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2016-05-14王松媛

文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华文化

王松媛

内容摘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学习汉语,出现了“汉语热”现象。然而,汉语的学习不单只是语言教学,还应渗透相应的中华文化。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外国学习者应以文化为依托学习汉语,避免“文化休克”现象出现。本文旨在分析中华文化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探讨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策略,使更多的外国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华文化。

关键词:中华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传播 孔子学院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全球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同时,随着孔子学院在海外的蓬勃发展,使得中华文化开始走向国际,逐渐地,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巨大提高。近年来,中华文化传播逐渐成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背负着重要的使命即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也为各国朋友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所有的进步,也再次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不得不在如何有效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华文化上给我带来更深的思考。

一.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张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古代的文化,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宗教、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戏曲、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技、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礼仪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十个方面。中华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演变,已有了自己的特点和核心价值。总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倡和谐共处,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个人追求方面,中国人热爱生命、勤劳朴实。

2.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太多的重视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忽视了文化的教学。我们都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必然会引发文化休克现象的产生,导致外国学习者缺乏语言文化背景,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这样的语言学习是失败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教学,这也正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使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

3.中华传统文化传的播意义

目前,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出现了“文化赤字”现象。这种“文化赤字”是指中国文化产品和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力有限,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图书、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的进口多出口少。因此,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消除文化赤字,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孔子学院

1.孔子学院的产生与发展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设在125国(地区)共500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0所,非洲32国46所,欧洲40国169所,美洲18国157所,大洋洲3国18所。孔子课堂设在72国共1000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瓦努阿图、格林纳达、莱索托、库克群岛、欧盟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8国90个,非洲14国23个,欧洲28国257个,美洲8国544个,大洋洲4国86个。

2.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上具有重要意义,相应地对外汉语教学也肩负起了重要任务。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足以说明中华文化在海外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也为世界各国开始关注中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孔子学院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传到海外,有利于树立我国以和为贵等良好形象,同时有助于促进和谐世界的发展,正符合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除此之外,也有助于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中国,将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最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

1.开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桥梁,我们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作用,加深汉语国际推广的力度。孔子学院旨在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使得各国人民真正的了解中国,加强中外的交流合作,从而与各国建立和谐的友好关系。因此,应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开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并在各孔子学院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交流活动。

2.拓宽渠道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

目前,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已走进中国的汉语课堂来学习汉语,因此,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注重留学生的文化熏陶。课堂上,除了语言的学习,应加强文化传播,增强留学生在课堂上的文化感知能力;课堂外,积极组织来华留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为留学生创造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外国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依靠兴趣作为强大的动力,学习者才能在学习汉语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3.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快乐汉语》等这类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电视节目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其传播过程中扩大了中华文化海内外的知名度,因此我们可以增加对外文化输出的电视节目;另外,加大文化传播的网络建设,继续完善网易公开课的建设,使得外国的汉语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就能体验到纯正的中华文化;了解国内外新的教学形式,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利用影视作品来传播中华文化,加大留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感知。

总之,对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诸多借鉴。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单是让世界人会说汉语,更是让我国博大精深的优良文化散布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人民真正的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吴勇毅.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李鸿亮,杨晓玉.全球化时代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华文化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孔子学院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孔子学院办学模式的第三方介入研究:基于美国的分析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汉语热”面面观
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