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意识缺失问题研究
2016-05-14程爱红
程爱红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主体意识、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都得到了加强。整体上来说,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得到了加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发现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教材中生命意识的缺失,并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既有教材编订的问题,如重视经典引用等,又有传统观念因素,如重生轻死等,以及教师重技能轻素养的观念等,都是造成生命意识的缺乏。基于这样的状态,教育工作者应作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生命意识;小学语文教材;课堂教学
据一项调查显示,语文教材中直接描写自然生命的课文不足3%,即使加上赞美生命的文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仍然不足5%,这样的比例在语文教材中足以使之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本文旨在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语文教材中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解决策略进行思考,以期为日后语文教学工作作出有益的启示。
一、语文教材中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教材中引用文章注重名家名篇
注重对名家、名篇的引用,是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然而在我国传统观念中,能够成为名家名篇的,大多数都是有深刻寓意的文章,直接描写动物或者植物的文章很少。另外,学生年级稍高一些,古诗在语文教材中就会占据一定分量,课本中对于写景状物的小品文的收录会随着课文数量的减少而下降。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外国经典课文中蕴含的生命观与我国不同,因此在学习中如果教师处理不当,非但不能助力生命意识的培养,反而会成为阻力,甚至导致学生遇到压力时走向极端思想。
(二)应试教育下教学的指导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应试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与教材的组织工作最终指向的都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体现在对分数的追求上。这种教学思路一方面造成教材组编时的倾向性——选择一些有较深内涵及较多修辞的文章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上的引导、人文上的关怀。
(三)教育工作者对生命意识认识的缺乏
生命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意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也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是对学生爱的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教育界普遍以考试为指向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灌输,忽略对学生情感、心理的关注。教师本身也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是教学中的一大偏差,也是教材生命意识缺乏的催化剂。
二、解决教学中生命意识缺乏的策略性思考
(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生命意识的补充
教材的改革也许在短期内并不能完成,但在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生命意识,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尤其是关于生命的一些观念。有时候,中国古代诸如“士为知己者死”,以及外国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死等,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在遇到压力时走上极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另外,教师个人的素养,包括衣着打扮、思想品质等,积极向上的表现能够为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榜样,对学生的品质的养成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实际上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
(二)充分发挥阅读的力量
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课上,但语文素养的养成却是在课下的日积月累中完成的,因此面对教材中生命意识内容的缺失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下的阅读推荐加以引导与补充。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较为精巧的小品文推荐给学生阅读,或者诸如《昆虫记》等名著,都可以补充给学生,并定期抽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对最近阅读的知识进行推荐与交流,通过学生阅读来补充生命意识。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生命意识包括悲悯意识、善良意识、整体意识等多种综合素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就要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多方配合的结果。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但社会道德却逐渐沦丧,人们之间的冷漠、对生命的漠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恶性社会实践已经说明了问题,因此对于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人文学科基础的语文学科,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依托于语文学科教学。教育是需要交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材的缺陷难以补充,但人为的努力才是生命意识培养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作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岳龙.关注生命:教育的本真[J].现代教育论丛,2000(4).
[2]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J].现代教学,2005(10).
编辑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