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6-05-14蒋雪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交可视化函数

蒋雪

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而言,由于生源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上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本文就如何优化中等专业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一、中等专业学校的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的难度难以把握

都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对于中等专业学校而言,招的生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在教学难度把握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由于缺乏对学生认知基础和最近发展区的评估和思考,导致教学的难度把握上容易出现经验主义错误.

2.教学内容缺乏个性和特色

在中等专业学校内如何教数学呢?笔者认为各个专业的要求不一样,对数学学习的要求也就不一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缺乏个性和特色,应该结合专业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例如,计算机、财会专业,数学要求高,应该注重起点的设置高一点,例如外语、旅游等专业,则数学教学应该起点低一点,重点渗透数学学习对生活的影响和价值.

3.数学教学可视化度低

数学是抽象的!如果我们不注重数学教学的可视化渗透,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思维的障碍,严重的将导致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产生.

二、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思考进一步优化我们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策略,确保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1.改变教师数学教学的思维模式

虽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容易出现低效现象的发生,当然如果仍然全盘灌输也是不行的,灌输式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到老师教学的限制,出现狭隘性.为此,笔者认为优化我们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学,首先就必须改变我们教者的思维模式.

如,改变对数学教学和数学解题的观念,我们的数学教学是为了学生后面专业发展的需要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数学习题.每节课我们都应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问题2:我如何组织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问题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问题4: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有怎样的基础,能够用来解决困难的方法有哪些?

即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对教学进行思考,确保我们教学的设计与难度的把握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2.联系专业与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某一个学习重点,而部分数学教师有时难以准确地描述这一学习重点.那么,此时怎么办?笔者认为,对于中等专业学校而言,我们可以将教学的视角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发地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时,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某一个实例来理解函数中的集合、对应、函数关系,如果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就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函数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的三种描述方法,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笔者在教学前给学生用PPT展示了“1950年至2000年的人口出生率”,数据统计单位为“亿”,然后要求学生以PPT展示的图像为依据,应用解析式的方法表示图中描述的函数关系、应用列表法表达图像描述的函数关系.实践经验表明,这样的设计紧紧抓住了函数概念教学中函数描述教学的重点,由于选材源自于生活,如此处理能高效地引导学生探索函数知识.

再例如,《函数的概念》的教学,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存有误解,他们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要应用到计算知识,不需要应用到函数知识,学习函数知识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习为了应付高考的知识,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不那么重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函数概念学习的兴趣呢?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电视新闻,这个新闻中谈到该市要进行公交改革,过去该市应用一票制的收费方法,即不管公交的路程有多远,统一收费3元,而现在该市取消一票制的收费方法,改为5 km内公交收费2元,5 km以上,每增加5 km增收1元(不足5 km则按5 km的费用计算).现该公交线路共有20 km.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段新闻思考数学问题:该次的公交改革合理吗?要如何才能证明该次的公交改革合理或者不合理?学生经过讨论以后,发现要研究这个数学问题,必须先了解该次公交改革收费方法的函数关系式.通过讨论以后,学生发现该条公交线路的收费方式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y=2,0

3,5

4,10

5,15

学生认为,可以以此函数关系为基础,通过花2-3天的时间调查取样,了解该条公交线路上的乘客一般搭乘的路程是多少,通过绘制改革前与改革后乘客付出的车费变化,了解乘客是否从公交改革中得到实际的收益.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给学生设置具体的生活、生产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问题解决中去,不仅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可视化

随着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应该多元化,尤其是在可视化教学方面,应该注重教学设计的投入,除了课堂上要充分借助于多媒体、PPT动态地呈现数学知识内容外,还应该将实物模型展示给学生看,尤其是我们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更应该注重直观化、可视化教学.

除了课堂上的要注重可视化呈现外,课后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拍摄成微课,让学生课外自主点播重复学习.一节微课有时只有两至三分钟,最长不过十分钟,但是直接靶向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学习需要.

此外,从我们中等专业学校的生源特点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入社会,走上各自不同的岗位,各个行业对数学的要求不一样,侧重点也不同,因此我们的数学问题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还有一部分学生将通过对口高考进入高校深造,因此对数学的要求更高一点,为此我们的问题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猜你喜欢

公交可视化函数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等公交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
无独有偶 曲径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