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

2016-05-14陈晖

中国教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图画书图画教室

陈晖

图画书,英文名称“picture book”,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广义的图画书概念内涵丰富、种类多样,有文学故事、科学认知两个分支,包括概念书、字母书、立体书、玩具书等特殊品种。图画书又被称作“绘本”,而在中国大陆读者的理解中,等同“绘本”概念的图画书,主要是指儿童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y book”—“主要是透过一系列的图画,结合较少的文字或甚至没有文字,以传达讯息或说故事”的一类图画书,像《小蓝和小黄》《雪人》《猜猜我有多爱你》《小房子》《爱心树》《黎明》《生命的故事》等世界各国经典和《荷花镇的早市》《团圆》《安的种子》等中国原创作品,都是受欢迎的图画书。

对于图画书这种读物形式,国内外研究者已达成的共识包括:图画书是“图画”和“文字”结合而成的“复合”文本,通常由“图像”和“语言”两个符号系统共同呈现;图画书作品会反映特定时代和社会的文学、美学、教育学理念,体现作者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艺术趣味;图画书主要为儿童创作,但许多作品适合并拥有大量成人读者;图画书艺术的新颖、独特、广阔、丰富与深刻,决定了图画书的阅读和鉴赏、图画和文字的解读、理解、感受和评价,需要专业的理论指导及艺术经验的支持。

儿童的图画书阅读

儿童是图画书主要的读者群体,儿童对图画的叙述与表达有着天然的、有时比成人还要敏锐的观察、发现与领悟能力,但成人为儿童讲读是图画书基本的阅读方式,儿童特别是幼童的图画书阅读通常需要成年人参与。与文学作品主要以语言文字表现不同,图画书采用图画和文字两种符号系统,独立又共同叙述故事,在图画书阅读中,读者无法同时欣赏图与文,只能先看文字或先看图画,在图文间穿梭交替;图画书图文关系存在着彼此的交错、避让、咬合,有着对应或不完全的对应;图画书文字简约、细节丰富,图画和文字中还经常隐藏着某种隐喻与暗示,这都让图画书阅读过程变得比文学作品阅读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无论识字与否)在图画书阅读中需要成人的支持,从根本上还是源于图画书的特殊艺术构成,源于图画书图文复合文本形式,源于其包括视觉及造型艺术在内的欣赏内容与欣赏方式。

儿童对成人图画书讲读有更倾向于心理和情感层面的期待和诉求。在图画书阅读中,儿童需要和成人一起经历阅读过程、唤起体验、增进趣味,享受亲密的情感氛围及沟通交流的愉悦,分享彼此的发现和体会,共同探索共同发现,这些都构成和加深了儿童阅读图画书的快乐体验。图画书讲读这一方面的目的和价值需要我们加以重视,不仅是在家庭开展的幼儿亲子阅读中,而且在学龄儿童的教室里,呼应儿童阅读心理、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也应确定为教师为学生讲读儿童图画书的出发点和重要目标。

随着图画书越来越成为儿童教育资源及学校的课程资源,教学性质和教学方式的图画书讲读模式开始建立并广泛应用,教师和教育意识强烈的家长倾向于接受“阅读→理解→讨论”的图画书讲读模式。如何让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贴近图画书最为突出的独特创意、设计和个性化风格,让学校儿童开展凸显特色、具有效能的图画书阅读活动,既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快乐、培养阅读兴趣及习惯,也让他们通过专业指引欣赏图画书的艺术,提高阅读品味,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图画书是优质的儿童教育资源,首先在于阅读图画书能够“连接并有效激发”儿童的视听阅读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综合发展他们的多元智能。这可能是儿童阅读图画书的客观功效,但儿童自身并不会主要为了这种功效而阅读。我们用图画书作为教育资源时,要注意到他们阅读的主观愿望,他们希望通过阅读图画书满足的各种需求,包括追求娱乐、游戏及情节的乐趣。我们不能把学校所有的图画书阅读都变成学习性、训练性的课程或过程,哪怕在课堂上,我们也应尽可能尝试让儿童进行有别于普通学校阅读教育的“快乐的、自主的、适合于他们个人的图画书阅读”。

教室里图画书阅读的理念

学校及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无论是以校本课程形式还是以教学研究课形式呈现,从性质上看,主要还是课外阅读向课内阅读教学的转化和延伸,不应或不必等同于基准的语文教学或讲授课程,也不适合进行与语文课文(含儿童文学作品改编课文)相类的教学效果评估与评测。这样性质的定位,会保留并突出这类图画书阅读课程的特色,为教师和学生在相关课程中的教学行为预留出开阔的、自由的空间,将师生多种形式的共读、各种组合的互动讨论、学生个体反应的展示与分享等环节更多包含其中。

作为学校图画书阅读活动主要讲读者的教师,最好接受这样的理念,在图画书阅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共读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在理想和成熟的状态下,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更多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非传统意义的教师对学生、成人对儿童的阅读指导,教师的图画书讲读给予学生的主要是组织、推动与支持,而不是任务安排、目标训练或过程控制,要始终保持讲读过程的交流、分享、自由与开放。

