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写出了宏大的作品
2016-05-14孙惠芬
孙惠芬
我也是农村走出来的。最初写作的时候,阅读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虽然湘西的土地和东北的土地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当你打开这个书的时候,有种到我家门前的感觉,这些东西跟你日常内心的情感特别的亲近,所以它一下子点燃了我对艺术的感知力,觉得你生活的乡村土地跟艺术是有关系的,可以写到书本上,它是文学的一部分。
我在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候也了解到柳青,对于《创业史》只知道梁生宝和它的一个中心思想,我想我为什么没有把它打开来读,可能和创业史这三个字有关,和我的精神地理有关。我当年没有想为什么柳青出生在陕北这样的地方他会写《创业史》,他有这么宏大的思想构架、宏大的叙事理想,那时候没有能力去想这个问题,我觉得它离我很远。这些年来,当我后来从乡村走出到作品的发表以及对外部世界和文学的了解,现代派的创作就汹涌而来,我们这些人就是被裹挟在这样一个阅读里面,在这个阅读里面你是深有收获的。可是在这一层当中,你会渐渐地发现,无论你对小说写作技巧以及基础性的东西多么了解,你如果没有对自己心理历史的了解,你是无法承受自己的写作。我一直觉得我的写作是从倾诉自己开始的,倾诉自己就是激励我最初写作的动力。
陕西这块土地,这次来才知道了解太少太少。我记得90年代,一次在旅行的车上,一个电视台的朋友在车上先为我们讲了陕北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然后把《泪蛋蛋》这首歌唱给我们听,这是我听过所有的对这首歌最好的一个阐释,从此我对陕北这个地方有了情感的认识和印象。
因为你没有读完柳青的作品,那么你会对他个人的了解很少。即便你是从文学史书上把它梳理起来的文字了解他,和你来到他的故乡完全不一样。这两天坐车的时候,这些山梁、窑洞,那些没有公路的人家,那些清晰的土地和我们东北大片大片的土地形成了鲜明对比,你就从来不会想象人类可以居住在那样的山崖上,我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怎么生存,但是土地上那种狭窄,说起来和看起来真是不同,那么在这样一块地方,柳青写出那么宏大的作品,我不知道他的那种精神来自哪里?这两天一直在思考,知道他生活中很多的趣事,他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都在促使我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
我现在能够想到两点:第一,这块是黄河流域,昨天去过碛口有了一些想法,当年因为碛口阻碍了黄河的运输,因为有了黄河,所以商品流动频繁,晋商特别繁华。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有了黄河是否对国家有了更遥远的想象?像我生活在辽南的海边小镇,凝望大海是不是不一样呢?还有一个就是革命圣地,这个圣地也跟家国有联系的,让人一下就有了心灵的触动,所以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作者他的家国意识和我们这样一个在天高地远的庄稼地里长出来的人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我要再读《创业史》,再学习《创业史》,去找答案,真正地了解柳青。