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叙事与灰姑娘故事

2016-05-14李妍周小春苏新明

文学教育 2016年8期

李妍 周小春 苏新明

内容摘要:在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理论中,元叙事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以利奥塔为代表的一些哲学家向元叙事宣战,他们倡导多样的小叙事。而以詹姆斯为代表的哲学家则坚决拥护元叙事,并强调其存在的必要性。除了在哲学和历史的范畴,元叙事也被用于文学理论批评中。不同版本的灰姑娘故事就体现了元叙事对小叙事既有专断也有参考功能,也正是元叙事的这两个功能造就了既经典又多样的灰姑娘故事。元叙事的专断和参考功能决定了我们有两种方式来看待这个概念。使用它还是摒弃它取决于特殊的情景和我们的需求。

关键词:元叙事合法性 灰姑娘故事 叙事参考 叙事专断

一.元叙事的定义和讨论范畴

“元叙事,通常被叫做‘大叙事,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这一术语是由法国哲学家利奥塔[1]在1979年首次提出的。根据利奥塔的解释,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2]

元叙事通常被放在历史和哲学的语境下讨论,它们“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所进行的大胆设想和历史求证,它的产生动机源于对人类历史发展前景所抱有的某种希望或恐惧,总要涉及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结局,总要与社会发展的当前形势联系在一起,往往是一种政治理想的构架。”[3]利奥塔认为“‘社会现代性的最主要部分是大叙事构成的,但后现代主却是以怀疑大叙事(进步、启蒙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为特征的。

“利奥塔提出大叙事应该让位于‘小叙事,或者说是更谦虚的、“地方化”的叙事。“小叙事”可以“把目光聚焦于单个的事件上,从而把大叙事抛弃。”[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5]坚定地支持整体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坚决抵制历史是随机的这样一种想法。他相信社会的整体模式,认为历史是一个由阶级斗争组成的连贯的叙事。詹姆斯对文学文本解读的出发点是首先承认文学文本的自我整体论功能,然后根据常规的背景来理解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必须要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它意味着一个单一的这个整体论作品必须放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下去理解。

二.元叙事在灰姑娘故事里的合法性

1.从利奥塔的观点看

利奥塔对元叙事抱有怀疑态度。在他看来,创造、解构,自由表达是必须的。并且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发展。至于元叙事的合法性,利奥塔并没有否认。他一直在倡导的是削弱其专断性并给创造性提供更多可能。以灰姑娘故事为例,多数版本和变形都保留了相似的母题。然而,还是有一些例外的,它们尝试着结构早期版本中的母题、见解和风格。

格林兄弟版本的灰姑娘故事对一处情节进行了更改,有一些情节是新加的。如:有魔法的精灵之母变成了灰姑娘母亲坟前的一个魔法树。在这个版本中,继姐妹跟灰姑娘没有血缘关系,这让她们之间的手足相争不那么让人揪心。这对孩子来说更好接受。除了修改,其中也加入了新的母题,如继姐妹削足适履,她们的眼睛被鸽子啄掉。格林兄弟版的灰姑娘故事显然注入了新的血液。

尽管灰姑娘故事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转变命运的故事,毫无疑问女主角被描绘成一个脆弱的、不能自救而需要被拯救的人。即便作者们不是有意为之,多数版本暗示了一个信息——女人的生命是由男人主宰的。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那种描述女性渴望被男人拯救的叙事是对女人的自立自强的一种侮辱。因此一个传递与传统版本相反信息的版本出现了。在约翰·加纳[6]的《蓟花女孩格杰恩》中,更多大胆的想法出现了,女主角尽管境况悲惨,仍然保持乐观。她从不沮丧,也不向往更好地生活。她只是想去更多地方看一看。女主角非常自重并毫不在意王子的高贵出身,王子不仅仅被她的外表吸引,更是被她的自尊和独立吸引。这个故事没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讲述,它删减了很多版本的灰姑娘故事中含有的一些主要的母题,在《蓟花女孩格杰恩》中,没有继姐妹,没有水晶鞋,只有她和恶毒的继母之间的争执。故事线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由在舞会上和王子见了一次面到借助精灵的帮助与王子见了三次面。这些大胆的改变反映了作者的创造性以及对灰姑娘故事的元叙事的挑战。

除了母题、观点,灰姑娘故事的风格在多数版本中也没有任何变化。大多数版本都是采用了叙事的风格,这也是童话故事通常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对一些现代的读者来说稍显无聊。安妮·萨克斯顿[7]就是其中一位。她认为童话故事不一定就要用一种死板的叙述方式呈现。因此,她用诗歌方式呈现了灰姑娘故事,引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激烈讨论。

尽管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新颖之处就断定它们比传统版本更好,但是这些尝试展现了思维的改变和解放。

2.从詹姆斯的观点来看

詹姆斯认为任何文学活动都是在一个历史继承性的话语当中的。文学作品的文体、形式,和内容都是在之前的作品上改良得来。新想法也是由现有的知识结构衍生出来。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没有任何参考和知识,我们怎么解决任何问题?他指出价值和知识都是服务于我们思维和行为的元叙事,没有新事物的创造是可以不借助参考的。这种表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合理的。就像灰姑娘故事,它在各个州传播,有些母题在不同的文化中也保留下来了。在早期的中国版本中丢失的小鞋子在很多欧洲版本中也保留下来了,尽管在这些文化中小脚并不是美的标志。这种细节显现了新老版本之间的连贯性。它揭露了一个事实——一旦一个文体或形式被大众认可或流行起来,它就成了元叙事,并为之后的叙事提供了参考价值。

事实上,在不同的情况下,利奥塔和詹姆斯在这个问题上都有道理。对于大众来说,任何有益的事情都是好的。就像没有必要因为捡了一个苹果就丢了一个橘子,我们可以享用两者。如果我们迷失了,需要指引来找到新的路,我们应该求助于旧的法则和价值以作参考。相反,如果我们感到禁锢或是限制,而现行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我们,我们应该勇敢地解构并自由地思考。元叙事的专断和参考功能决定了我们有两种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使用它还是摒弃它取决于特殊的情景和我们的需求。

三.结语

灰姑娘故事作为最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之一,包含了童话故事所有的必要元素。世界各国有数百种版本的灰姑娘故事,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有教化功能。它们企图传达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息。如果我们仔细看童话故事,我们会发现大多数都有这样的功能。它们尝试教化人们。善有善报实际上就是一种元叙事。因为元叙事的精髓就是能解释知识和经验的人类智慧,因此,不是童话故事有教化的功能而是元叙事。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元叙事,它有理论论据支撑。而意识形态的追随者会找出各种形式的证明来传播其中的思想。这些证明和论据都指向一件事——这个意识形态。因此,在一个元叙事的范畴内,所有的叙事都指向它。而元叙事对他们都有参考功能。

关于元叙事的合法性,也有趋于两极的看法。利奥塔认为元叙事已经丧失了它的合法性。而詹姆斯认为元叙事正在发展,而且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不管语言变得如何的多样,每一个部分都存在于,并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被研究,而这个更大的语境就可以被看做是元叙事。两种观点在特定的情况下都很有说服力,都能站得住脚。

参考文献

[1]利奥塔即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年~1998年),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

[2]引用自百度百科元叙事词条。

[3]引用自百度百科元叙事词条。

[4]引用自百度百科元叙事词条。

[5]弗雷德里克·詹姆逊(1934.04-)美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

[6]约翰·加纳(1933.06-1982.09)美国文学评论家。

[7]安妮·萨克斯顿(1928.11-1974.1

0)美国诗人。

(作者单位:装甲兵工程学院基础部外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