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增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5-14赵莺歌

亚太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兴趣

赵莺歌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人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和重视逐渐提高,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学科,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对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和掌握的情况产生影响,化学的科学性比较强,对于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意识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效果,甚至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课堂有效引入、有效提问、有效演示、有效探究、有效作业等方式,增强了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兴趣

要实现良好的化学教学效果,就应有科学的教学过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启发,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化学知识间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教学中,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化学能力,促进有效性学习的顺利实现。

一、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构建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有效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构建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绩效在课堂:①充分相信学生,优化学生综合能力,要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提高效率。充分做到给学生四个机会:看书的机会,思考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动口的机会,避免过去“满堂灌”教学方法;②充分调动学生,优化教学过程:要做到教师精讲多练,学生有效训练,充分肯定学生,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评价,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提高效率。要把课堂练习的形式激活,使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思维,勇于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③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将直接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教师能否树立全面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1.有效引入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化学教学的引入将直接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科学的设计导入内容,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的投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化学,就需要对化学课有兴趣。能否让学生对化学课感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效果及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化学实验产生的一系列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如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爆炸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好学”。例如在讲述《指示剂》的内容时,可以用“斩妖术”的故事来引入。古代的神汉和巫婆当谁家有人重病不起时,他们便会说是妖魔在作怪。等你相信了他们的说法,并请他们来驱魔时,他们就会穿起奇怪的服装,摆起“神桌”,扎好一个草人,并在草人身上糊上黄裱纸;随后口中念念有词,装出神仙附在自己身上的样子,拿起“神桌”上的“宝剑”,在“仙水”里沾一下,向草人刺去。随着“滋”的一声,在“宝剑”刺入的部位,立即显现出鲜红的血痕。那么到底是不是妖怪被刺死了呢?当然,它只是一种骗术,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我们便能解开这个谜,学生一下子对今天学习的内容充满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理。

又如,在教授《燃烧》这节课时,教师就通过讲述考古学家发现古墓这个故事进行导入,古墓发现考证后,他明确了墓里面是一位一千多年前的王侯,在考古学家打开墓门时,吓得魂飞魄散,因为在棺木的上方有一盏灯还燃烧着,他很害怕就赶快逃离了,而几天之后其他考古学家进入墓中却没有发现有燃烧的灯,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会很好奇,愿意参与到问题研究中,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揭开谜底,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渐浓厚,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加有效。

2.有效提问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不同的问题所引起的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是不同的,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方面的作用也不相同。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仔细分析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基础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在备课时重组教材结构,并拟成一个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与问题发生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教学中应尽量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的特征:

(1)具有适宜的难度;(2)具有合适的梯度;(3)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

要避免:①预设过于严密,缺乏弹性。

②课堂结构不紧凑,知识点的衔接不流畅。

③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为了达到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是好表现自己。

④不能启迪心智的无效提问

例如,在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提问:(1)生活中空气)是否存在,并以怎样的形式存在?(2)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成分的存在?(3)怎样讲空气中的氧气抽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情况?(4)影响结果的因素?[1]通过有效提问,使学生更好的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实现其有效性。

3.有效演示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演示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应对实验进行演示,对实验的操作流程、步骤、实验现象等进行准确的操作和表达,对于部分演示实验的装置或者操作进行适当地补充或者是改进,使实验的效果能够更强。

例如在学习分子与原子的问题时,教材中直接将一小杯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罩在一个大烧杯让学生观察,这样时间比较长,而且后排学生很难观察到,教师可将实验稍作进,将酚酞试液换成用铁丝和棉花扎成一束花,然后在棉花团上各滴几滴酚酞试液,这样一来更易观察,能够使学生对分子的运动有更加形象、生动的认识和理解。再比如,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对白磷燃烧演示的实验进行改进,通过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就能够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只要同时满足燃烧的3个条件,任何时间,任何地底点,燃烧都会发生,通过实验的演示,学生记忆的会更牢,理解也更加深入,化学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有效。

4.有效探究

化学是一门探究性比较强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探究。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科学的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这个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先演示CuSO4与NaOH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有无变化,通过探究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一是Na2CO3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关系二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关系。让学生带着探究的心理去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5.有效作业

要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也需要保证作业的有效性,通过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为学生设置科学、有效地作业,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化学知识,能够对化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以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调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外调查中,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走访调查等获得问题解决的办法。例如在学习完燃烧与灭火的问题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组成小组通过调查走访、阅读报纸材料等,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灭火的方法,附近发生的火灾、起火的原因、防火的措施等,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书写报告,向其他同学、教师或家长宣传防火、灭火的知识[3]。通过实践学习和体验,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入和深刻,更好的体会化学知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引入、提问、演示、探究、作业等有效性,从而使化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彩霞.关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中旬),2014,4(4):464.

[2]刘春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29):85.

[3]杨传宇.探析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之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7(7):159-160.

(作者单位:北海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