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退役士兵准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6-05-14赵静

亚太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模式人才培养

赵静

摘 要:本文提出准订单模式培养退役士兵,从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管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从资源共享、保障就业以及提高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准订单

退役士兵大多数与在校大学生同龄,思想较为活跃,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求知欲,并且多为男生,是药品生产企业良好的技术人员的后备军,医药作为泰州的支柱产业,大量药品生产企业对制药专业人才有持续的需求,顺应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省品牌专业的契机,提出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准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对退役士兵培训培养以及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发展进行一点思考。

一、准订单培养的实践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合作企业提供人才需求标准,由合作企业专家和本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小组,整合企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药品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分析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构建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统一的课程体系,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针对退役士兵准订单班的特点,不过分强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科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严密性,既尊重学习规律,又充分考虑药品生产企业实际,通过专业指导小组架起校企合作的桥梁,完成后邀请由非合作企业专家及兄弟院校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进一步论证、整改[2],并最终定稿。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建设上,以适应生产一线专业技术岗位要求为导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学习模块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主要包括公共课程、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部分,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化繁为简,遵循实用、够用、好用的原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专业模块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为基础,校企合作进入课程改革,引入本专业的先进技术及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拓展模块是在初步选择订单企业后校企深度合作开发的课程,在新校区的GMP仿真车间或合作企业进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现场教学法。

(三)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在教材建设上,优先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同时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和讲义,特别是符合合作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化教材的编写,教材以项目、任务划分教学单位,彻底贯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积极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建设教材开发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取自于工,用之于学,同时开发相应的在线共享课程,开发立体化教材。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采取多项措施加大专任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全面提高专任教师水平[3],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发挥专任教师的能动作用,借用企业的平台,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兼职教师的培养培训,灌输职业教育的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全面建立一支理论过硬、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兼教师队伍。

(五)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之外,还应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与渗透,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吸取诚信、质量、合作、敬业等优秀的企业文化[4],加强在专业课程中渗透药品质量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理念,加强在校园活动中增强与企业文化有关的教育,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适应企业的文化,更好的从事药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

二、准订单培养的进一步探索

(一)实现资源共享。合作的基础是共赢,如何加强共赢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在追求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如何发挥学校的优势,比如国家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实训室建设,购买的大量仪器设备有大量的闲置时间,可以为企业服务,企业人员与高校教师共同在实验室完成科研,有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也为教师参与横向课题提供平台。积极联系企业作为国培省培项目的培训基地,提高企业知名度,培养企业兼职教师。

(二)保障高质量就业。从源头做好准订单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从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着手,提高了学生对准订单企业的适应度,准订单模式也提高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和水平,对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的岗位有一定的普适性,有助于学生高质量的就业。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的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平等覆盖退役士兵群体,并且准订单班有企业设立的专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院的学生会、社团等各种学生团体也向准订单学生全面敞开,退役士兵有军旅生活经历,也欢迎退役士兵学生成立新的与军旅生活有关的社团,丰富校园生活,在社团活动中与在校大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分享人生的经历以及生活的乐趣。

当然,目前依然有很多问题制约着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加强政府协调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等。

参考文献:

[1]吴红霞.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王淑敏,荆蕊.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陈庆华,何素玲等.“优秀人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N].中国教育报,2015(4).

(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模式人才培养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