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品牌建设的误区与超越
2016-05-14杜时忠孙银光
杜时忠 孙银光
摘 要 由于理论认识不足、经验缺乏等原因,实践中学校品牌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表现为:过于重视成人主导、物质建设和外在模仿。为克服这些问题,有必要以学生视角建立品牌基点,用文化建构涵育品牌特质,通过内在生成彰显品牌特色。
关 键 词 品牌建设;误区;学生视角;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4
近年来,不少中小学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着手学校品牌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学校品牌建设,既是学校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
品牌概念最先产生于经济领域,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承载着客户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肯定,是一种企业与顾客之间相互磨合的衍生物。可以说,品牌是企业实力、产品质量和市场影响力的综合体现。扩展到教育领域,学校品牌是指学校在校园文化、学校特色、师资力量、教育理念、教育质量等方面形成的综合效应。而学校品牌建设就是学校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文化、师资、特色等)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并意图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过程。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在取得进步与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误区,如品牌打造背后隐藏着短期行为;商业机构主导下学校品牌的策划异化为对学校的过度包装;学校品牌被简化为升学率、学校荣誉、物质建设的叠加等。审视学校品牌建设的现状,找到不足,超越误区,才能推动中小学品牌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误区审视
由于理论认识不足,实践经验欠缺,一些中小学在进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不仅降低了学校品牌建设的格调和层次,也无法达到相应的育人目标。
(一)重成人主导
学校品牌建设的成人主导,是指学校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以成人的思维、观点、方式代替儿童的视角和思维,使本应属于儿童的学校生活凸显出成人需求的倾向。学校品牌建设的目的,应是通过呈现学校的各方面要素,实现资源整合,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育人环境,由此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可以说,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即育人的过程。毋庸置疑,中小学品牌建设的主体(感受主体和使用主体),理所应当是校园人,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而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学生。在此意义上,学生的需求和特征应该成为学校品牌建设的基础。可实际上,众多学校的品牌建构过程却往往由成人主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动机出自校长意志。固然,校长在学校品牌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简言之,校长是学校品牌战略的决策者,校长是学校品牌形象的代言人,或者说,校长就是学校的品牌。[1]然而,校长的“雄心壮志”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而不是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在这种思维的催促下,品牌建设可能会演化成一种急功近利的追求和盲目无度的赶超。从实际操作来看,一方面,校长会倾力于打造充满“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学思想、校风校纪等软性资本;另一方面,校长可能会对品牌进行虚假宣传、片面炒作,把奖项、升学率、名师等所谓的硬性资本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这种动机下打造品牌学校的行为,脱离了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真实需求,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揠苗助长”和一种基于利益的急切追求。二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内容是成人话语。学校品牌建设的内容包括基础性物质建设和相应的文化建设,这两部分内容往往通过成人话语而具体呈现出来。一方面,不少中小学校通过理念“上墙”来彰显学校品牌的内涵。这些理念看起来口号鲜明、意蕴深刻,却多以成人话语为表达形式,生硬冷峻,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纳。另一方面,会在校园的显著位置放置具有正面意义的雕塑和彩绘等标识,如翻开书本的雕塑和追逐理想的彩绘等,以此鼓励学生树立高远的价值追求,表现了成人对儿童的期望。但由于其有意无意地拔高了学生愿景,导致这种倡导其思想的文化标识自然也就成为应景式的‘海市蜃楼”[2]。
