输于耳部穴位,每个穴位都代表着一个相应的人体器官。耳部有非常丰富的神经末梢,通过耳穴的局部刺激,经十二经脉传导,整体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阴阳,缓解紧张焦虑情绪,起到镇静安神,治疗失眠的目的。

本研究将磁疗与耳穴压豆联合治疗失眠,是将先进的无创治疗技术和中医经络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古老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础支持,又有现代化的治疗理念参与,两者结合更好地传承了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治疗理念。磁石作为古代的一种治疗工具,《本草纲目》早有记载:“大肠脱肛,磁石调涂上”。磁疗是将电极贴片贴在人体相应的穴位,并接通脉冲电治疗仪,刺激头部的敏感穴位,在治疗部位的周围产生一个磁场,应用磁力线穿透机体组织时所产生的热效应,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组织、平衡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从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耳穴压豆和经颅磁疗均属于物理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无创伤,副作用少,治疗费用低,效果明显,患者容易接受。并且克服了长期服用安眠药带来的经济负担,消除了安眠药产生的副作用,比如耐药性、次日清晨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突然停药引起的反跳性失眠等。两者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庆红,陈志斌,唐锴,等.度洛西汀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3):103-105.

[2]沈凤娟,范晓华,潘卫萍.脑卒中后失眠的原因调查及其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15):2301-2302.

[3]胡燕,蒋运兰,王艳桥,等.失眠的护理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1,24(2):5-7.

[4]张俊杰,曾科学,龚雪.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7):41-43.

[5]许翊坂.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03.

[6]李亚梅,刘斌.脑血管病患者的睡眠异常[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9,17(3):195.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67-73.

[8]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9]赵如琴.41例失眠病人的中医辨证推拿治疗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870-871.

[10]王炫德,赵军.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2):26.

(收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耳穴压豆失眠中医护理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症候分型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耳穴压豆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失眠的疗效研究
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0例临床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16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