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强力复方联合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调控及其干预作用
2016-05-14王强刘运权况时详
王强 刘运权 况时详
摘要:目的 探讨补脾强力复方联合针灸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干预作用。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服用泼尼松片及溴吡斯的明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脾强力复方和针灸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2组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8+细胞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布以及体液免疫功能等的变化,可能是补脾强力复方联合针灸治疗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补脾强力复方;针灸;重症肌无力;免疫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39-03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处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AchR,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以及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故MG患者激素治疗疗效肯定,但患者后期激素减量或撤药时出现症状反复,呈激素依赖现象。本研究选用补脾强力复方[2]联合针灸治疗在Ⅰ、Ⅱa型MG后期逐渐替代激素治疗,直至停药,避免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观察MG患者补脾强力复方联合针灸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的变化,探讨补脾强力复方对MG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40例均为2013年4月—2016年4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MG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3]:(1)某些特定的横纹肌群肌力表现出波动性和易疲劳性,通常以眼外肌受累最常见,肌无力症状晨轻暮重,持续活动后加重,经休息后缓解。(2)新斯的明试验阳性。(3)电生理学上是低频重复电刺激示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递减大于10%和单纤维肌电图示颤抖增宽;(4)免疫学上是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在MG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具备药理学特征在MG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具备药理学特征和/或神经电生理学,以及血清学特征,可确定诊断。排除:副肿瘤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周期性麻痹、甲亢性肌病。根据Osserman分型[3]:I型28例,IIa型1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6~62岁,平均(41±12)岁;病程1个月~8 a,平均(22±08)a。对照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3~65岁,平均(34±15)岁;病程2个月~9 a,平均(28±06)a。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选择2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男6例,女14例,年龄17~60岁,平均(33±11)岁。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初诊患者以强的松30~60 mg晨起顿服,连服4周后,每2周减量5 mg,直至减完;溴吡斯的明,每次30~60 mg,每天2~3次,口服;就诊前已在服用强的松、溴吡斯的明,仍按原量服用,并按常规方法递减强的松用量直至停用;服用皮质类固醇期间,常规服补钙、补钾及H2受体拮抗剂等;强的松停用后继续常规服溴吡斯的明片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脾强力胶囊(主要药物为黄芪、党参、仙灵脾、制附子、土茯苓等,由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院制剂室制成胶囊剂,每粒胶囊含原生药05 g。每次3~5粒,每天3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并加用针灸治疗[4],基本穴位取足太阴脾经:三阴交、血海、阴陵泉;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攒竹、梁丘、丝竹空;足少阴肾经:太溪;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曲池、合谷;足太膀胱经:脾俞、大肠俞、肾俞、委中、命门;足少阳胆经:阳白、悬钟、风池、阳陵泉、光明;任脉:膻中、关元、中脘、气海。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4~5 d后进行第2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观察症状好转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对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
3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31 临床计分及疗效评分方法 40例MG患者分别于用药前、用药3个月后用绝对记分法记录受累肌群无力和易疲劳程度;采用相对计分法评定疗效,临床相对计分率=(治疗前临床绝对计分总分-治疗后临床绝对计分总分)/治疗前临床绝对计分总分×100%痊愈:临床相对计分率>95%;基本痊愈;临床相对计分率80%~95%;显效:临床相对计分率50%~79%;有效:临床相对计分率25%~49%;无效:临床相对计分率<25%。
32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 FACS Calibur 测定CD3+、CD4+、CD8+并计算CD4+/CD8+比值,严格按Simultest IMK Plus试剂盒及仪器说明进行操作。
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
5 结果
51 临床计分及疗效评定 MG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绝对评分为(262±28)和(1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较 2组治疗前外周血CD8+低于健康组,同时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及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6 讨论
MG是一种多种免疫相关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平衡破坏在其发病机制起重要作用。MG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的产生与T细胞亚群功能异常有关,MG体内主要的免疫控制机制与T调节细胞有关,当T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功能异常,如Th2增多,抑制性T细胞减少,即可能造成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激活,产生自身抗体[5]。由于外周血CD4+细胞具有辅助T淋巴细胞转变为效应细胞和B淋巴细胞生成抗体等作用,起到诱导和辅助细胞及体液免疫的作用,而CD8+细胞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和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和产生细胞毒等作用,起到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的作用[6]。因此CD4+和CD8+细胞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异常与MG发病密切相关[7],这种异常会导致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同时伴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导致重症肌无力的发生。
补脾强力胶囊以党参、黄芪等补脾益气,附片、仙灵脾以温补脾肾,配以土茯苓化湿解毒,使邪毒之气从表而出,使肌肉筋脉恢复机能。诸药合用,达到补益脾气,兼以温肾助阳祛邪[2]。本组观察表明,在常规激素及胆碱酯酶抑制剂基础上加用补脾强力胶囊及针灸治疗Ⅰ、Ⅱa型MG患者,能较好缓解临床症状,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通过细胞免疫调控,纠正MG的异常免疫应答,疗效肯定,在患者激素逐渐减量中,逐渐替代激素治疗,本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成功停用激素而症状无反复,但由于观察例数较少,周期较短,其对MG的免疫调控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补脾强力复方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取穴选以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为主,主要采取补虚、泻实、温寒、调和等法,以上诸穴皆为阳经腧穴,刺之具有调畅气机、温煦筋肉、提高眼睑开阖功能之效。配以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灸法还可有效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针刺可以有效促进人体乙酰胆碱功能活动,而且独具双向调节作用[8]。针灸副作用小,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神经肌肉接头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补脾强力复方联合针灸治3个月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MG患者治疗前CD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CD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增高,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治疗后CD3+无明显变化(P>005),而CD4+及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中药补脾强力复方联合针灸对治疗MG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其免疫抑制作用下调辅助性T淋巴细胞,从而下调CD4+及CD4+/CD8+比值,减少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激活,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的产生减少,MG异常的免疫应答得以纠正,药物不良反应小,治疗安全有效。此研究对临床激素耐受性I、IIa型MG患者激素撤药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井峰重症肌无力相关抗体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21):127-129
[2]况时详,张树森,赵芝兰,等补脾强力胶囊治疗重症肌无力Ⅰ、Ⅱa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44(7):53-54
[3]李柱一,胡学强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6):401-408
[4]张迪,岳增辉,姜京明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241-243
[3]许贤豪神经免疫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00-155
[5]Jrolick K,Urso OAnalysis of helper-T-cell function by acetylcholine cell lines of defined AchR-subunit specificity[J].Cell Immunol,1987,105(1):75
[6]李作孝,惠红霞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6):411-413
[7]许贤豪神经免疫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7-109
[8]黄东被动体位下合谷刺治疗肩周炎 46 例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8):12-13
[9]Kawanami S,Mori S,Kamei H,et alCellular immunity in myasthenia gravis after thymectomy and corticosteroid therapy[J].Jpn J Med,1990,29:138-145
[10]杨波,祁岩超,卢敏莹,等流式细胞术分析六类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的变化[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20(2):81-83
(收稿日期: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