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再思考

2016-05-14钟剑灵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数学教学

钟剑灵

摘 要:利用“导学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在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基础上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要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给予及时、有效的科学指导;同时,“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都应建立在依据建材、升华教材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尊重数学教材。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小学数学;导学案运用

笔者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导学案”进行了审视与反思。现将个人感悟与体会总结、整理如下:

一、尊重学生主体不等同于教师完全放手

诚然,小学数学新课改运动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但与此同时,也做出了“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科学指导与帮助”这一重要指示。因此,要想实现对于“导学案”的合理、科学运用,作为教师必须坚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即当学生的独立自主数学学习过程出现认知偏差、理解不全面或者真正需要帮助时,给予他们最及时、最科学的指点、引导与帮助。

如在教“时、分、秒”这一知识点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以便实现对“时、分、秒”相关知识的深刻认知。可是,学生在同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却不时能听到“时重要还是分重要?”“秒的发音好像小猫在叫”等类似无营养的讨论。对此,我及时给予了他们正确的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关于时分秒的众多看法,可是,究竟哪些才是真正有价值、与我们的数学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呢?请大家翻开教师之前分发给你们的导学案,对比书上的‘学习目标进行认真的挑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得以及时的刹住了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开始按照教师的要求对比“导学案”中的“教学目标”共同筛选出了一些真正具备实际讨论价值的数学问题:

1.时、分、秒是什么计量单位?

2.怎样快速判断出具体的时间?

3.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

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们展开了具有实际学习价值意义的预习活动,不仅将他们自身的注意力从“时、分、秒”众多繁琐信息中及时的脱离了出来,转而开始真正关注“时、分、秒”这一内容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在确保学习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基础上,真正将导学案的良好作用进行最充分发挥。

二、运用导学案不等同于抛弃数学教材

教材是教师正常、有序展开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其编排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难易递增程度上都有着明显的规律,充分契合了学生的主观认知学习规律,本身就是一份很好的导学案,教师若是仅仅使用“导学案”教学一味忽视对教材这一根本性教学内容的合理使用,甚至直接抛弃,这无疑是一种买椟还珠、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如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结合数学教材,创造性地进行了导学案的编制:

1.什么是长方形?从课本p72页的图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教材中的做一做活动,尝试分析一下如下问题:

长方形有( )条边;四个角都是( )角;上下两条边( ),叫做( );左右两条边( ),叫做( )。

长方形有( )条边;四个角都是( )角;四条边( ),统一叫做( )。

2.怎么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呢?教材上并没有示范,大家能根据自己的预习活动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吗?

如此导学案实现了对数学教材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引申,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教材、导学案的基础上实现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知识点的更深刻认识与理解,从而为接下来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导学案的利用应能教会学生熟练掌握自主预习的方法及技巧

利用导学案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自主预习活动更具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为接来下具体知识点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工作。鉴于此,教师数学教学实践中就会有意识的教导给学生一定的“导学案”自主预习技巧:在拿到导学案时,应率先对其进行浏览式的快速阅读,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把握导学案背后蕴含的数学知识重点与难点所在;其次,对导学案上的细节性内容进行反复的细读与钻研。在此基础上,结合导学案内容的不同,教给学生不同的导学案预习技巧。如针对概念性较强的数学定义等,可一边对其进行认真阅读,一边用笔进行勾勾画画,勾出自己能理解的部分,画出凭借自己能力所不能深刻理解的部分,还可以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出、标注出自己的不解及疑问;再如,对于非常抽象性的数学公式,则教导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托,尝试进行拼、剪、折、对比等动手操作性质的实践活动……这些建立在导学案预习基础之上的方法传授,都为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切实进步与发展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导学案的良好作用。

总而言之,“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都应建立在依据教材、升华教材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尊重数学教材。如此,方能真正发挥出“导学案”的积极优势及作用,进而显著推动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切实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王萍.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2012(3):25.

编辑 王洁琼

猜你喜欢

导学案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