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实验教学以活化初中数学课堂
2016-05-14葛延军
葛延军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学生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数学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全面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课堂
数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运用数学实验,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发现新问题、新认识、新信息。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新问题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初中数学课堂进行实验教学进行探讨。
一、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对于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但是数学概念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理解认识上比较困难,往往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不大。数学实验往往可以避免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更加强调对知识的生成,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已存在的知识背景与活动经验角度,构建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以及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经过观察、实验、猜想、推导、归纳、交流与反思等一系列过程,在增加感性的理解认识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如无理数概念的学习。无理数也就是非有理数之实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学生对于这样的概念理解就非常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剪纸实验进行引导教学。在剪纸活动中,教师可以问学生将两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通过与同桌合作剪或者拼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然后看哪桌的方法最多?学生往往都很喜欢这种动手操作,往往会出现各种剪切和拼接。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拼接和剪切的结果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一是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么表示?(a2=2)。二是我们已经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可能是整数吗?三是如果不是整数,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大于1而小于2的分数呢?这样的问题提出,学生就会真实体会到了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不可以用有理数来表示,但它确实存在,切身感受到除有理数外还有一类数,那么就教师就可以提出无理数的概念,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无理数的认识理解。
二、通过数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体验数学规律、定理、公式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的根本则是“思维过程”,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的那样:“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在传统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对知识的讲解,往往忽略了教学原理的来龙去脉,使得感知和概括间的思维断层。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的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揭示获取知识生成规律的思维过程。如“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实验中要求全班每四人分为一组,每人准备边长分别为a、b长不一样的两个正方形和两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让学生把四个图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并计算拼出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组员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往往会得到(a+b)2;a2+2ab+b2,学生经历了将图形以及公式的产生过程建立了联系,从而就会对公式掌握得比较深刻。
三、通过数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的教学并不是知识的堆砌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实际进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并将现实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从而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理解,并且让其在思维能力、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能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画法”的学习。教师先让学生课前准备3张锐角三角形纸片、1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纸片。并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首先让学生将手中的3张锐角三角形纸片纸按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定义折叠,作出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结果学生在折叠过程中很快发现了锐角三角形3条中线(或高线、角平分线),并交于一点。其次利用课前画好的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分别作出它们的3条中线和3条角平分线,并画出直角三角形的3条高线,并提问学生: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3条高线吗?钝角三角形的3条高线交于一点吗?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结果就是钝角三角形的3条高线只能折出一条,还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无法折叠。通过动手折叠三角形的“三线”过程中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这样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嵇光.思维——初中数学教学的灵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7).
[2]刘书增.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