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4戴世锋
摘 要 中学历史教师应密切关注史学前沿发展,并不断将其内化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新的理解视角,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社会转型的视角解读历史教材,转变教学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教学;史学研究成果;社会转型;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3
历史教学不仅是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能力的培养,更是公民基本价值观的教育。然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以广东为例,历史教师不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等问题,导致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封闭性。其直接表现为教师对教材体系难以准确把握,对许多内容的解读产生偏差,如此种种已成为制约高中历史新课程发展的瓶颈,不利于中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笔者尝试将史学研究成果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以“社会转型”这一全新视角解读历史教材,重塑历史课堂教学。
一、以“社会转型”的视角解读历史教材
一般而言,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所选取的内容与史学研究进展始终存在差距。自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套高中历史教材。事实表明,以“专题”体例编写教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必修模块),容易割裂历史发展脉络,不利于学生对历史形成整体认识,而全国各地历史高考卷又特别重视对“社会转型期”的考查。
当前,对于社会转型理论不仅国外学者表述不一,国内学术界也众说纷纭。综观学者对社会转型的定义、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共同意旨:首先,社会转型不是社会局部的改变,而是社会整体系统从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它表现为社会系统全面的结构性的调整与转化。其次,社会现代化与社会转型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最后,社会转型的“转”是一种状态、一个历史阶段、一种趋势,它是一个动态的,但不是无止境的过程,因而社会转型具有明确的时代特色。
据此,笔者以“社会转型”的视角解读历史教材,将中国史梳理为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鸦片战争时期、政治民主化启动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新时期六个“社会转型期”;将世界史分为资本主义的崛起时期、资本主义的主导时期、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多极世界的兴起时期四个“社会转型期”。譬如,资本主义的崛起时期(14-18世纪)包括必修Ⅰ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必修Ⅱ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修Ⅲ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和第7课《启蒙运动》。主导时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则涵盖必修Ⅰ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修Ⅱ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修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必修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上述两个“社会转型期”涉及诸多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和事件,包括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等。
笔者认为,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考试大纲的要求也凸显了对重要历史节点的关注。以“通史”体例取代“专题”体例,以“社会转型期”取代“单一历史时期”,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不同历史时期基本史实的识记和理解,把握重要的历史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转型”的历史背景、过程、特点、作用或结果,培养学生运用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观解读历史的能力,逐渐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以“社会转型”视角重塑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学习注重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笔者以“社会转型”这一视角重塑历史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构建知识网络,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历史,逐渐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 分析影响“社会转型”的基本要素,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1]根据这一认识,笔者以思维导图(见图1)的方式,设计了“中西方现代化转型冲突与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思路。
现代化转型的类型主要包括原生型现代化(主动型)和应激型现代化(被动型)。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2]根据该理论,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鲜明地体现了“挑战—应战”模式。中国早期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最初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从原因上看,随着17世纪英国的政治转型(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带动18世纪至19世纪的经济转型(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从结果上看,鸦片战争带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生活等方面的转型。由此,借助“挑战—应战”模式分析鸦片战争,培养学生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2. 把握“社会转型期”历史阶段特征,构建知识网络
历史阶段特征教学就是通过对阶段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抽象,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巩固记忆知识,还能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取知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思维品质,使其能够自如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同时,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由此,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形成历史时空观念。
3. 依托不同视角的史学研究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历史
当代史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研究视野的开拓和研究视角的转换。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就同一问题提供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理解历史,突破思维定势,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2:“鸦片战争原因”的史学研究成果摘编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西关系体制,不应看作由一种清政府完全控制的静态的制度,而是在中西互动过程中经历了再建构的过程……来华西方商人及其团体利用各种手段,对清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侵蚀。
——吴义雄《商人集团与中西关系建构——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体制再认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因制度、文化、观念等差异,导致在处理共同问题时交流不畅,双方的“对话”成了各自的“独白”……
——李冠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交涉中观念的差异》
材料三 瘾民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包括了全国各地区、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们……瘾民群体逐渐扩大的过程正是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由上层社会逐渐蔓延到下层社会的过程。
——朱庆葆、刘霆《鸦片战争后瘾君子众生相》
上述材料分别从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思想观念以及瘾民群体等角度,帮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这些史学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引领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历史解释的素养。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虽不以学术研究为重点,但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得到学术的滋养。教师要拥有一定的学术理解力,深入把握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并将它们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引导学生涉足史学争鸣,提升以多元视角理解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理性精神与全球视野的形成与发展,而这些是未来公民所必备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3.
[2]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20.
[3]戴世锋.社会转型与历史教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2-13.
(作者单位:广东仲元中学广东广州 5114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