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实案例的教学审视:小学英语教学实现情感穿透的若干路径
2016-05-14王洁
王洁
摘 要:透视小学英语课堂,很多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虽然广大英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并不领情,英语教学举步维艰,收效甚微。这跟英语教学缺乏情感教育,忽视学生良好学习情感培养有关。通过三个典型的案例,在激发兴趣、转变观念、和谐关系以及利用同伴交往上做了一些尝试,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情感穿透,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穿透;途径
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多年,获得了一些荣誉,也从英语教学中获得过许多乐趣。然而走过二十多年,竟发现自己不会教英语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我缺乏了教好英语的自信。近几年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担任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虽然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可是任教班的学生普遍厌学情绪严重,且一些毕业生回校探望老师时,也反应进入中学,英语较之语文、数学,更难适应和把握。是什么使我们的英语教学举步维艰,收效甚微呢?无数个疑问伴着我一路体验,一路感悟,一路成长……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在教学中适时实现情感穿透,才能改变目前的情况。
情感感化:在师生关系的和谐帮衬中实现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适时激发。
【案例】
Jack是个沉默寡言的小男孩,上课时他从不正视老师,当我找他谈话时,他要么面无表情,眼神阴郁地盯着你,要么头一低,任你讲再多的话都不理睬你。自然,在课上你的任何活动都得不到他的回应,课后你也收不到他的任何作业,他就像是一个生活在套子中的人。
【分析】
通过跟家长沟通,发现Jack有个对他关心过度的妈妈。他的妈妈是一位幼儿园的老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要强的妈妈就预先在家教会Jack上课的知识,所以到了学校,听课对于Jack来说,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在小学的中低年级,Jack就是通过这种奇特的“教育”完成学习任务的。可到了高年级,妈妈的知识储备已经跟不上学校的要求,特别是英语,妈妈更是无从下手,需要靠Jack自己学习,而对上课没有听课习惯的Jack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老师看着他的这种状况也非常着急,在学习中给了他更多的关注,但处于青春期的Jack误解了老师的关心,认为老师始终在针对他,情感上产生了障碍,又缺乏学习方法,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
【策略】
1.语言沟通:抵达学生理解学习的触点
在与Jack妈妈的沟通中发现,孩子对英语学习非常排斥,特别是口语交流。他认为老师课后让同学轮流用英语问他“Whats your mothers job?Does your father get up earlier than you?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之类的问题,有侵犯他隐私的嫌疑,老师明明知道父母的职业,也了解他的课后活动,为什么要让同学来问他呢?而且,老师经常关心他作业的完成情况,上课还不断提问他,这不是有意让他出洋相吗?看来,Jack的抵触情绪是非常严重的。我想,注意自己语言的质、量、度,把握好跟孩子交流的尺度,和谐师生关系是改变Jack学习状况的第一步。首先,我非常诚恳地跟Jack妈妈作了沟通,简洁明了地向她解释了让同学跟Jack英语交流的原因:因为课上Jack从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课后老师就让学生互相提问,以此来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而问的问题是随机的,这跟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有关,绝没有要窥探别人隐私的意思。而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他,检查他的作业旨在提醒他认真听课和完成作业。这番谈话,希望父母能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配合学校教育。接着,在安静的心理咨询室,我用Jack理解的话语跟他交流,特别是对他比较在意的两点作了解释,缓解孩子的压力。虽然,在谈话过程中Jack没有更多回应,但我看到了Jack释然的目光,他的神情不再紧张。之后,Jack妈妈也反映:孩子回家抱怨少了,对立情绪减少了,对英语也不再排斥了。
2.角色转换:扫除学生主动学习的盲点
回顾Jack前几年的学习,完全是跟着学,妈妈把知识嚼烂喂给他,他不需要任何主动地参与。我觉得,要使他学好,家长和老师必须对他的学习活动无为无治,要让他形成“我要学”的内在动力,满足他的学习需求,使他进入“我要学”的境界。所以,我跟Jack妈妈沟通,让她放手,让孩子自己听课学习,自己记录并完成作业,学习上的事由Jack自己完成,而父母更多的是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关心、了解,疏导他的情绪。于是,妈妈战战兢兢地放手让Jack自己记作业要求、听课、完成作业,我在课上也给了他更多的帮助,采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提醒、鼓励他重拾信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虽然,Jack的第一次记录漏记了两项作业,订正的作业依然错误百出,但是他勇敢地跨出了“我要学”的第一步,这对今后的学习一定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张佳敏.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探究[J].学子:理论版,2015(19).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