学校和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一定要将学生作为真正的阅读主体,策动展开学生自主的阅读。学生对图画书通常会有比较浓厚的阅读兴趣,会比较积极主动地阅读。他们对图画的细节也比较敏感,有观察与发现的能力,教师应节制自己的引导或指导,避免过多的提问,对作品图文细节也最好只给予适度的讲解,对于可能误读的内容更要谨慎结论,让学生主动推进阅读,从中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如果教师重视每一本图画书的阅读过程,并借助这个过程真正建立起学生主导的、发现探究形态的阅读模式,这类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就能够进一步彰显。

图画书讲读,应该建立在对图画书艺术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儿童对图画书的喜爱,与图画书的内容、形式、表达,与其图画文字的共同讲述故事,与其独有的艺术设计和效果,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图画书因此建立起不同于其他读物的欣赏方式,儿童更有自己进入图画书艺术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符合他们心理和趣味的审美体验。教师进行图画书的讲读活动,应尽可能在认识图画书艺术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帮助儿童积累或调动他们自己的阅读经验,尽可能充分地、全方位地欣赏图画书作品,获得愉悦并提升审美能力。

很多图画书研究者都认为,了解图画书的艺术构成,熟悉图画书“符码体系”和“语法规则”,会让读者对图画书的阅读更有效、更深入,对图画书文本的特点和价值更有体会和收获。这提示我们,图画书讲读的内容、方法与策略在相当程度上关联着对图画书艺术的尊重、认识和把握。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图画书具有叙事文学的特征,图画书的讲读既是视觉艺术的讲读,也是文学性质的讲读,图画书的故事、主题、文字表达(无字书除外)仍然是图画书讲读的重点,图画书的讲读与文学作品的讲读一样,首先指向文本所传达的人文的、社会的、人类心理及情感的体验和感受,没有必要也不能单纯指向并着重于图画技术的鉴赏。

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要尽可能针对和贴近作品的文本特质,重视作者的创作风格。图画书富有原创性和艺术个性,也给读者预留了阅读和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在进行讲解、诠释和阐发时,应领会作者的创作宗旨、把握作品的基本面貌,客观感受和评价作者的个人特色,对所有作家艺术探索保持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接受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图画书文本,从多样化、多元化阅读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滋养。教师可以通过图画书阅读文本的连接及阅读单元的组接,从题材、主题、风格,或从作者、国家与地区,或从种类、媒材、技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阅读资源。

教室里图画书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学校和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教师经常会设计安排一些多种形式的拓展活动,以丰富阅读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因为课堂上的阅读时间通常有限,图画书阅读欣赏内容本来就有一定的体量,教师需要更多考量活动的意义与综合效能,尽可能回归阅读本位,以文本阅读为重点。在开展班级阅读时,如果没有特制教学用大开本或不能实现人手一册,图文欣赏不得不依赖电子书的话,教师依然要重视文本的现场展示,图画书结构会生成翻页推进的节奏及效果,有封面封底及环衬的整体设计,阅读活动可多围绕这些部分展开。

学校和教室的儿童图画书阅读,我们可以应用的方法及策略主要包括:

学校选择并贮备题材广泛、风格各异的图画书,了解和研究图画书作品各不相同的内容、艺术特点及读者定位,基于教育目标选择最合适的作品。

教师重视图画书阅读经验的养成,进行图画书阅读指导的理论学习,积极探索及实践,相互学习交流。

选择和使用时,明确图画书是与课文、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课程资源,尝试用同一个图画书文本应用于不同的课程计划。

教师以读者身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进行开放性、实验性的、个性化的图画书讲读。

让儿童成为图画书讲读的主动参与者并逐渐成为讲读活动主体。尊重学生多样的个体差异,策动学生间展开讨论与争论。

不局限于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调动他们的包括观察、想象、理解、表达等在内各种能力,引导学生用多种艺术方式(戏剧、绘画、音乐、语言)创造性回应阅读的文本。

需要提到的是,这些方法和策略并不具有规定性,在讲读实践中可以有选择地采用、整合、调整,根据需要进行补充、生发、拓展和创新。

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阅读文本是具有文学内涵的艺术品,总体上应指向文学艺术的欣赏,无论我们预设的是怎样的功能性目标,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手段和技术策略,我们都应该尽力保持图画书阅读的性质和特色,让学生图画书阅读的过程、形态、氛围和基调具有优美、高雅、纯粹的文化属性。只有当教师认识和体悟了图画书的艺术构成,理解并传达特定图画书文本本来具有的卓越艺术品质,并以自己专业的、高水准的图画书讲读,策动学生专注地投入、展开发现和探究的图画书阅读过程,才有可能实现对图画书的深刻的、本质的、理想意义的阅读。而当学生实现或达到这样的阅读欣赏程度和层次时,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形象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道德及自我认识能力等,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促进与发展。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 cn

猜你喜欢

图画书图画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神奇的图画书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