成人主导的倾向表明,当前学校品牌建设存在组织不够科学严谨,内容说教偏多、驯化倾向严重的弊端。这样的学校品牌缺少童心童趣,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自然无法获得稳固的基础,更无法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重物质建设
很多学校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常常倾力于物质建设,包括校舍的改造、教学设备的完善、校园环境的整修等。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必要且重要的,然而,对于建构学校品牌来说却是不够的。倾力于物质建设常常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利用率过低。一些学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力图打造“整、全、新”的教育设施,然而利用效率却很低,有些甚至是为了建设而建设。于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学校的图书数量、类别达到了品牌学校的建设标准,但却因为图书馆(室)开放时间短,未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学生借阅率很低;虽然学校购置了先进的教育设备和信息技术装置,但却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应技术,更无法真正地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日常教学中。二是缺少系统规划。当前很多学校进行物质建设的一般原则是:缺少什么,建设什么;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导致学校的物质建设散乱无章,完全没有体系化设计,更不具备文化内涵。当我们进入所谓的“名校”,高大的建筑、崭新的操场、现代化的校园,带来的却是陌生感,压迫感和畏惧感。进入教室,有的是整齐摆放的课桌椅、“高大上”的投影设备,却少了呵护学生心灵的文化气息。物质设施设备的生硬叠加,并不能自然生发生活情趣,更无法让儿童获得家的感觉。于是,学生内心产生疏离感和排斥感,无形中拉远了与学校的距离。
学校进行物质建设是必要的,但盲目建设却是不应该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物质建设,将直接影响学校品牌建设的成效。
(三)重外在模仿
品牌建设本应切合学校实际,凸显学校特色,整合地方资源,经自主打造而成。然而,现实却是,学校多过分倚赖外部因素,生硬地打造学校品牌,既不切合学校实际情况,也不契合学校的发展轨迹。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从其它学校生硬移植。我们经常会获得很多有关明星学校的新闻,如北京十一学校、杜郎口中学、华德福学校、泡桐树中学等。随着心仪的明星学校逐渐被认识、被接受、被羡慕,也催生了一些普通学校打造品牌的愿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先到这些学校参观学习,再把获得的经验带回到自己的学校。学校形成自己的品牌,不仅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符合自己的校情。这意味着,每个学校品牌,都具有独特性。因此,短时间的观摩学习也许可以让参观人员感受到学校品牌的独特魅力,但是学到的经验却不一定能与另一所学校完全耦合。生硬的移植只能模仿其形,而不能学得其质,颇有东施效颦之嫌。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局限或不自信,学校会倾向于延请商业机构打造学校品牌。然而,于商业机构而言,逐利才是其本性。这决定其遵循的逻辑是商业逻辑,构建的学校品牌很难脱离商业气息。同时,商业公司多不具备专业的教育背景,很难从教育的角度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和合理规划。于是,我们会看到,现实中学校品牌建设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异化为辞藻的堆砌,完全脱离了学校的现实情况,既缺少教育的本真目的,也缺少学生的发展需求,更遑论打造真正的学校品牌。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学校品牌建设”异化为仅供查阅的“档案”,而与学校日常工作没有实质上的联系。
学校品牌建设过程中重外在植入的结果,就是让学校多了一套说起来完整、读起来流畅、看起来精美的理念包装,多了一套对外展示和宣传的“文化标志”。然而,由于其忽视了学校的内部要素,无法与学校教育进行啮合,降低了学校师生的认可度,凸显了学校自身的不自信。
二、误区超越
对物质建设、成人主导和外在植入的过度依赖,使得学校品牌建设发产了异化,遗失了本应具有的育人功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误区?
