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堂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应用

2016-05-14马晶晶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微课堂教学案例小学美术

马晶晶

摘 要:自从我国开始实施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之后,我国各阶段的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美术对小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需要教师严肃对待。微课堂是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微课堂模式下,教师将重点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将微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美术课程中,可以使教师更方便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微课堂;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具备一些将来在社会立足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其中,小学美术这门学科极为重要。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课上应该学到的不只是画图,还应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部分实践能力。同时,小学美术课为小学生建立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是为了让小学生在紧张学习后得以放松,并能从美术学习中获取快乐。因此,教师提出了微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小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堂更好地学习小学美术。

一、微课堂概述

微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教学与媒体技术合理结合在一起,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围绕某一知识点开讲,最后通过精简的视频来记录完整的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课程45分钟讲述一个课时不同,微课堂只有5~10分钟,并且只讲述一个知识点。微课堂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自身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利用微课堂进行教学也体现了教师熟练的整合课程的能力和充满个性化的教学风采。

微课堂使用的教学视频围绕课本某一知识点,对其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该知识点。其具体表达方法有操作过程演示视频、知识点集中讲解视频等。当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中时,表达方法可以是画作鉴赏讲解视频、绘画技巧讲解视频和绘画过程演示视频等。因此,制作微课堂教学视频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

二、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的必要性

1.小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也很容易随时间的流逝分散。因此,对于传统课程一节课40分钟来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而微课堂教学视频一般为5~10分钟,能够在学生分散注意力之前讲述完某个知识点,对于帮助小学生接受知识有很大的效果。

2.小学生由于初上小学,没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较差,很难全面地接受较多的知识。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在一个课时内的较长时间里讲述各种知识,并不能全面考虑到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微课堂教学视频具有针对性,一个视频的内容即为一个知识点,内容相对精简,而且学会一个知识点后再举一反三,学生容易接受。

3.当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教学时,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的新奇感,从而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对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起到启迪的作用,让教师对于课堂讲解产生新的想法并有效应用于其中。

4.教师在传统美术课中的教学方式一般为讲解绘画技巧、鉴赏课本插图、绘画过程演示以及绘画作业讲解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乏味,而且很难吸收到感兴趣的知识,失去了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所该起到的作用。而微课堂教学视频则相反,其制作初衷便是为了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它采用了现代化的制作方法,生动地将知识重点浓缩在一段视频中,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微课堂应用准则

1.教师在制作微视频之前,必须确定使用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目的,就是将关于美术课本的知识提取重点,并设计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讲解收录到视频中。在这种要求下,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美术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并对症下药,予以引导,从细微之处入手,从而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2.对于微课堂的教学视频内容,必须联系课本知识将其完整呈现给小学生。因为课本上的知识经过教育家和学者的反复钻研,已经十分科学合理,而网络上相应的教学视频由于着重讲解各知识点,难免不太连贯,因此,教师需要负责将视频合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课堂中。

3.教师自身应当经常更新教学视频,探索更加新颖有效的视频用语教学,并且对于学生经常观看的教学视频应当予以重视,将其作为重点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

四、微课堂应用教学案例

1.示例一:以《剪纸蝴蝶》课程为例。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考虑到这一课程的需要,提前准备好安全的剪纸工具,做好安全措施。准备微课堂使用的教学视频时要考虑视频内容对于小学生操作的可行性,尽量选用安全隐患较低、动手能力较为合适的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蝴蝶图片以及剪纸过程演示,要求小学生在细心观察剪纸过程,然后选取蝴蝶样式,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剪纸。整个动手过程中,教学视频内容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示例二:以《美丽的丝巾》课程为例。通过视频中对丝巾的折叠和浸染,可以充分满足小学生对于课程的新奇感,从而产生兴趣。教师在整个课程要为学生示范如何操作,但不可过度参与,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需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的。通过此次微课堂视频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小学美术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为小学生日后从事设计美术类行业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需要通过微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的应用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对小学美术的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松梅.新课标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3(9).

[2]邵宇新.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1).

编辑 王洁琼

猜你喜欢

微课堂教学案例小学美术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微课堂”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影响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优化高中化学 “微课堂” 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