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工子女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干预措施

2016-05-14何开莲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学困生

何开莲

摘 要:随着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入城市务工,伴随而来的是增长的民工子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学困”现象最为突出。现立足于民工子女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

关键词:民工子女;学困生;干预措施

学困生是指那些虽然智力发育正常,没有任何感官障碍,但是在知识、能力、体质等综合要素的结合方面存在缺陷,不能够有效开发智力水平、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他们集中表现出丧失学习动机、出现认知障碍、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公开与老师进行对抗等行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参与城市建设,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纷纷进城务工。跟随父母进城的孩子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突然来到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他们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在学习上存在明显劣势。民工子女出现学困现象比较严重。

一、造成民工子女学困生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父母的个人道德、文化水平等个人特质以及家庭环境都直接反映在孩子的教育上。务工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是民工学困生出现的家庭原因。

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养而不教育:许多民工家庭在把孩子送进学校后就觉得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再是自己的事情,家长只需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不流落街头就算尽到父母的责任了,他们不过问孩子的学业;(2)错误的教育:家长采用错误的教育方式,不注重耐心引导,忽视沟通,动辄打骂,给孩子的心理、身体都带来创伤。

(二)社会因素

社会是个大染缸,经济发达的城市与民工子女的家乡相比有着更多的诱惑因素,网吧、游戏室等对于孩子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容易使孩子丧失学习积极性。而在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的遗留影响下,城市居民对民工都有着强烈的排外情绪,这样冷漠的生活环境也会使孩子滋生自卑心理,影响到学习。

还必须提到教育公平这个因素,现在还有教育行政部门面向民工子女收取借读费、插班费,迫于生活压力,许多民工选择将孩子送入民工学校,而民工学校在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都与当地学校存在差距,直接体现在教学质量上。

(三)学校因素

为了保护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缓解地方学校教学压力,不少地方部门都针对民工子女开办了相应的民工子弟学校,安顿民工子女入学。但是民工子弟学校无论是教学环境、教学场所、教学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不尽如人意,很难让学生安心学习,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教师没有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这些都直接影响民工子女学习效果。

二、针对民工子女学困生的干预措施

从民工子女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分析,要想解决民工子女学困生问题,必须从家庭、社会、学校综合考虑,创建一个有利于这群特殊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保障孩子必要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及时沟通,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父母要及时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注重言传身教,积极主动学习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有效指导家庭教育。不要忘记多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就孩子教育问题多沟通,形成家校联盟,合力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首先,针对引诱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坚决打击,惩恶扬善,肃清社会风气;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要平等对待民工子弟学校和当地学校,统一管理,划拨资金扶助其完成正常教学设备的配备,改善其办学条件,同时在师资分配等问题上综合考虑,不区别对待,真正做到教育公平;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用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指导学困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逐渐融入城市生活,寻回自信心。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在学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困生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工作,努力为民工子女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校风、班风建设,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视情况来加强和农民工子女的沟通,了解他们所想,了解他们所需,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案。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教育,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所在,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方式上要照顾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施行分层教学。传统的班级授课将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刀切,学困生本就处于学习困难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很难跟得上教学步伐,这就需要教师对学困生有更多的关注,因人施教,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信心。

民工子女学困生也是我们祖国未来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他们的健康全面成长不仅仅是其个人、家庭的事,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如何有效转化民工子女学困生,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8(4):13-21.

[2]郭晓飞.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86-87.

编辑 徐 婷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学困生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强迫症现状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