(一)以学生视角建立品牌基点
学校品牌建设首先应该是对内的,获得学生的认可;其次才是对外的,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学校品牌建设的首要目的理应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次要目的才是其它外在的因素,如学校的声誉、资源等。或者说,正是因为学校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由此建设的品牌才更加稳固。如果遗忘了这点,学校的品牌建设就失去了意义,甚至异化为逐利行为。
以学生的视角来建立学校品牌的基点,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内容上必须涵括学生需求。学校品牌包括丰富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等要素,这些都需要通过具体的内容来呈现。换言之,文化内涵只有依托于图画、文字、雕像等载体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因而,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并接受学校品牌的文化内涵,这些载体就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具有亲切、生活化、易接受等特点。这些内容的话语表达,要照顾到儿童的语言特点,具体形象、简单直观。其次,形式上必须保证学生的参与。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学校品牌建设是校长、教师的事,学生没必要也没有能力参与其中。其实,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更是学校品牌建设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因为一所学校的特色,无论以课堂教学为侧重点,还是以实践活动为成长点,抑或是以校本课程为着眼点,都需要通过学生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为了实现学校品牌与学生需求的耦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在走廊和墙壁上可以悬挂学生的书画、剪纸和摄影等作品,宣传橱窗应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天地;学校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建筑的命名,均可以向学生征集。只有当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不是基于校长和教师,而是学生的发展时,学校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也才能激活学生内在发展动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以文化建构涵育品牌特质
文化是学校品牌的灵魂,这已成为共识。从组织文化构成的角度看,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学校精神文化有着复杂的内涵,“既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意识形态观念,也包括学校成员的思维方式、情感模式”[3]。可见,如果学校品牌建设缺少精神文化这一维度,就只剩下徒有其表的“空壳”。为此,学校品牌建设需要以精神文化涵育品牌特质。
学校精神文化的获得,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历史积淀中生发。学校历史是学校品牌的生长点。学校的成长史记录了一所学校创建、发展和壮大的轨迹,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是学校历史传统和教育精神的相互映照,更是学校风格特色的体现。悠久的历史、杰出的校友、辉煌的成就等共同构成了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进而成为学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系统梳理学校的发展历史,深入挖掘和整合校史资源,本身就是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仅仅停留在挖掘校史资源的层面上还不够,还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生发出新的内容。只有这样,学校品牌才能不断找到新的生长点。第二,从地方文化中提炼。每一所中小学的发展都深深地扎根于地方文化之中,理应从中汲取养分来促进自身的成长。时下,中小学管理人员流行参观学习明星学校、品牌学校,希望可以通过移植其教学模式、校园文化设计等,完成自身的品牌建设,结果出现了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实际上,每一所学校具备的社会资源、成长环境、生源和教师素质等各不相同。正如中国俗语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宽泛地理解,这里的“水土”,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当地的文化传统与风物人情。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当然与“一方水土”存在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舍的联系。甚至可以说,一方水土特有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学校的特质,使学校因承载过往的社会变迁和文化传统而变得厚重深沉、源远流长。所以,只有立足地方文化,才能避免学校品牌建设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品牌建设之前,深入考察自身所处社区的文化传统、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打造出具有属己性和辨识度的学校品牌。
(三)以内在生成彰显品牌特色
“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是一种或多或少独立的事业。它的目的对其自身来说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最了解这些目的的人应该是最了解教育本身的人,也就是教师们。”[4]学校教育因其独特性,决定了学校品牌建设必须以遵循教育规律为前提,必须扎根于学校的内部土壤,必须采取内在生成的方式。
实现学校品牌建设的内在生成,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从教育规律中生成。教育强调学生生命的内在价值,它孵育鲜活的灵魂,珍视个体的差异,看护着具有流动色彩的独特生命体。可以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是制器。以此为基准,学校品牌建设必须满足这一要求才能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因此,培养具有高度同质性的学生,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更遑论建构适切而稳固的学校品牌。反观我们耳熟能详,多以高效率地生产“高考机器”而闻名华夏的“明星学校”,藉由对时间的榨取和重复的做题训练,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的“独木桥”。显然,这些学校曲解了教育规律,实现的并不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对分数的猎取。它们以扭曲的教育规律来打造“响亮”的学校品牌,受到了众多学校管理人员的追捧和模仿,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第二步,从校风校貌中生成。校风校貌是学校经过长期沉淀而形成的精神特征,它会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师生的认知,熏染师生的情感,外化为师生的言行举止。因而,校风校貌也是学校进行品牌建设的立足点之一。我们需要知道,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要往什么方向走?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有了什么样的校风、教风、学风?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对学校发展的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学校品牌建设之中,以此感染教师、鼓励学生,才能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独特的交往方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真正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学校品牌。
参考文献:
[1]张连生.学校品牌建设问题的“冷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1(5):41-43.
[2]冯铁山.校园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诗意[J].思想理沦教育,2013 (1)24-28.
[3]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9.
[4][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红,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