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语篇对比与翻译研究

2016-05-14姜春玉

亚太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韩对比翻译

姜春玉

摘 要:本文将从衔接、语境等多个角度对中韩语篇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关翻译策略,旨在为中韩语篇翻译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韩;语篇;对比;翻译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语言文化成为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重要基础,没有语言,其他都将无从谈起。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语言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之间交流障碍,由此,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学习韩语成为两国文化、经济交流的关键。而传统翻译研究过度偏向原文与译文的词、句子之间的对比,忽视了语篇翻译,使得文本翻译效果过于抽象,脱离文化背景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加强对中韩语篇对比与翻译的研究能够突破传统翻译存在的弊端,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衔接方面

所谓衔接,主要是将各个语句结合到一起的语法与词语手段的总称。它是语篇生成的基础,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就整篇文章来说,良好的衔接能够增强语篇的连贯性。通常情况下,衔接主要有照应、省略及替代五个途径。而要想达到翻译目标,需要找到韩语与中文两种语言在语篇上的异同点,并将此作为参考依据。

一方面,结构方面。语言是一个系统,涉及音位、语法等内容,在翻译中,如果截头去尾,将会增加读者对译文理解难度,对此应将语篇作为翻译的基础。同时在中韩互译过程中,除了人称需要照应,指示与零式照应也应得到翻译者的关注。其中指示照应主要是针对文中的事物与场所距离等进行翻译[1]。另外,还可以采取替代方式,借助某种形式取代上下文中的一部分,能够避免重复翻译问题的出现。如中文中的“来”、“弄”等词语在韩语翻译中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更多的是结合语篇的上下语境。省略与替代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在翻译时可以适当省略其中的一部分,且不会对语义产生影响。

如在一顶很大的布伞下,四小姐遇到了认识的人,是三个。

译文:

在翻译时,将其中的“是三个”省略掉,并未改变原意。

另一方面,词汇方面。词汇衔接是语篇词汇之间逻辑关系的具体表现。在具体翻译中,可以结合词汇搭配的大小等因素完成翻译工作。如汉语中的“头”可以作为量词,但是对于鸟类不能称之为头,而需要用只,而对于韩语来说,却恰恰相反。因此应结合语篇确定搭配范围及大小,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如

原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译文:

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应按照语言自身搭配规则进行具体的翻译,只有确定好语言搭配,协调语言之间的关系,才能够避免歧义问题的产生。

二、语篇翻译互文性

互文作为一种语篇中的基本特点,是语篇中不同的利益关系及意识形态的真实反映。通常情况下,互文文本并非简单的植入到某一语篇当中,更多是结合语篇内部逻辑关系等对文本进行重构,促使文本材料能够与整个语篇相协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篇是多种“声音”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独立存在;相反,其也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杂社会及政治话语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互文现象在语篇构建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其引述原意,但是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当中,仍然能够表达出其他方面的含义。

在众多中韩语篇翻译成果中,我们不难发现,语言翻译都是建立在互文性特点之上,翻译者或多或少保留原文结构的习惯。因此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可以遵循互文性原则,加强对原文与译文之间语言相通处的研究,找到二者的契合点,立足于翻译目标,促使译文能够满足读者需求,从而帮助读者了解更多中韩文化,提高翻译有效性,为两国友好交流做好铺垫。

三、联合语境

语境在翻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韩语来说,汉语词汇独立性较强,对语境依赖性相对较小,而韩语本质属于胶着语,与语境存在密切的联系。正是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韩翻译难度。因此加强对语境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翻译[2]。如“头”,其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量词使用,在翻译时需要结合文章语境判断词语的具体含义,不能够想当然。

情境语境是语篇的产生环境,在翻译时,虽然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场存在一定差别,语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翻译者可以找到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的不同,然后进行相应的翻译。语篇的重要功能在于其内部连贯性,也就是说读者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如果语篇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语篇的中心思想及文章主旨。作为语篇翻译的一部分,其主要表现在文本中相关的信息当中。因此对于中韩翻译来说,应建立在整个语篇基础之上,并采取互文等多种手段,兼顾对词语、语法等内容的分析,实现对整个语篇语境的总体把握,以提高翻译内容的精炼性。语境因素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并非制约关系,更多是让翻译者认识到客观事实,主动的利用语境因素和条件使用语言,重新调整和构建与原文相对应的译文语境,最终达到翻译等效性。可见,语境在语篇翻译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如何把握和利用这一特点将成为影响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

中韩在文化方面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对于中韩语篇翻译来说难度相对较低,要想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有效性,翻译者应加大对两个国家文化差异性与相同处的研究,丰富翻译者对中韩文化的掌握,从而为自身翻译提供更多支持。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渐融合,语言在其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中国与韩国隔海相望,无论是在经济交流、还是文化交流方面都需要语言的支持。因此翻译者要重视中韩翻译工作,由于文化是语言形成的重要基础,要想真正提高翻译有效性,翻译者需要深入到中国与韩国文化当中,找到两国文化的契合点,并结合语篇语境等要素,完成语篇翻译工作,为两个国家友好往来提供更多支持,从而在我国与韩国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

参考文献:

[1]黄玉花.汉韩语言对比研究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3):148-155+176.

[2]金玉兰.中韩语言对比性关系及其汉韩翻译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77-78.

(作者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中韩对比翻译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中韩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思考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