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育中的激励教育
2016-05-14陈玉
陈玉
摘要:幼教工作者将激励教育运用于幼儿学习和日常管理之中,要从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来思考幼儿教育和管理问题。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和行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所以,幼教工作者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来满足幼儿自尊的需要、成就感的需要、归宿感的需要,从而为幼儿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 激励教育 途径
一、激励教育的重要性
激励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教育方式。幼儿教育者和工作者通过有计划和有系统地对幼儿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发展每个小朋友的个性心理。激励教育可以成功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效率性。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教育在小朋友的德、智、体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主要方法,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激励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教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通过言语或者物质等激励教育,使得所有小朋友能形成各自健全的人格,这对其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部分心理健康有所欠缺,或者心智不太健全以及非常内向的小朋友,幼教工作者更应该从教学指导思想上明确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发展他们各方面的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幼教工作者在对小朋友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引导和调动小朋友的情绪,大胆鼓励,从而促进每名幼儿的心智健全,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和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励教育案例一则
幼儿园每学期都要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其中课堂教学是家长们必然关注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气氛和效果,往往都喜欢提问平时能力比较强的小朋友,而忽略了极少数平时表现不太突出的小朋友。今天是幼儿园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教师们将向家长展示两节公开课,其中一节就是美术课“美丽的藤蔓树”。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大部分配合默契,踊跃举手发言,还是平时那几名不爱讲话的小朋友安静的坐着,没有参与进来。当教师问有谁见过藤蔓,知道它长什么样子的时候,一个小手慢慢的举了起来,上课的教师感觉很惊讶,举手的小朋友叫“李吴越”,是班上一名比较特别的孩子,她各方面发展与其他幼儿相比较迟缓,而且又胆小不爱讲话,平时也只会讲几个字以内的短句。于是,该教师决定给李吴越小朋友一个机会,便立即点名请她发言。她羞涩地站起来,用很小的声音回答了问题,然后便稍稍抬起头偷看其他小朋友的反应。教师顺势引导,对全体小朋友说:“哇,我们越越小朋友举手发言了,真勇敢,为越越鼓鼓掌。”一时间,掌声啪啪地响起来了。大家都微笑着看着她,她也感觉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于是,教师紧接着说,“我们请越越小朋友,再勇敢地大声回答一遍,好不好?”这一下,她居然大声地回答:“我看过。”而且还用手比划着,表现的异常开心,不再像刚才那样,扭扭捏捏了。教师便趁热打铁,接着说:“越越小朋友,你愿意站到前面来,用手演示给我们看看藤蔓是什么样子的吗?”话音一落,教室里掌声自然响起来了,家长和幼儿纷纷给她鼓掌。其实,教师也很害怕她不敢上来,没想到她竟然缓缓站起来,走到教室前面,用她那稚嫩的小手比划着,教师立即对她的勇气进行了表扬肯定,这时她的笑容更加灿烂,眼睛更亮了。因为在之前的开放活动中,教师们基本没有提问过她,一是因为她从不举手,另外即使平时有一两次喊她发言,她也不回答,羞涩地低着头。就在这次活动前几天,教师还跟她奶奶交流过越越的心理问题。她奶奶也反映说,他们家人也注意到了,曾带越越去医院进行各项检查,发现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只是相比同龄的孩子,发育迟缓一些,于是请教师一起配合,多鼓励、接触和交流,多给予她机会表现,让她能尽快赶上同龄幼儿,并融入到班集体中。所以,这次半日活动上课的教师也心存忧虑,担心她不说话,但教师仍然给了她这次机会,事实证明激励教育是有效的,后来越越小朋友的胆子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越来越胆大,班级里其他几个内向的小朋友在她的带动下,也渐渐克服自卑等心理上的障碍,越来越能够融入到集体中。
三、激励教育实施途径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注重对个体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他在l940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认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当幼儿处于集体中时,部分幼儿因为体弱、思想毛病比较多,容易会产生自卑心理,这时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小朋友的关怀,提高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获得其他小朋友的尊重。
首先,幼教工作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幼儿给予激励语言,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自信、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幼儿点滴的进步都应及时的表扬肯定,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一个长期得不到激励教育的孩子,很难有正常孩子的心态。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自我感受和自我认识会增强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促使他们自爱、自重、自强不息。同时,幼教工作者要有良好的个性倾向,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小朋友在教师和周围小朋友以及价值的激励下,进行参与式快乐学习,提升自信心。同时,幼教工作者应该注重大局,还需要授人以渔,引导幼儿学会欣赏他人,帮助小朋友在激励中发展健全的心智,使得他们愿意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培养他们改变困难现状,树立自力更生,并愿意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未来社会成员中的一员。
其次,幼儿教育者应该将激励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其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的有机体之中,积极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心理氛围,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与教师接触的体验也最为敏感和细微。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丝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语,会让幼儿从中受到激励与启迪;一番耐心的分析、亲切的批评,会引起幼儿深刻的思考……
最后,幼儿教育者应该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幼儿进园之日起就应该注重对幼儿的激励教育作用。如果在幼儿一进入幼儿园,极个别幼儿教育者没有认识到激励的作用,加之幼儿啼哭心情不好,便把孩子作为发泄的对象,说出了一些忌语,如“再哭,将你丢去喂狼。”“你一个人坐在那里哭个够吧,没有小朋友跟你玩!”这样就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使得幼儿更加难以融入集体之中。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批评幼儿,会使得幼儿出现行为诸如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四、结语
幼教工作者在学前教育中注重实施激励教育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在学前教育课堂以及各项日常活动中气氛更加活泼、更有实效;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小朋友对学习的兴趣程度,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各项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幼教工作者在幼儿教育中应积极实施激励教育,激励小朋友立志,让小朋友树立正确的理想与抱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赵明云.浅析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励教育的几种运用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7).
[2]吕立龙.激励法在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2,(04).
[3]黄细珍.幼儿教师应禁用忌语[J].学前教育研究,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